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非虚构新闻写作叙事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
2021-05-27石梦鑫
禹 夏,石梦鑫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一、绪 论
(一)关键概念
1. 非虚构写作与非虚构新闻写作
非虚构写作(non-fiction writing)的概念本质上是舶来品,约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诞生在美国,是一种兼具文学性与新闻性的写作类型,是西方“新新闻主义”潮流下的产物。在国内,非虚构写作最初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活跃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文学界,后因自身政治说教意味浓厚、叙事模式单一以及受众独立意识的觉醒,在互联网出现后便逐渐走向衰退;继承其衣钵的是非虚构新闻写作——“特稿”。从1995年1月的《中国青年报》创办《冰点》特稿专栏,到2002年《南方周末》开始刊登特稿,两家报纸成为特稿记者的根据地,“这成为后来从事‘非虚构写作’的中国力量”[1]。
当前国内外学者对非虚构写作概念的界定,并无明确统一的说法,既有如《韦氏大词典》所描述的一样将其视作一种文学类型与写法——“一种内容基于现实和事实的文学分支,以叙事散文的方式处理或提供观念”[2];也有将其视为是一种“用小说技法写真实的故事”的新闻写作手法。
本文所讨论的非虚构新闻写作参考范以锦和匡骏的说法,认为其是“新新闻主义潮流发展下的衍生产物,符合新新闻主义将文学创作与新闻写作相结合,把文学的写作手法应用于新闻报道的写作主张”[3]。
2. “谷雨实验室”
腾讯“谷雨实验室”微信公众号正式创立于2017年7月,其前身为2015年启动的腾讯“谷雨”项目。由腾讯网“腾讯新闻”“腾讯公益”联合“陈一丹基金会”共同创立。平台创立的宗旨在于“致力于支持中国非虚构作品创作与传播”。
与“短平快”、正统直白的新闻报道相比,“谷雨实验室”非虚构新闻作品同样以事实为基础,但更注重文学化的表达以及情感的铺垫与抒发。故事性是其区别于普通新闻写作手法的一大特点,而大篇的人物真实对话,细致的现场细节描写,让非虚构新闻文本呈现出生动的画面感,能够给受众以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这种“沉浸式”的阅读模式,本质上就是对“碎片化”阅读的一种反拨。与微博、论坛这类短消息摘要式新闻传播文本相比,非虚构新闻作品大都篇幅较长,文本信息含量大,有深度且有张力。样本统计显示,“谷雨实验室”的非虚构新闻作品平均字数达6390字,阅读大概需要花费5分钟,需要受众更为专注投入地阅读。
经过近三年的实践摸索,“谷雨实验室”微信公众号积累了约25万活跃粉丝数,更新频率较为稳定,平均每篇文章的阅读量能够达到2.4万。有数十篇“10万+”的“爆款”文章,最高分享“在看”数达22000余次,传播效果显著。
与另一非虚构写作平台“真实故事计划”相比,腾讯“谷雨实验室”在粉丝量上并不占优;但由媒体人生产的文本在专业性与规范性上远胜投稿质量参差、撰稿者趋向大众化的“真实故事计划”。“谷雨实验室”可视为是传统新闻报道在内容形态以及传播形式两方面为适应移动终端平台而进行转型的积极尝试。
(二)研究缘起与研究目的
区别于普通新闻报道,新媒体时代非虚构写作在新闻领域的应用更受受众欢迎。由于受众个体意识的觉醒,常规的倒金字塔模式或5W模式的新闻,无法进一步满足受众日益进步的阅读需求——他们不再钟情于简明扼要、略显冰冷的新闻消息,而是逐渐青睐表达人类自我关怀精神、聚焦个体生存处境的新闻“故事”。从某种程度来说,非虚构新闻写作是应受众需求与媒介变革而生的。
