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春天的声音!
2021-05-26彭一皓
彭一皓
这些两会教育提案与每個教育人息息相关
今年3月4日至5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先后开幕。
本届两会,这些由全国教育专家、名师、名校长们带来的诸多教育议案、提案,在屡屡冲上新闻热搜的同时,也侧面反映了大众对教育的极高关注。
各代表委员们带来的议案、提案,不仅是结合一线的调研、观察发出了他们作为人民代表的呼声,更暴露了当前中国教育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相信,这些春天里的两会教育好声音,一定会让“好的教育”照进现实。
01
在线教育亟待规范与完善
急需整治干扰中小学教学的APP
刘希娅 重庆谢家湾小学校长
刘希娅表示,疫情期间,催生各类学习APP与线上学习平台大规模涌入市场,但目前大部分产品形态为“互联网+教育”而非“教育+互联网”,由此导致了一系列教育问题。
她指出,快餐式、浅表式学习惰化学生思维。如现下大量学生在遇到难题时为了快速获取答案,可直接在“某某帮”APP上搜索答案和解题过程,失去了完成作业的意义,甚至部分APP可模仿本人笔记直接代替抄写。
“当下网络教学由于成本低,许多网课通过打价格战的方式争取客户,导致家长容易被各类产品绑架,学生疲于参加多个线上平台的学习,既容易导致近视、脊柱侧弯等身体问题,又容易产生焦虑、回避等心理问题。部分线上培训机构为达到短期见效留住客户的目的,教学内容由难到易,以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的方式,让学生在短期内体验‘拔苗式提升的伪成功。”
因此,刘希娅建议,加强人工智能在基础教育阶段应用的专业研究。完善智能技术运用于基础教育领域的准入机制、监管机制和退出机制;形成自上而下的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教师、学校使用线上学习产品的相关规定、建议;媒体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减少大量线上学习产品对教育的干扰,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规范网课APP,完善在线教育行业准入制度
尤立增 全国人大代表,张家口市第一中学教师
全国人大代表,张家口市第一中学教师尤立增表示,疫情催生了大量网课APP和在线教育平台,但有些平台存在师资质量不过关,隐藏网络游戏,暗含低俗信息,推送广告等情况,这些问题不利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对此,他建议网信和教育部门要强化监管,完善在线教育行业认证和准入制度,对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侵害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要加大惩治力度。
禁止面向学龄前儿童发布在线教育广告和提供电子产品
胡旭晟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胡旭晟指出,近年来在线教育快速发展,部分互联网教育机构为抢夺市场,面向学龄前儿童大量推出学习课程。各类在线教育广告在雄厚资本的支持下铺天盖地,大肆鼓吹提前学习的必要性,违规将课程内容“小学化”,既向家长传递“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又违背学龄前儿童成长规律,大量开发“幼小”衔接在线学习课程,无视电子产品对幼儿发育的不利影响。有关方面既未对此进行有效监管,也未对学龄前儿童使用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进行科学规范指导,引起社会和家长的普遍担忧。
为此,胡旭晟建议,出台政策法规科学制定学龄前儿童(2至5岁)在线教育的政策规定,规范面向学龄前儿童的在线教育内容,明确禁止面向学龄前儿童发布在线教育广告和提供电子产品,同时为学龄前儿童家长提供更多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意见。
02
落实教育减负,打破教育焦虑
为学生减无效的苦,无谓的累
唐江澎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
“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孩子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核心的核心,关键的关键,就是抓住评价改革的这个牛鼻子。” 唐江澎说,没有高考评价的根本性改革,不可能把这些问题全部缓解,“不唯分不是不要分,而是别把分数当作唯一就行了。我的观点是,一下子要把学生的苦和累减下来其实是蛮难的,关键是要减无效的苦,无谓的累。如果能让学生把基础的东西学扎实一点,学深一点,对一辈子有用处,这个就好了。”
唐江澎表示,如果教育只关注升学率,国家会没有核心竞争力。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
他介绍,目前高中教育的普遍现象是,“三年课程两年教,一年复习迎高考”,学生们不断刷题,提升的只是知识的精熟度而不是丰富度,只是为了避免犯错而不是创新创造;对于天资聪颖、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统一考试一张卷,无论是考核内容还是考核方式都显得狭窄而单一。
对此,唐江澎建议建立与“强基计划”衔接的中国大学先修课程体系,为高中、高校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开辟新通道,为部分拔尖创新人才进入一流大学提供另外一条通道。
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推迟小学放学时间
马光瑜 全国政协委员
