APP下载

探寻情境奥秘,提升解题能力

2021-05-27陈健储艳丽

求学·理科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典例降水答题

陈健?储艳丽

在地理高考试题中,情境是重要的知识载体,通常会考查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读懂试题情境,既有利于我们准确解题,也有利于提升地理思维品质。为更好地分析地理试题中出现的各种情境,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训练。

一、对比相同考点的不同情境——找方法

以下两组典型例题主要的考点都是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但情境内容不同。

【典例1】天津王先生的家在一个高层建筑的二楼,令他烦恼的是,因为南楼遮挡,寒冬的正午直到1月16日阳光才能照射进阳台。朋友李先生家的顶楼阳台则没有这样的烦恼,但为了更好地晾晒衣服,李先生家的伸缩式晾衣架的高度在不同季节还需调整。据此回答1—2题。

1.王先生家的阳台正午时分每年没有阳光射入的时间大约为(  )

A.18天     B.36天    C.25天     D.50天

2.与上海的同等情况相比较,李先生家正午时悬挂晾衣架的绳索长度 (  )

A.冬季长,夏季短     B.冬季长,夏季长

C.冬季短,夏季长     D.冬季短,夏季短

【答案】1.D 2.D

【解析】第1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南楼产生的影子越长,北楼被遮挡的时间越长。由材料分析可知,王先生家在冬季的正午直到1月16日阳光才能照射进阳台,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可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天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之后逐渐变大,1月16日距离12月22日相差25日,在12月22日之前的25天内,也没有阳光照射进王先生家的阳台,即一共50天左右。

第2题,上海的纬度较天津的低,因此冬季和夏季的正午太阳高度都较天津的大,物体影子较短,室内光照面积较小,所以在晾晒衣物时,相同情况下晾衣杆的高度可以低一点,绳索则需要长一点,因此,天津李先生家正午时悬挂晾衣架的绳索长度较短。

【典例2】某公司分别在北京(约40°N)和福州(约26°N)开发了两个楼盘。两个楼盘朝向、楼高、户型结构相同,如图所示。读图,回答3—4题。

3.若福州楼盘每层2.8 m,共20层,南北楼距为28 m,图1中①栋10层住户一年中正午不能直接获得太阳照射的时间最接近(  )

A.11个月      B.9个月      C.7个月     D.3个月

4.在上级部门对两地小区楼盤规划设计图(图1)审批时,几乎相同的设计在北京没有通过,被要求修改。开发商最终修改的方法可能是(  )

A. 降低南侧楼房的高度          B. 缩小东西楼的楼间距

C. 缩小南北楼的楼间距          D. 降低北侧楼房的高度

【答案】3.D 4.A

【解析】第3题,根据题意可知,图1中①栋10层只要正午太阳高度低于45°,就不能直接获得太阳照射,根据H=90°-纬度差,可计算出太阳直射点位于19°S附近,所以太阳直射点在19°S和23°26′S之间的时间都不能被太阳照射,最接近的时间是3个月。

第4题,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小,考虑采光条件,尽量减少南楼对北楼太阳光线的遮挡,应降低南侧楼房高度。

以上两组题中,1、3两题主要考查的是对称关系。同一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即寻找关于夏至或冬至在同一纬线上对称的点日期,从而得出太阳照射时间的长短。这类题可以画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来解决(如:甲、乙在同一条纬线上,它们的日期关于夏至日对称;丙、丁在同一条纬线上,它们的日期关于冬至日对称)。

2、4两题主要考查的是不同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可根据以下图示帮助解题。

二、寻找相似情境的不同考点——找变化

以下两组例题均以地处较高纬度的西伯利亚地区为情境材料,但考查的考点有所不同。典例3主要考查气候变化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湿地面积增加的原因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而典例4主要考查的是不同区域降水差异形成的原因以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典例3】(2019年全国卷III,节选)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据此完成5—6题。

5.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

A.气温升高    B.气温降低

C.降水增多    D.降水减少

6.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  )

A.林地       B.湿地        C.草地      D.寒漠

【答案】5.A   6.D

【解析】第5题,读材料可知,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说明积雪融化增多,主要原因是气温升高,A正确,B错误;降水增多会使越年积雪面积增大,C错误;降水减少,气候趋于干旱,不利于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D错误。故选A。

第6题,气候变暖使冻土融化,地表水分增多,但平地较洼地地势高,积水较少,不会有大量的浅水出露地表,减少的耕地主要不会转化为湿地;地表水分增加,适合草类植被生长,故主要转化为草地,B错误,C正确;题干中“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热量不足,难以形成林地植被,A错误;气候上升使冻土融化,地表水分增多,会使植被覆盖增多,不会转化为寒漠,D错误。故选C。

【典例4】(2020年全国卷II,节选)如右下图所示,乌拉尔山脉绵延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之间。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乌拉尔山脉两侧自北向南都依次分布着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等自然带,但在同一自然带内乌拉尔山脉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等存在差异。据此完成7—8题。