新媒体时代UGC(用户生产内容)的多元多样,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传统记者与媒体人的生计,而非虚构新闻写作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内容——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新闻实践,正积极推动着传统新闻业朝向新媒体与移动终端平台变革与发展。2015年,俄罗斯记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凭借非虚构文学作品《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再度引起了中国媒体对非虚构写作的高度关注。受其影响,2015年10月起,商业门户与新闻网站陆续上线了一批非虚构新闻栏目或非虚构新闻写作平台,如网易“人间”、腾讯“谷雨实验室”、界面“正午故事”等。
本文以腾讯“谷雨实验室”微信公众号为例,对该平台生产与传播的非虚构新闻写作文本进行统计分析,从内容题材、形式、叙事手法、叙事视角、传播效果等角度,探究当下非虚构新闻写作的内容特点,尝试发现其中的规律与共性,以及存在的问题。
(三)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法。腾讯“谷雨实验室”更新频率大致为一周3篇。本文采取等距间隔抽样的方式,从“谷雨实验室”2017年7月第1篇推文起,至2020年1月1日的所有推文中,每隔一篇进行抽样。除去广告转载等非原创文章,最终确定162篇报道作为此次研究的样本。借助统计软件,对样本在人物选择、传播议题、叙事结构等方面进行类目统计。
(四)理论基础
本文以叙事学理论为基础,基于热奈特和托罗多夫的叙事视角、雷马斯的角色模式、罗兰·巴特的“卫星事件”、杰克·哈特的“叙事弧线”等概念,尝试分析“谷雨实验室”非虚构新闻写作作品在叙事视角、叙事声音、叙事结构等方面呈现出的特征。
二、 “谷雨实验室”报道对象与议题特征
基于162份样本统计数据,研究发现,当代非虚构新闻写作文本的报道对象丰富多样,涵盖涉及的领域广泛。既有众人皆知的娱乐圈明星,当红流量偶像(如《Selina 失去声音这一年》《王源粉丝养成记:追星也有责任,姐姐阿姨帮一把》),又有高端互联网科研领域的大拿专家(如《陈天桥搬家到应许之地》);有备受关注的社会新闻当事人(如《“反杀者”于海明:退无可退》《林生斌人间又一年》),也有被社会忽视在主流媒体中近乎隐形的边缘人群(如《9000万目睹家暴儿童:家庭中的隐形受虐者》《三和女神红姐:崇拜者从全国各地打来电话诉说苦闷》)等。
研究将报道聚焦的对象依据知名度分为:普通平民、新闻人物以及公众人物(娱乐业知名人士、其他行业知名人士)。根据表1数据显示,非虚构新闻文本在叙事聚焦的对象与议题上,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一)小人物微聚焦,报道对象“接地气”
统计数据显示,报道对象为普通平民的有126篇,占总样本的77.8%。在“谷雨实验室”创作的非虚构新闻文本中,更多地将视角聚焦在小人物上,报道对象多为普通平民百姓,每个人身上似乎都能让受众找到熟悉的影子。农民、工人、白领,普通公司的职工、互联网大厂的“码农”、给子女相亲的父母、医院里为医疗费用挣扎的病人等。报道对象上的特性体现出非虚构新闻写作与受新闻价值驱使的传统新闻报道有着显著性区别,它极少基于重要性与显著性原则挑选报道对象,而是扎根于普通百姓中,充分体现着接近性原则。具体而言:
1. 性别、年龄分布有偏向
统计数据显示,“谷雨实验室”非虚构写作文本在报道对象的性别选择上,存在一定差异。男性比例约为45%占据第一,其次为31%无关性别的群体,占比最少的是女性,约为24%(见图1)。这一差异并非是“谷雨”创作团队有意挑选刻意为之,结合我国当前人口比例以及女性在大众传媒上的出现率,我们可以发现,新闻报道男多女少,女性话语权与存在感较男性低的现象确实存在。非虚构新闻写作与传统新闻相比,虽然不带明显主观偏见、惯习,但本质上仍未打破现存格局。通过文字报道让更多女性可见并发声,这仍旧还需要传媒人继续努力。
