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持续恢复生态 强化野生动物资源保护
2021-05-27
阿拉善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地域辽阔,属典型干旱荒漠地区,国土面积近27万平方公里,其中70%为戈壁荒漠。幅员辽阔的阿拉善,历史上曾是林草丰茂之地。在广袤的戈壁沙漠地带以及水草丰美的贺兰山深处,生息繁衍着许多珍稀野生动物,包括狼、狐狸、旱獭、獾猪、野兔、刺猬、沙蜥、香獐、盘羊、青羊、黄羊、野骆驼、蓝马鸡等野生动物420多种。据相关资料和护林员管护、巡查了解的情况,体型较大的野生动物在阿拉善盟的分布种类、数量较少,地域性特点明显。有少量鹅喉羚(长尾黄羊)分布在沙漠腹地、戈壁、边境地区;盘羊分布在巴丹吉林保护区的雅布赖山地区,数量大约有300只;额济纳旗马鬃山有数量极少的北山羊分布,人类活动干预较少;岩羊、马鹿、蓝马鸡则集中分布在贺兰山保护区。
由于过度放牧、垦荒种地、乱砍滥伐,阿拉善地区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生态恶化不仅影响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威胁到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21世纪初,阿拉善盟盟委、行署把生态建设摆在了突出的位置,提出了适度收缩、相对集中的转移发展战略,并进一步确立了“保护与建设并重,保护优先”的林业发展方针。采取“以灌为主、乔灌草相结合”“以封为主、封飞造相结合”的林业治沙技术措施,坚持不懈地推进三大沙漠、两大林区及城镇周边生态建设,让阿拉善这片土地重新焕发出了生机。
目前,阿拉善盟已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3处(内蒙古东阿拉善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腾格里沙漠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湖泊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其中,内蒙古东阿拉善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和内蒙古腾格里沙漠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均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全盟森林资源面积3580.4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85%,较“十二五”时期增加了1.2%。
近年来,阿拉善盟生态环境不断好转,林草部门从源头上强化管控,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2019年,居延海鸟类种类增加至95种,新增8种,鸟类总数突破6万只。目前,居延海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4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3种,省级及“三有”鸟类78种。贺兰山现有鸟类279种,岩羊和马鹿分别由早期的1.6万余只、2000余头增加至4.5万余只、7000余头。近期,阿拉善盟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整理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时,发现了世界濒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马麝的珍贵影像。
马鹿 摄影/王兆锭
额济纳旗胡杨林里的黑颧幼鸟 摄影/王爱民
悬挂人工鸟巢 摄影/李晓军
贺兰山岩羊 摄影/布特格其
湿地——鸟的天堂 摄影/王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