7. 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是由于其(  )

①距水汽源地远  ②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小

③地势南高北低  ④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8.推断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最小的自然带是(  )

A. 苔原带   B. 森林带  C. 森林草原带  D. 草原带

【答案】7. D  8.A

【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该地位于60°N附近,受西风带影响,西风从大西洋吹来,带来一定的水汽,与东欧平原相比,西西伯利亚距水汽源地远,所以降水相对少,①正确。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乌拉尔山脉的东侧,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所以降水少,④正确。故D正确。

第8题,由材料可知,乌拉尔山脉两侧自北向南都依次分布着苔原带、森林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等自然带,由于苔原带所处的纬度位置最高,热量条件最差,物种数量最少,景观较为单一,且乌拉尔山脉两侧热量条件接近,所以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最小的自然带是苔原带,A正确。

三、解读情境文字与图表材料——找信息

地理高考的试题情境通常以文字、图表等不同形式给出信息,利用地理学科知识结合实际问题、热点问题进行考查,并且在试题的情境材料中隐藏着很多重要的答案提示信息。这对考生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获取地理信息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对信息进行提炼,把握情境材料与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实现地理信息的整合,进而实现精准解答。

【典例5】(江苏省2021年新高考适应性考试,  23题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十大孔兑(孔兑,意为洪水沟)是指由南向北并列流入黄河的十条季节性河流。该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自东向西从350mm减少到250mm,而大风日数和沙尘暴日数自东向西显著增多。库布齐沙漠西部多流动沙丘,东部多为半固定沙丘。

材料二  上图为“十大孔兑地区地形和流域示意圖”,下图为“十大孔兑地区月平均降水量和风速图”。

(1)简述十大孔兑地区年内风、水两种外营力作用的时空过程。(6分)

【答案】风力作用——全年都有,春季最大(1分);自西向东向南减弱(1分)。流水作用——夏季最大,春秋较小,冬季基本没有;南部地区坡度大、流水作用强,东部地区流水作用比西部强(4分)。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自东向西从350mm减少到250mm,而沙尘暴日数自东向西显著增多,由此可知,风力作用越往西越显著,流水作用越往东越显著。根据图可知,平均风速春季明显增强,降水量集中在夏季,由此可知,风力作用春季最强,流水作用夏季最强。由图还可以看出,空间上风力作用向南减弱,南部地区坡度大,流水作用强。

四、勤学善思总结情境试题规律——找对策

在以上5组典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未来高考试题的选材会趋向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以情境化试题为主,坚持“信息切入、能力考查”的原则。因此,寻找情境试题的应对策略十分必要。

1.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应用能力

高考试题的学科价值在于考查知识的“应用性”,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典例1和典例2考查的都是地球公转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对这类题,我们通过地理现象寻找情境的地理原理与地理规律,从本质上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重视时空视角,培养综合思维

时空视角有助于我们构建地理知识结构、提升地理综合思维。典例3从时间的尺度看西伯利亚地区地理事物的空间变化。典例4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降水的对比到这两个区域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差异分析。

3.分解试题设问,规范答题角度

一个设问里含有多个小问,答题时要分开答。该种题目的小问之间可能是对比关系,可能是并列关系,也可能是既有并列关系又包含对比关系。

典例5可以将设问分解为风力作用时空过程、流水作用时空过程2个小问;叠加时间和空间过程,或者直接分解为4个小问。考生主要问题:答题时不把风力作用、水力作用分开答;时间和空间也有同学答不全,导致答题语言缺少主语或主语混乱。应对措施:培养分解设问的能力。

4.梳理答题思路,牢记答题技巧

高考试题可能会设置考生熟悉的情境,考生一般入题较易,解题较难。同样的背景材料,设问的角度会有变化,但无论如何变化我们都可以从以下思路抓关键词,从而帮助我们提高解题的精准度。

①找“主语(中心词)”——明确考点,确定答题方向。(要求我们熟知考点内容)

②找“定语(限定词)”——锁定限定条件,筛选答题要点。(时间、空间;自然、人为;相同、不同;有利、不利、其他回答角度等,会帮助我们缩小并突出思考方向)

③找“动词(指令词)”——确定作答方式、答题详略与因果逻辑要求。(说出指出、说明、描述简述、简析分析、比较、评价、判断、推测等,也考查概括、规范等书写能力)

④找“连词”——确定要回答几个问题。(并、和、且、及等,一般由明现象到探因果)

⑤看“分值”——确定回答几个要点以及分值分配。

猜你喜欢

典例降水答题
分式复习指导
不等式(组)参数取值范围典例解析
DSC1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观测数据对比分析
降水对新郑市大气污染的湿沉降特征
非性染色体决定的性别关联遗传的归类与典例分析
翁源县1971—2015年降水气候特征分析
2014—2015年新宾县降水酸度特征分析
并列连词和状语从句考点精讲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