在“谷雨实验室”非虚构新闻文本主体年龄分布比例图中,中年和青年各占比39.5%和37.0%,其次是9.9%的少年儿童,8.0%的老年人(见图2)。从上述数据可以发现,“谷雨实验室”非虚构新闻写作报道对象的年龄大多分布在20岁至50岁上下。中青年作为社会中流砥柱,在其身上发生的事件也更具多样性,这也与当下新媒体时代互联网阅读受众群体特征相呼应。一方面,报道对象年龄与受众相近,更易引起受众共鸣;另一方面,青年人与中年人相比较老人与少年儿童更易接触文本,并有更强的自我意识,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并进行话题传播,对媒体机构而言是最主要的传播力量。
2.知名度低、多分布于中下阶层
在报道对象的知名度上,我们发现“谷雨实验室”的非虚构新闻写作更多关注的是普通人的经历与故事,报道对象呈现平民化、大众化趋势。参考陆学艺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具有决定性意义)、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划分的中国社会十大阶层,[4]在其基础上,对谷雨非虚构文本报道对象的社会阶层进行分类统计。研究发现,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和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占比较大,合计达50.0%。而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以及学生群体的合计占比也有35.2%。整体而言,“谷雨实验室”非虚构新闻写作报道对象基本集中在中产与底层群体。
(二) 新时代共发展,议题类型“新”且“暖”
此次研究中抽样文本作品的报道议题,能够反映“谷雨实验室”平台的风格与定位,也能一定程度上呈现新媒体环境下非虚构新闻写作的偏好。结合前期对其他众多非虚构平台文本的阅读,将出现频次较多的议题类型进行概括归纳,具体划分为“社会公众关注型”“小众猎奇型”“新闻热点追踪型”以及“其他”四种类型。
1.议题方向倾向小众新奇
研究发现,“谷雨实验室”非虚构新闻写作在议题方向上,更加倾向于满足大众猎奇心理,讲述新奇罕见的故事,该项占比42%。相比报道严肃正经、老生常谈的社会公众议题以及追踪热点事件,“谷雨实验室”并未刻意突出、表现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而是更偏重选题方向是否有“看头”,例如标题内容就凸显张力、让人好奇的《失去“家园”的北京赛车手》《孤独的性与爱》《和尚爸爸和他的婴儿岛》等作品。
但这42.0%的小众猎奇的文本,内容也并非只有“纯粹的新鲜”,并非只是满足当代人们的窥私欲或恶趣味,这其中也不乏对边缘人群、特殊职业、个体悲惨命运的抚慰与关怀。例如,《社交网络上的最后告白》通过几个抑郁症患者自杀前在网络上留下最后一句话的事例,引导人们关注、关爱抑郁症群体。标题看似新鲜温情,内容承载的却是沉重的生命议题。
2. 议题类型重人情、有温度
对“谷雨实验室”非虚构新闻写作的议题类型做出如下划分,研究发现,如表4数据所示,其在议题类型的选择上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表4 谷雨非虚构新闻文本议题类型划分
续表
