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赏石重意味
2021-05-27俞莹byYuYing
文/俞莹 by Yu Ying
如果有人问:赏石的本质是什么?可能绝大部分人会回答:赏石是一种有关审美的文化艺术活动。至于古人和今人对于赏石的认识,因为时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大致来说,古人赏石重意味,今人玩石重趣味。今人玩石的游戏意味更重一些,古人赏石的敬供意味更浓一些,这与赏石的起源有关。
壹
赏石源自古代,由文人士大夫所发现和发明。其实,赏石的起源,与审美并不太相关,而是与自然崇拜有关。石头与人类结缘,最初应该与避邪和风水文化有关。如“泰山石敢当”的习俗便是一例。泰山石敢当习俗是远古人们对灵石崇拜的遗风,属于镇物(避邪物)文化范畴。
万物有灵论是原始宗教思想发展的最初阶段。某些岩石所具有的奇形异彩,或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都可能被古人赋予灵性。如四川羌族地区茂县、汶川、理县、北川等,至今还流行有白石崇拜。
此外,石头在人类进化历史上立了头功和奇功,所谓“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毛泽东《贺新郎·读史》)。所以,古人潜意识之中,一直对于石头抱有敬畏之心,灵石崇拜也是这种表征。供石之说(置),多少是这种对于石头敬畏之情的集体无意识的一种表征。如鲁作底座有一种三面工,背部平素无工,似乎就是为了表明赏石是用来敬供的。
题名:【踏雪寻春】 石种:宣石
题名:【万里山河】 石种:灵璧石
题名:【猛虎吟】 石种:灵璧石
也就是说,最早(乃至很长一段时间)赏石并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玩好物,而是一种供赏物——供石之说,比起玩石来更显得庄重一点。这可能也是传统赏石更多地以带有山岳的形象或是意象(全貌或是局部)——而不是象形物——出现的深层次原因。因为单纯的象形石,带有趣味性更多一些,会冲淡敬供的意味。
古代赏石以丑为美,不求形似,可能也是认为石头是大自然的一种神秘力量,如南宋文人孔传在为杜绾《云林石谱》作序中提到:“天地至精之气,结而为石。负土而出,状为奇怪,或岩窦透漏,峰岭层棱。……物象宛然,得于仿佛,虽一拳之多,而能蕴千岩之秀。大可列于园馆,小或置于几案,如观嵩少,而面龟蒙,坐生清思。”
其中所谓的“物象宛然,得于仿佛”,关注的并非是一般意义的象形物,而是“蕴千岩之秀”的景观石,无论“嵩少”(指河南嵩山及少室山),还是“龟蒙”(指山东之龟山及蒙山),都是可以望、可以居、可以游的景观山。其实,这种观念在唐代诗人、赏石家白居易的《太湖石记》中已有详细描述:“撮要而言,则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覼缕簇缩,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可见,山岳的意象是古代文人心目中赏石的终结形象。
如果说,“石令人古”(明代文震亨《长物志》),那么,山岳形象或是意象的赏石与“太古”有一种时空穿越。宋代诗人唐庚有一首《醉眠》诗写道:“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所谓“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便道出了这种古意。山形景观石虽然也可以视作是一种象形,不过,很少有完全对应的一些特定山川景观,更多的是一种众多山形景观的综合概括和浓缩,也是对于自然山川景观形式美的一种提炼和升华。
山在古人心目中自有生命和性情,不但是万物生长的地方、可以居游的场所,更多的是带有象征意味,它是崇高(德行)的象征,长寿的象征,也是隐逸的象征。南北朝诗人陶弘景隐居句曲山(茅山),在回答齐高帝萧道成诏书所问而写《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写道:“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从此,山中和白云就成为了文人雅士所向往的“净土”。
不过,并非众多人都能置身岩下,所谓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唐代诗人白居易——也是一位著名赏石家——的“中隐”思想,化解了道家与儒家出世与入世、无为与有为之争,影响了后世文人立身行道的方式。大和三年(829年),白居易外迁洛阳,做太子宾客分司,官场失意之后,他将自己比喻为“中隐士”,作《中隐》诗曰:“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中隐虽然不能尽享山林之趣,但小中见大的园林(包括赏石)却能抚慰文人野逸之心。赏石(园林置石),便成为了一种山林之浓缩和象征,这在白居易《太湖石记》中已有充分揭示和阐述,其实也是奠定了传统赏石的隐逸象征意味。清初园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道:“幽斋磊石,原非得已。不能致身岩下,与木石居,故以一卷代山,一勺代水,所谓无聊之极思也。”
