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服装教学中非遗手工艺传承实践路径探索
——以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为例
2021-05-27刘芳
刘 芳
(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与服装设计相关的非遗元素有民族服饰、刺绣、印染、纺织技艺等,这些传统技艺源于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日常生活的创造,承载着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服装专业相关的非遗项目主要有刺绣、手工印染、旗袍等,围绕这些非遗项目,不断进行探索,促使残疾人接触非遗、了解非遗、传承非遗。
1 在特殊教育学校服装专业教学中融入非遗手工艺的意义
1.1 非遗手工艺的传承现状
一方面,在社会发展较快的生活节奏下,很多传统的非遗手工艺正逐渐被现代工业化的技术和设备批量地复制或取代,从事非遗传承行业的工作者收入偏低以及行业的社会认可度下降,同时,非遗传承的社会环境变差,使非遗传承变得举步维艰,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年轻人正在流失,相关从业人员的数量越来越少,导致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扬后继乏人。另一方面,在当今社会的审美价值体系驱动下,非遗手工艺的传承模式与现代设计审美理念的融合有所欠缺和冲突,在搭建连接当代审美与传统技艺的桥梁过程中,多了一些阻碍因素,使非遗手工艺不能更好地贴近人民群众、走进大众的视野和得到广泛的认可。
1.2 特殊教育职业院校服装专业学生的优势
在特殊教育职业院校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群体中,有听力障碍的残疾人所占比例较大。由于听力障碍的客观现实因素,这部分学生群体的短处确实很明显。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恰恰是他们的视觉和触觉发挥了比普通人更大的作用,能够更好地认识、理解外在世界。因此,这些学生的注意力相对更加集中,能够免受外界声音的干扰,扬长避短,可以专心地设计和创作手工艺品,为刺绣、扎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很大的优势。
1.3 在特殊教育学校服装专业教学中融入非遗手工艺的社会意义
习主席曾说:“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专注。”一方面,开展传承实践和人才培养,让听障残疾学生通过非遗传承的教育和学习,掌握一项非遗知识或者技能,使残疾人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提升其就业和创业能力,实现人生价值,提高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同时,可以提高残疾人的就业率,通过培养非遗传承人达到“教育扶贫”的目的。“照看一个人、拖累一群人、致贫一家人”,这是很多残疾人家庭的真实写照,要让他们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脱困自强,书写精彩的人生篇章;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大众对于残疾人的认知,消除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提高残疾人的社会地位[1]。
2 特殊教育学校服装教学中非遗手工艺教学实践路径
2.1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非遗项目有手工印染、刺绣、旗袍等项目,根据专业特点与人才培养目标,将非遗课程合理地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公共基础课程,将非遗知识融入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了解非遗的文化传统;开设了“手工印染”“刺绣与绗缝”等与服装设计非遗相关的专业课程,进行了系统的非遗相关理论、技能、应用的学习;开设了“创意服装设计与制作”课程,将非遗元素与前期所学的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设计,实现非遗与服装设计的结合应用。
2.2 构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及校内外实训基地相结合的非遗课堂体系
首先,以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手工印染”“刺绣与绗缝”等非遗课程作为第一课堂,引进刺绣、手工印染、旗袍等项目的非遗传承人,与学校签订教学协议,明确非遗传承人的职责、授课时间等,形成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的双向联动机制,由非遗传承人带动专业教师进行非遗通识教育。
其次,创立以社团活动或选修课程为主的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鼓励对非遗传承项目感兴趣或有特长的学生参与,开设开放的选修课程,定期举行扎染、蜡染、刺绣等社团活动。在第二课堂中,开展更深层次的非遗项目研究或非遗项目大赛,将非遗传承与创新创业比赛相结合,提升学生传承非遗的内驱力,让学生在非遗文化的浸润下成长,增强文化自信。
最后,依托“残疾人非遗传承创新与时尚产品设计实训基地+平台”的协同创新智能化实训平台,实施项目化教学贯穿的“理实一体,校企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内外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建立非遗作品设计-制作-生产-销售一体化产业链,将非遗传承与市场相结合,激发非遗传承活力,实现残疾人非遗就业创业。