一是去政治化。样本中没有一篇报道选题与政治人物或事件相关。区隔于传统新闻媒体承担的“喉舌”宣传作用,非虚构写作平台提供一种替代性的信息选择与阅读需求——通过个性化、多样化以及接地气的选题,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二是重人情、有温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报道的对象不乏边缘特殊人群,如LGBT群体、自闭症患者、聋哑群体、留守儿童、失独老人等;其次,边缘人群、社会关怀、社会公平与男女平权、灾难事故等颇具人情味的议题有30余篇,合计占整体的16.1%。非虚构新闻写作并非只是将其卑微、悲惨的一面剖开,残忍地展示出来以博取同情,而是意图通过其文本内容唤起人们对这些特殊群体的关注,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与关怀。
三是倾向于“剑走偏锋”。研究发现,“黄赌毒性暴力犯罪”议题占比超过10%,而其他议题中较消极负面但又戳中社会痛点的报道也不在少数,如未成年犯罪、虐童家暴、青年人焦虑抑郁自杀、房价高企、医难、养老难、复杂的两性以及同性关系等。相较传统媒体对负面话题的小心翼翼,新媒体语境下非虚构新闻写作显得受限更小,施展相对自由。
三、 “谷雨实验室”的叙事特征
(一)讲故事找共鸣,叙事策略“吸睛”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非虚构写作作为一种新的写作范式,逐渐在新闻领域的生产实践中流行。相比较传统的报道模式与风格,非虚构新闻写作在叙事策略上有其独到之处。研究结合新闻叙事学的相关理论,从叙事声音、叙事视角、叙事方式等角度,对非虚构新闻文本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新闻实践中呈现的特点。
1. 叙事声音——第三人称较隐蔽的叙述者
方毅华在《新闻叙事导论》中称“叙事声音是文体、语气和价值观的融合。它与话语相伴相生,用以影响受众对人物和事件的反应和理解”[5]。而与叙事声音紧密关联的叙事文本的第一核心要素就是叙事者。叙事者在学界定义中并非是特定的人物或身份,而是具有某种语言主体特征的功能。为方便理解与描述,本研究将用叙述者表示非虚构新闻文本的讲述者,并参考胡亚敏在《叙事学》中细化的分类标准,将其划分为公开的叙述者和隐蔽的叙述者。[6]
本文将公开的叙述者界定为:通过文本受众能明显感受到叙述者的存在,叙述者对自己的身份与在场毫不掩饰,具体可表现为“我”的出现与暴露,以及“我”的所见所感,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而隐蔽的叙述者意指:叙述者努力隐藏“我”的存在,通过尽量客观冷静的文本描述,讲述一个故事。统计发现,非虚构新闻写作文本中隐蔽的叙述者占比较大,约为77.8%,公开的叙述者占比22.2%。也就是说,尽管“谷雨实验室”是一个新兴的非虚构写作平台,但整体而言它仍然没有过多突破叙述者身份的限制,努力做到客观真实。
表5 谷雨非虚构新闻文本叙事人称比例
“叙述者介入的程度越深,叙事声音也就越强。”[7]叙事声音与叙述者紧密相关,同样与文本叙述的人称不可分离。新闻文本中的“你我他”,同样能影响叙述声音的传递。研究发现,大多数文本作品都采用第三人称叙述,对报道对象进行直接描述,大篇幅使用直接引语,使报道更添真实性。第三人称的使用使得叙述者在文本中削弱了自己存在的痕迹,尽管受众明知其在场。研究同时发现,“谷雨实验室”鲜少使用第二人称“你”,这类特殊人称的使用意在拉近叙述者与受众关系,指向性与针对性明确,在非虚构写作中确实存在一定局限。
研究也发现,第一人称的使用频次近年来有所升高,样本中使用第一人称的文本一共16篇,而2019年使用第一人称的文章就有9篇,与2017年、2018年相比,增幅明显。第一人称“自述式”文本能够给受众带来极大的代入感,使受众真切投入到文本内容中感受当事人的经历,达到共情目的。这或许是非虚构文本创作未来发展趋势之一。
2. 叙事视角——全知全能上帝视角