山往往是石头的聚集,无石不成山,“山不让土石,以成其高”(《淮南子·泰族训》)。山岳文化是一个涵盖面极广,内涵极深的主题。许多传说、神话、信仰以及宗教、建筑、文学、生态、民族、历史、地理,乃至心理的研究都与其息息相关。所以,山形景观石其实更多地也是带有一种象征意味。
无论园林置石,还是案几供石,虽然大小尺寸和供置形式有所变化,但是其象征意味应该并没有改变,也就是小中见大,芥纳须弥,这也是无论横山或是立峰,古代赏石都可以称为“山子”的原因。
赏石的本意就是亲近自然,与自然对话。而山形石是观赏石中最接近大自然的,也可以说是自然的缩影。赏石最初给人完全是一种自然式的体验,它是自然山川的浓缩,是人们亲近自然、卧游山水的表征。这是赏石者山水情结之由来,也是日本水石为何多为山水景观石的渊源。
贰
古人赏石重意味,可以从传世至今的古代赏石实物以及有关名家诗文中找到佐证。比如,20世纪30年代被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童寯评为“江南三大名石”的苏州市原清代织造府花园的太湖石“瑞云峰”、上海市豫园的太湖石“玉玲珑”以及杭州市西湖的英石“皱云峰”,分别是“透”“漏”“瘦”的典型,都不是以象形示人,而是带有很强烈的抽象意味。
说起古代诗人咏石之名篇,以宋代诗人为盛,其荦荦大者如北宋诗人苏东坡、黄庭坚,南宋诗人曾几、陆游等,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咏石诗篇。有意思的是,苏东坡和黄庭坚,曾几和陆游都是师生关系,赏石、咏石也是他们共同的爱好。他们所心赏的奇石,多为带有山形造型的景观石。
苏东坡围绕湖口石“壶中九华”作有两诗。绍圣元年(1094年)七月,苏东坡在被贬惠州的途中,在江西九江湖口偶遇了这方奇石,一见倾心:
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
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明处处通。
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
苏东坡原来大概觉得遇赦北归不需要多少时间,所以信心满满:“百金归买碧玲珑”。不想,岭南一呆就是数年,再度北归路过湖口已是七年以后。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四月,苏东坡自海南遇赦北归,路经湖口,得知此石已被好事者求去(估计是因为有了诗人的加持)。苏东坡怅然久之,次前韵再写一诗:
江边阵马走千峰,问讯方知冀北空。
尤物已随清梦断,真形犹在画图中。
归来晚岁同元亮,却扫何人伴敬通。
赖有铜盆修石供,仇池玉色自璁珑。
苏东坡逝世后,黄庭坚念念不忘。崇宁元年(1102年)五月,黄庭坚自荆州放还,经过湖口,李正臣持苏东坡当年所作两诗来见,黄庭坚怅然久之,次其韵作了一首诗。与其说这是一首咏物诗,还不如说是一首悼亡诗:
有人夜半持山去,顿觉浮岚暖翠空。
试问安排华屋处,何如零落乱云中。
能回赵璧人安在,已入南柯梦不通。
赖有霜钟难席卷,袖椎来听响玲珑。
题名:【云卷云舒】 石种:太湖水石
曾几有不少诗作是写赏石的,而且太湖石、灵璧石、英德石、昆山石“四大名石”均有涉猎,这在宋代诗人中极为少见。清人朱兰圃在校勘曾几诗集时,也注意到曾几诗中写石颇多的现象,他在《校茶山集四首》中写道:“谈禅谈石复谈茶,山寺孤清自一家。”
曾几作有一篇《吴甥遗灵壁石以诗还之》,写出了友人送赠的一方灵璧石的不凡形质:
闲居百封书,总为一片石。
窗中列远岫,所欠者灵壁。
吴甥手持来,知向何许得。
铿锵发金声,温润见玉色。
诸峰扫空翠,一水界山白。
嵁岩出其间,如月挂虚碧。
坐令所珍藏,不作一钱直。
吾虽甚爱之,子亦有此癖。
归与霅溪旁,从汝旧知识。
欲去复迟迟,摩挲遂移刻。
陆游爱石是否受到乃师影响不得而知,不过他确实藏石颇丰,堪称赏石家,诗文中提到了灵璧石、英石、林虑石、震泽石(太湖石)、舂陵石等品种,其中《吾家旧藏奇石甚富,今无复存者,独道石一尚置几案间,戏作三绝句》,还提到了诗人珍藏的一方道州石(产于今湖南永州道县、宁远一带),也是山形景观石:
其一
秋风嫋嫋雨斑斑,身隐幽窗笔砚间。
小试壶公缩地术,数峰闲对道州山。
其二
林虑灵壁俱尤物,散落人间不复还。
投老东归风味在,舂陵小岫伴身闲。
其三
误因禄米弃蓴鲈,一落尘埃底事无。
布袜青鞋虽与尽,此峰聊当卧游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