2.3 依托“互联网+”的时代背景进行非遗传承
更好地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与时俱进地探索。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的优越性毋庸置疑。因此,要注重媒介传播,利用数字化和网络手段,助力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以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为例,笔者认为可以从3个角度进行非遗传承实践。
(1)建立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非遗传承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网络媒体平台,加大与服装设计相关的非遗文化宣传力度。这些举措符合当代年轻人视野开阔、思维活跃的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创新活力。
(2)建立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云上非遗展馆,将与服装设计非遗相关的手工印染、刺绣等项目从基础理论知识介绍、非遗相关大师的访谈、非遗作品制作流程、非遗作品成果等方面进行系列化展示。基于互联网的慕课、微课等教学方式,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听障学生而言,突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听障残疾人可以随时随地反复观看,深入地投入学习。
(3)建立学院非遗线上销售平台,将服装设计专业听障残疾人制作的与非遗相关的包袋、首饰、服装、布艺等作品进行线上销售,促进服装设计非遗项目产业化、市场化,实现听障残疾人服装非遗的就业、创业。
3 在特殊教育服装专业中融入非遗元素创新的方法
通过调研,笔者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服装设计的结合较为传统,大多数固守传统服装的特点,很难迎合当前的流行趋势及审美。如何将服装设计与非遗进行创新设计和深度融合,笔者认为可以从3个方面实现。
3.1 色彩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色彩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红、青花瓷蓝等成为中国传统色彩的代名词。笔者认为,将传统色彩与现代设计相融合,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设计:一是色彩的和谐,如运用同类色原理,将蜡染、扎染的靛蓝与牛仔面料的蓝色进行搭配设计,通过调整蓝色的明度与纯度,达到一种和谐的设计效果;二是色彩的对比,如借鉴中国传统唐三彩黄、绿、褐等颜色,调整色彩的比例与面积,达到色彩的对比与统一[2]。
3.2 造型
服装的款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得丰富多样,服装的款式造型设计有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有利于设计师鼓起突破规范化的勇气,充分发挥创造精神。在服装造型中,将非遗元素进行提取和再造,继而运用和吸收,采用“现代时尚艺术语言+非遗元素”的设计理念,在外部轮廓上,结合当下的流行趋势,与大众审美特点进行结合,将非遗元素以点、线、面的形式,运用形式美法则进行内部结构设计点缀,如运用刺绣的元素设计纽扣、配饰、花纹等,并将其作为点元素进行搭配,将腰带、边饰纹样、细褶线等作为线元素进行搭配,将大面积的图案、领子、口袋、包袋等作为面元素进行搭配等,突出工艺细节,打破传统造型,实现非遗与现代的碰撞。
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听障学生在“创意服装设计与制作”课程实践中,将非遗扎染元素与现代时尚艺术语言解构元素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如图1所示。在款式设计中,以解构主义为主导进行外部轮廓结构的设计,运用扎染元素的晕染设计,形成面元素进行点缀,将现代艺术语言与传统非遗技艺进行碰撞,赋予其创新表达,更加贴合时代流行趋势。
图1 非遗扎染元素与现代时尚艺术语言解构元素相结合
3.3 面料
面料作为服装设计的三要素之一,直接关系着服装的设计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织锦、刺绣面料、蓝印花布等元素都是与服装相关的面料。在服装设计中,要想创新应用这些面料,可以采用刺绣面料、手染面料与其他面料的拼接设计,利用不同面料的质感、面积等进行拼接,形成不同面料的厚薄、软硬等对比关系,实现面料的层次化和多样化。另外,结合手绘、编织、镂空、钉珠等面料再造手法,提高面料设计的层次[3]。例如将传统图案通过刺绣的方式,展现并局部应用于服装设计中,运用渐变吊染的方式进行面料的重新塑造等,制作出符合现代审美的服饰作品。
4 结语
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是山东省唯一一所公办特殊教育高职院校,也是最早的残疾人职业教育学校。因此,本研究以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学生为例进行分析探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听障残疾人的特点及非遗传承的现状出发,充分发挥听障残疾人的自身优势,通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探索服装设计非遗元素的创新方法等路径,将服装设计与非遗传承相结合,将服装非遗传承与就业创业相结合,提升非遗传承水平,有效推动听障残疾人通过“非遗+教育”脱贫、增加收入、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