如果说叙事声音解决了“谁说”的问题,那么叙事视角则解决“谁看”的问题。叙事视角是文本采取的观察与叙述世界的角度、深度与广度。视角的不同,决定了叙事文本被受众感知的过程和方式——受众看到的是全貌还是局部,叙事带有主观情绪与想象还是客观陈述。参考叙事学研究学者热奈特(Gérard Genette)和托罗多夫(Tzvetan Todoro)对叙事视角的分类模式,将“谷雨实验室”非虚构新闻写作文本的视角分为零聚焦、内聚焦、外聚焦和复合视角。[8]
表6 谷雨非虚构新闻文本叙事视角比例
外聚焦,在文本中体现为只展示人物外部直观活动,不描述内心活动与叙述者的主观感受与评价。在162篇抽样文本中,没有一篇采用的是如消息报道中最常见的外聚焦的叙事视角。可见,为增加文本的可读性与代入感,非虚构新闻写作不会让叙事者置身事外,只担当冷漠的旁观者。这也是非虚构新闻写作区隔于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特性。内聚焦则是借某一人物的视角讲故事,样本中占比8%,基本与前文所提自述式第一人称报道占比相重合。
研究发现,零聚焦视角在非虚构新闻写作中占比最多,高达83.4%。零聚焦已被称为全知视角,它并非是某一特殊人物的固定视角,也不受空间时间限制,像是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对文本中所发生的一切都了如指掌。零聚焦能够给受众带来舒适的阅读感受,因为只需跟着文本走,就能清楚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原因、人物行为和心理。例如,在《凉山大火中牺牲的年轻战士们》中,报道开头就有着这样几段描写:
“4月1日下午,焦急等待的凉山木里救援队武警战士家属们陆续接到部队打来的电话。是最坏的消息。
3月30日在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的这场森林大火夺走了30名灭火人员的生命,他们是27名森林消防员和3名地方干部群众,以90后为主,最年轻的还不到20岁。他们的遗体经过二十多个小时的搜救,最终被全部找到。运送他们回到西昌的车辆凌晨进入市区,路上几乎没有什么车辆,这是这个西南小城通常沉睡的时间。路中央的车辆通行线上,有人在上面摆了一列黄色的菊花,路灯的光沉沉的。”[9]
叙述者开头就以全知的视角告诉我们凉山森林大火最终的人员伤亡情况,让受众在第一时间感受整篇报道的背景与沉重基调。报道甚至描述了救援队家属等待电话通知的场景以及牺牲的30名灭火人员的身份情况。“以90后为主,最年轻的还不到20岁”“二十多个小时的搜救”,这些信息都需要作者深入了解采访,询问一线救援队伍,甚至去到现场才能知道看到。“车辆凌晨进入市区”、路中央通行线人们自发摆上的“黄色的菊花”,真实细致的现场描写渲染了悲伤的氛围。宏观的背景介绍,微观的场景描写,全知的“上帝视角”让受众快速进入情境,全景式地感受凉山森林大火的扑救过程与灭火人员牺牲的悲痛。
不过,零聚焦也存在一些弊端,因为“上帝视角”下的叙述增加了文本的虚拟感和主观性,但那些关于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节,很容易带有叙述者的主观色彩,对新闻故事的真实性产生影响。就像在《社交网络上的最后告白》中的这段文字:“此后,她的感慨开始变得频繁。先是谈论他物,《踏雪寻梅》和弗洛伊德。她似乎在借外物控制自己,表达自己,甚至可以说,竭力在挽救自己的坏念头。”[10]它看起来真实细腻,但事实上这只是作者根据已故网友感慨发表的文字,而做出的主观揣测与合理想象。
(二) 巧用文学技法,叙事结构“有张力”
相比较传统媒体新闻报道陈旧古板的写作模式和僵硬冰冷的叙事风格,非虚构写作的叙事结构追求文学层面的阅读美感,在不损害新闻真实性的同时,用文学技法讲新闻故事。对于非虚构新闻写作而言,它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内容。通过对“谷雨实验室”非虚构写作文本的抽样统计及个案分析,研究将其叙事结构中体现的特征概括为:别出心裁的故事建构,戏剧张力十足的情节安排,文学性的细节描写以及恰到好处的结尾留白。
1.别出心裁的故事建构
