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评判医疗行为是否合理?

2021-05-26李明子

中国新闻周刊 2021年17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新闻周刊家属

李明子

患者到癌症晚期,如果治疗效果不好,最终都是“人财两空”的结局,该如何评判此前的医疗过程是否合理?

北医三院肿瘤内科医生张煜在知乎上的文章以胃癌患者马进仓在上海新华医院陆巍医生处接受的治疗为例,对陆巍医生给出的化疗方案、免疫疗法等提出质疑,但在这一案例之外,张煜的文章无疑也揭开了诸多患者及家属心里的疑问:“我们接受的治疗是否合理?”

一位癌症患者家属跟我谈及十多年前的治疗过程,她回忆说,患者术后化疗时副反应大,身体虚弱、免疫力低,病房里还住着另外两三位患者,陪床家属、护工、送餐人员等等都可以进出,为避免细菌感染,医生建议打升白针,还建议用保肝药、保肾药以保护患者脏器不受化疗药的伤害等等,辅助治疗现在看来不一定都是必要的,但也只能是一笔总价不菲的糊涂账了。

什么药该用,什么药不该用,的确是非常专业的医学问题,解释权在医疗提供方,普通患者无法判断,这也是患者在治疗后难以“维权”的原因之一。美国是如何处理相关医疗纠纷的呢?一位消化肿瘤内科专家介绍说,多数在美治疗患者都购买了商业保险,医疗费由保险公司替患者向医院支付,因此保险公司会派医学专业人员对治疗过程中的每一笔花销进行严格审核,非必要的治疗费用将由医院自己承担,无形中帮患者把了关。

中国的医疗支付体系不同,一直以来,中国的医疗监管更多以医院内部的自查为主,这种“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方式显然难以有效发现问题。这也是张煜在文中所呼吁的,恳请国家通过各种方式设立红线并严格监督执行。

4月底,国家卫健委專家团队给出了针对陆巍医生治疗情况的调查结果,认为其“诊疗原则基本没有问题”。喧闹过后,这件事更深远的价值或许就是推动相关部门设立监管红线,从而避免不良医疗行为的发生。

封面反馈

16/2021 总第994期

公示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开展新闻记者证核发情况自查工作并重申有关规定的紧急通知》(《2009》299号)《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关于2009年换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关于期刊申领新闻记者证的有关通知》《关于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单位申领新闻记者证的通知》要求,我单位《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已对申领记者证人员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核,现将我单位已领取或拟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2021年5月17日~5月24日。举报电话为88311761。

已领取新闻记者证名单:李红笛 陈惟杉

《中国新闻周刊》编辑部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新闻周刊家属
旅行的没落
今天的会就开到这吧
你为什么要学会拒绝
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公示名单
我是新闻记者
公示
公示
美《新闻周刊》回归纸媒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