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画面石的鉴赏重在艺术表现与精神内蕴

2021-05-27王毅高byWangYigao

宝藏 2021年4期
关键词:赏石题名石种

文/王毅高 by Wang Yigao

吴雨洁一篇《大画家陆俨少与长江石》(2017.6.《宝藏》)的文章,给人许多启示。人们感兴趣的可能是大画家的参与,对长江石带来的艺术定位与市场影响。我以为值得注意的是,艺术家选择画面石的思路,与我们的赏石理念有什么不同。

回顾近30年来长江画面石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长江石的赏玩发端,是从民间普通百姓休闲娱乐自发兴起。人们都在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从石头画面上寻找对应的情境,普遍关注于图纹的技术识别,乐于寻找主题、识图、附会、讲故事、寓吉祥,民俗化特征较强。因缺少历史传承文化艺术精英的深度介入,长江石艺术审美鉴赏的品位提升缓慢。

可惜陆俨少拣石的时候烽火遍地,与这轮赏石热潮相去数十年,对长江石鉴赏没有产生直接影响。所幸这一名人玩长江石的历史佳话被发掘出来,仍能对长江画面石鉴赏理念与价值认知有很大启发。

到目前为止,我所接触的多数人评价长江画面石,最常听到的就是“形、质、色、纹”“像与不像”之类的描述,基本不触及画面石的个体艺术特征。至于图案形象的表现特点、整体气象、艺术感染力、生命力,则很少有人提及。

“形、质、色、纹”,仅仅反映画面石基本条件的四个方面,未能触及传递艺术信息与人文精神的特殊表现及构成画面石的核心价值,就像欣赏绘画大谈宣纸、徽墨、颜料的品质。纸、墨的优劣不是决定绘画作品价值的根本所在,决定绘画作品的价值在于艺术家的构图立意、表现技法、笔墨功力及独创性。所以,长江画面石的鉴赏应该重在艺术表现与精神内蕴,而不是石头的材料品质。

长江画面石与别的石种资源条件不同,表现形式与审美特征都具有独立的个性。用其他石种的鉴赏法来鉴赏长江石,常感力有不逮。又因还没有建立起适合长江石自已资源特性、广泛融通各类艺术而又相对独立的鉴赏语言体系,也就没有进入到长江石鉴赏应有的独立艺术审美境界。

题名:【嘉年华】 石种:长江石

题名:【日出】 石种:长江石

题名:【彬彬有礼】 石种:长江石

有一位并非石友的先生,常到我石馆来喝茶聊天,也很乐意参与对长江画面石品评,他的见解令人吃惊。他总能准确地扼住画面要津,尤其是其中的人文精神。究其原因,与他博览群书、研习书法、涉猎书画收藏鉴赏水平高有关。由此可见,长江画面石鉴赏,既有其资源特性的独立的一面,又有与其他文化艺术广泛联系的一面。

建立长江画面石独立的鉴赏语言,应跳出并列在“形、质、色、纹”中对纹的泛泛描述,也不应停留在具象对照的识图层面。

首先是对现已开发出来的各长江画面石种的资源特色及审美特征进行全面的梳理。长江石能激起人情感波动的特殊画面表现,是其作为画面石存在的价值基础,亦是我们研究认知、揭示审美价值、归纳鉴赏语言的主要对象。如其纹理特征、呈现图案的规律性、表现形式的特殊性与共性。

题名:【悠然见南山】 石种:长江石

题名:【桃源行】 石种:长江石

其次是从天然长江石上提炼出的如点、线条、色块、色调、色相、图形等相关自然元素,从美术意义与文化意义上加以发掘、梳理,认识其不同形态对整体画面的意义。例如线条,在彩陶器上、在商周青铜器上、在秦汉瓦当上、楚漆器上、在各体书法上、在唐代人物画上、在山水画上、在现代装饰纹上,所表现出来的各不相同的特质,对画面艺术特点与文化指向所产生的意义。又如长江石画面上天然色块似绘画技法上的涂、染、泼、渍、勾、填等类技法表现的审美趣味,必然影响到画面的艺术风格。长江石图形的造型、变体、裁剪、省略等提炼概括的艺术表现力,是其艺术个性与价值所在。

题名:【孤禽图】 石种:长江石

其三是将长江石呈现的图案置于广泛而深厚的华夏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背景中去考量,包括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民俗等等。考量其天然之美与人文艺术的关联性,包括古今中外人类文明成果与情感要素。如同在古青铜、秦砖瓦、魏碑帖、唐法书、宋瓷器上得到的感受:丰厚、浑穆、沉稳、飘逸、空灵之类画面气象,就像人的精神气质,就像画的整体气息。这种感受,是长江画面石的艺术感染力所致,是其核心精神力量所在。

总而言之,长江画面石的鉴赏语言,是描述长江石的天然图案与人文融合的审美价值特质的语言工具,必须立足于长江石独特资源决定的自然特性,结合历史人文、借鉴古今美术融合而成。不能寄希望于把博大的赏石审美问题简单囊括在“几字诀”之中,也不能离开长江画面石的天然性而生搬硬套绘画理论。对每一枚石头,找到与它切合的视角,放在相应的赏石知识背景下进行独立的欣赏解读。无论民族工艺、绘画艺术、自然风物、人文遗存,取其精髓弃其遗骸,都通通拿来为我所用。以此为依托,揭示它们贯穿于自然与人文之间不拘形式的艺术形象表现与审美意义。

道理叙述起来看似很复杂,不易说得简单清楚,如果作为成熟的艺术门类,应该有其平实通行接地气的鉴赏语言,例如陆俨少提出长江石画面的气象、生命力之类。

因长江石短短的二三十年赏玩经历,就社会而言,目前仍属新事物,参与者更是小众群体,尤需一批爱好者对其艺术赏玩价值的探寻与推动不断付出努力。

事实上,长江画面石丰富而独特的表现,有其自身的必然性与特殊性。极小部分符合人们的经验认知外,更多的无所不包的各种图案形态,是神奇自然的缩影。画面以随机变化的韵律、节奏、对立、统一等形式呈现出千姿百态,不能一概以简单的物象对照思维去认识欣赏。

《礼记·学记》所谓“大道不器”,长江画面石的文化内涵与艺术表现,是寓于形象又不拘于形象,需要看画面物象的气韵与灵性,还要从熟悉的物象拓展开去,欣赏寓于物象的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更要关注图案形象之上蕴含的画面气象、文化品格与精神力量。

题名:【佛临盛世】 石种:长江石

题名:【长寿】 石种:长江石

题名:【御花园】 石种:长江油画石

猜你喜欢

赏石题名石种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争霸
栖凤阁题名记
不期而遇
闭月羞花
千里求师
论文写作技巧—题名
论文写作技巧—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