叙事结构主要是指文本内部的叙述方式安排[11],而叙事时序与事件序列的连接则构成文本故事建构的骨架。“谷雨实验室”作为新媒体语境下与碎片化阅读背道而驰的非虚构写作平台,其文本均在正文前加入预叙,类似于新闻消息中的导语,意在第一时间引起受众好奇与阅读兴趣。
正文的叙事顺序上,统计发现,仅有25篇为单一叙事时序,占比约为15.4%。其余文本大多突破常规单一的线性叙事时序,采取“时间倒错”的叙事策略,将顺序、倒叙、插叙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叙事效果。比如,《当一个北漂知识青年回家种地》采取的就是“倒叙+插叙”的结构,在文章的开篇就写到“远子从来没想过自己最终会回家种地。他,大学哲学系毕业,豆瓣5万粉丝的红人,知名互联网公司的骨干,现在却要离开北京,回家种地”[12]。开门见山,简明扼要,直接将这位北漂主人公故事的结尾提到卷首,以倒叙的方式先讲搬家回老家,再讲9年前主人公初到北京的经历,中间插入其在北京打拼事业的高光时刻,最终再落回到眼前的现实——他选择了回老家,并真的开始种地。倒叙的手法打乱了在新闻消息中广泛运用的“倒金字塔”式的平铺直叙的故事结构,让受众带着疑问与好奇进入作者设计好的故事框架中。
表7 谷雨非虚构新闻文本卫星事件的数量
一个完整的故事至少要包含两个事件,事件与事件之间构成了带有连续意义的序列。研究发现,在事件序列的连接上,“谷雨实验室”主要围绕“核心事件”进行时间、人物或因果关系的承接,并且用多个“卫星事件”——卫星事件属于非功能性事件,不涉及故事发展的总体走向和基本逻辑,[5](164)对整个故事进行补充和丰富。统计显示,每篇报道卫星事件的数量平均为4.5个,通常用于交代故事背景、补充某一细节或是举例说明人物性格特点。报道中卫星事件数量增加,说明非虚构新闻写作故事化趋势越发明显,丰富的补充内容使文本的故事建构更为立体生动。
2.戏剧张力十足的情节安排
美国非虚构写作研究者杰克·哈特(Jack Hart)指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是阐述阶段,作者介绍主人公的背景并提供面临困境的信息;第二个是上升阶段,一系列情节和细节推动着人物的行为发展和情绪积累;第三个是危机阶段,情节发生突变和逆人物面临转折;第四个是高潮阶段,人物采取行动、解决困境;最后是下降动作和结局,故事收尾,戏剧张力释放完毕。”[13]哈特的叙事弧线概念(如图3),适用于几乎所有追求故事性的叙事文本。
图3 叙事曲线图
“谷雨实验室”平均每篇报道中会出现1.22次故事发展轨迹的转化,大于1次的有45篇,约占三成。其中转化次数最高的4次出现在《卷入女儿耽美举报案的武大教授》一文中。4次转折高潮分别为:耽美写手深海被捕;深海与烨风迟网上的抄袭骂战;矛盾升级威胁报复发展至线下;被动介入教授父亲为女儿苦读研究。该篇报道获得了不俗的传播效果,阅读量达“10万+”,微信分享2.2万,评论区最高赞1.2万,273人打赏作者。
此外,非虚构新闻写作还重视通过对立的角色关系与行为来展示冲突和矛盾,发掘故事中的矛盾点和对立面。格雷马斯把叙事文本中的角色分为主角和对象、支配者与承受者、助手与对头六种类型。这六种类型角色两两相对,形成了三组二元对立的关系。[14]统计发现,“谷雨实验室”59.3%的非虚构写作文本中出现三组角色关系。复杂的角色关系,戏剧张力十足的情节安排,让人难以预测的起承转合,成为非虚构新闻写作区隔于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特性。
3.文学性的细节描写
与消息等报道体裁相比,非虚构新闻写作独到的特点还在于:能够恰到好处地描写一些细节,使报道极具画面感。这些细节可以是作者通过深入调查、访谈获取,也可以以当事人的身份通过亲身参与、观察获取。
例如,《巴黎圣母院被烧毁的24小时》讲述的是2019年4月15日,作者亲历这场大火,并记录下巴黎圣母院被烧毁后的24个小时里,这座繁华都市停止运作,巴黎市民面对这场灾难与悲剧的反应。“这时候,黄色烟尘不断升上湛蓝的天空,橙色火焰侵袭了钟楼。当消防员赶到现场时,圣母院上空已成烟海。”黄色、蓝色、橙色,作者将巴黎圣母院燃烧的画面形象铺展在受众眼前,不同的颜色信息让受众有了具体想象的空间。“街道上满是歌唱、祈祷的人。他们多数身着黑衣,齐齐朝向圣母院,仰起脸来,无能为力地看着它一点点消逝,用歌声互相安慰,久久不愿离去。”[15]当整个世界为这场大火震惊惋惜时,作者从新闻事件的外围捕捉旁观者的行为与情感,并用细致的笔触将目睹这一灾难的人们的悲痛心情具象化,将这肃穆又沉重的时刻用文字定格。
4.恰到好处的结尾留白
图4 非虚构新闻写作文本结尾方式比例饼图
统计数据显示,有112篇作品在收尾方式上采取了开放式结尾,约占总体的69%。相比较传统新闻报道采取的封闭式结尾,或总结式结尾,非虚构新闻写作更多采取戛然而止或是意犹未尽的收尾。在给文章以留白的同时,更能引起受众的思考与回味。一篇沉重主题的报道的结尾可能反而带着希望。“我们在下雪的那天去了他租下的院子,在一个距杭州一百多公里的小村子里。穿过河流、山坡,小院独门独户,在一片竹林下,侧面是一片碧绿的水库。雪开始下了,洁白的冰晶飘落下来,有彻骨的凉意。那个村子盛产水蜜桃,春天到来后,漫山遍野都会开满桃花。”[16]这是《林生斌:人间又一年》的结尾段落,作者不再赘述前文所提主人公的苦楚,而是笔锋一转描绘了一幅凛冬已过、静候暖春的田园图景。余韵忧愁的结尾使非虚构新闻作品的内容文本更加具有感染力。
综上,非虚构新闻写作是新闻报道模式在移动终端时代下的一种创新,它将文学性纳入评判文本质量的标准,以“讲故事”的方式,为新闻报道提供了新的写作模式:弥补了“倒金字塔”结构或5W模式下,新闻叙述风格严肃冷峻,信息传递形式古板单一的局面;满足了新媒体语境下拥有更高“自我意识”的受众,内心对真实与审美的渴求;为枯燥乏味的硬新闻或沉重但又不可回避的现实新闻,注入更多温度与人情,在理性的专业主义与感性的受众需求之间,努力达成一种平衡。
四、媒介融合背景下非虚构新闻写作的发展趋势
(一)顺应时代趋势,前景可观
随着近年来各种非虚构新闻写作平台的兴起,以及各类线下沙龙、大赛的举办,非虚构新闻写作的未来发展前景较为可观。一方面,适应移动终端时代“内容为王”的发展思路,受众市场广阔;另一方面,呼应传统媒体的转型变革,纸媒特稿记者主动尝试,为其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持。而诸多爆款文章的出现,以及IP影视化的“变现”价值,也使资本市场看到商机。杜强创作的《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一文,因精彩跌宕的故事性和巨大的社会价值,被“乐视影业”看中,以百万元的高价买下其影视改编权。非虚构新闻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新闻写作样式,可视为是在以“内容为王”的新媒体时代顺应媒体融合趋势,迎合市场需求的产物。
(二)对风险与争议的思考
尽管非虚构新闻写作目前发展势头尚好,但其背后仍然存在许多不可回避的“风险”与“争议”。
1.文学性与客观性的边界难把握
在探讨非虚构新闻写作文本特征时,我们就得出了其文学性强、叙事策略精妙的特点。非虚构新闻写作文本的别出心裁的故事建构,戏剧张力十足的情节安排以及文学性的细节描写,在增强文本可读性的同时,也让其新闻客观性备受质疑。非虚构新闻写作中的细节描写,大多来自于叙事者的切实感受或当事人的主观描述,也就意味着非虚构新闻写作中的叙事者无法像新闻报道中的记者一样,以“置身事外”的角色进行观察与报道;相反,叙事者必须依凭自己的感受深度介入事件,才可能在文本中呈现尽可能详尽的细节。而过多文学性的加工与主观视角下情感的投入,无疑让非虚构写作与新闻的客观真实性相悖。如何把握新闻文本中文学性与客观性的边界,需要每一个非虚构新闻写作者思考与摸索。
2.议题类型趋向“猎奇”化、同质化
本文通过统计数据发现,非虚构新闻写作在议题类型选择上存在明显偏向:聚焦黄赌毒性暴力犯罪案件,关注社会边缘群体,描述天灾人祸下平凡人的悲惨命运,讲述残酷现实背景下小人物不断挣扎的人生,成为“谷雨实验室”热衷报道的议题。一方面,依托新媒体传播平台,内容生产受限制小于传统媒体;另一方面,为迎合大众市场阅读偏好,倾向选择主流媒体忽视或避而不谈的报道题材。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追求传播效果、创造出“爆款”文章,部分非虚构新闻内容生产陷入了“过度迎合”受众趣味的误区。“谷雨实验室”的《忘记她是他:变性后的刘婷,想谈一次恋爱》《孤独的性与爱》《AI成人娃娃身后,我看到了真正的孤独》等文章中出格话题的讨论,究竟是所谓“开明”文化,力图改变“谈性色变”的现象,还是为了博人眼球标新立异,迎合大众的低俗趣味,这一点值得推敲。移动终端平台中的非虚构新闻写作“爆款”文章往往有着大致的共性:比如,满足受众“乐于窥私”“猎奇探新”“伸张正义”“同情怜弱”的心理;关注性爱、欲望、凶杀、情感纠葛、名人生活等“性、腥、星”话题。带着功利性目的,为了追求“爆款”而刻意塑造的文章,不能被称为是合格的非虚构新闻写作作品。因为长此以往,非虚构新闻写作必将走入议题类型猎奇化、同质化的困境,不利于非虚构写作在新闻领域的持续久远发展。
3.叙事结构徒生波折,刻意追求戏剧效果
非虚构新闻写作区别于消息报道的一大“亮点”,就在于精彩纷呈、引人入胜的叙事。一波三折、高潮迭起与环环相扣、出人意料的故事发展,往往能激发并维持受众的阅读兴趣,提升信息的传播效果。在叙事方式上,非虚构新闻写作注重费心经营叙事结构与叙事节奏。比如,通过倒叙的开头制造悬念引人好奇;通过设置多个转折与高潮点,让本来可能平淡的内容陡生波折。这些叙事手法的运用确实增强了文章结构的复杂性与可读性,但过分注重作品“卖相”,费尽心思研究讲述故事的技巧而非升华主题,久而久之会使文章转折僵硬、表述刻意,导致非虚构新闻写作文本的内容形式本末倒置。
4.破除羁绊,创新形式,展望未来
内容是非虚构新闻写作的核心,要想其获得更好发展,必须对内容进行更高标准的审核。在真实性与文学性上,作者需要在介入的过程中,加强自我控制,不夸张、不歪曲事实、不干涉事件走向,努力做较隐蔽的叙述者。在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适度介入、深入观察,同时进行文学技巧的发挥。在文本内容上坚持“真实为王”,坚守新闻真实性底线,不弄虚作假、制造冲突,不过度介入、主观干预,控制好“参与”与“抽离”的分寸尺度,保证新闻真实性。
非虚构新闻写作的内容形式本末,不能因为追求传播效果而倒置,不应当为了“转折”而转折,为了“爆款”而“炫技”。尊重事实全貌,尊重故事本身发展轨迹,是非虚构新闻写作文本需要向受众保证的。而在投机取巧选择擦边话题进行出格叙述的问题上,则更值得警惕,靠出格博人眼球不可取。
针对议题类型泛化趋势,创作者与非虚构平台在议题类型选择上,则应当注意不能刻意捕捉呈现社会阴暗面,不盲目迎合受众猎奇窥私的心理,尽量做到议题类型多样且有意义。非虚构新闻写作平台则应当提高非虚构新闻写作的准入门槛,增强相关媒介从业者的专业素养,当好“守门员”。在价值观与主题的传递上,再三斟酌,明确导向。而作者在创作非虚构新闻作品时应坚守新闻准则,不急功近利追求传播效果,不添油加醋夸张放大虚构情节。对新闻作品负责,也是对社会大众负责。
在传播形式上,目前非虚构新闻写作较为普遍采取的仍旧是图文形式,较少结合音频或是视频。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非虚构新闻写作既然已经依托于新媒体平台,就应当更大程度上发挥其融媒体报道的优势。既然本身就是在与当代“碎片化”阅读抗衡,就应该打造更深层次的“沉浸式”阅读氛围,除了利用恰当的音视频外,还可以插入全景动图、VR效果等。利用新媒体传播平台的报道优势,做多元化的融媒体报道,多维展示非虚构新闻报道,让受众的阅读体验更加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