面对小学生作业繁重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马光瑜在提案中建议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进一步增强德育、体育、劳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小学生。他认为,小学生家庭作业负担重,还衍生出义务教育商业化和学生心理健康等问题,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和学生心理负担。教育的压力也客观导致了年轻人生育欲望的骤减。
对此,马光瑜建议,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理清学校与家长的责任边界,推迟小学放学时间,与父母下班时间相一致,让学生做完作业再回家,减轻家长的负担。同时增加体育运动和家务劳动,增强学生体能。此外,应组织专家学者科学编制教材,减少笔头训练。
禁止学校张贴高考喜報,改革教育评价
刘焱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每年高考录取结束,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刘焱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一些学校门口点名道姓、图文并茂地张贴“我校某某同学被某某大学录取”“我校有某某位同学被重点大学录取”的大红横幅或喜报。
“这种宣传助长了教育的功利化、短视化倾向,加剧了学生和家长对于升学的压力和焦虑,把学生和家长都驱赶到‘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狭窄人生赛场,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必须加以改变。”刘焱说。
为此,刘焱建议,明令禁止学校悬挂人为制造攀比、加剧考试竞争和焦虑的标语和横幅,多宣传毕业生中爱岗敬业的普通劳动者,塑造尊重普通劳动者、“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人皆可成才”的社会教育生态。
03
美育教育要摒弃功利化
取消对12岁以下儿童开展的各类美术考级
宋亚平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宋亚平注意到,美术考级已成为一种敛财行为,“花钱买证书,通过率己达96%以上,实在不像画的就降一级处理。跳级去考,可以先把前面几级的钱交齐。此外,找人代笔也不得而知”。
宋亚平认为,随着艺术教育愈来愈受到重视,社会上的儿童画考级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一方面,美术考级误导了艺术素质测试和美术评价标准,“如果用一个尺度衡量,显然会抹杀少儿美术的差异性,造成美术表现的同一性,从而导致美术生命力的衰竭。美术考级方并不参与包括制订标准和实施教学等教育行为的全过程,而是强行占据了评价这一环节。”
另一方面,宋亚平表示,美术考级扼杀了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死记硬背、单纯模仿是损害儿童想象力的一把‘软刀子,天真烂漫的儿童进行美术考级就是依样画葫芦,翻来覆去地画上几遍,学生通过了考级也厌烦了美术”。
宋亚平建议,取消对12岁以下儿童进行各种门类的美术考级,不得将社会考级作为加分依据。同时,要清理整顿各级各类考级机构,不准变相对儿童画考级,并且要建立健全对儿童画的相关评价体系。
取消或调整音乐类“考级”方式
李心草 中国交响乐团副团长、首席指挥
近年来,中国交响乐团副团长、首席指挥李心草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儿童“痛恨音乐”。究其原因,李心草认为,这与目前的“考级”制度有关。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李心草建议:调整音乐类考级方式或取消音乐类考级制度。
音乐考级的目的在于促进艺术普及教育以及社会音乐教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但李心草注意到,随着音乐考级的普及,功利色彩也随之变得越来越重。“学琴为考级,考级为拿证”是绝大多数的琴童和家长抱有的学习原则,至于是否真正热爱音乐、是否能在音乐中获得某些思想等等,似乎并不重要。教师们的日常教学也常常存在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现象,为求速成和“跳级”,教师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学生一起打磨考级曲目。还有某些教师受经济利益驱使,为招收更多的学生、标榜自己的水平,直接把考级教程作为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也只局限于几首考级曲目,对其他作品几乎不闻不问。
李心草建议,有关部门和专家应认真讨论、研究、论证考级的教学大纲制定、曲目制定以及最后的考试方式制定等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加进一些辅助教学内容,主要针对如何提高孩子们对音乐真正的认识、培养对音乐真正的兴趣。如果不能有效地改变现状,不如取消考级。
04
保障教师待遇与地位
改革中小学教师业绩奖励制度:不应凭分数论奖金
张志勇 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
调研中,张志勇注意到,当前一些地方的优秀师资和生源越来越向当地最好的高中集中。在一个县域内,高中布局形成“金字塔”形态。好老师好生源往往都集中在当地最好的学校(例如县一中),差一点的生源则被收拢到职业高中,中间这一部分也被分成“三六九等”。由此,高考奖励额度在各个学校之间自然差距巨大。最高的学校达到近千万元,次之数百万元,再次之一二百万元,差的只有几十万元了,甚至没有任何奖励。
张志勇认为,单纯依据高考成绩实施的奖励制度,很可能造成重奖励不重基本待遇保障、优秀教师招不来等不良后果。据其调研发现,县里把大量的钱用于每年高考成绩奖励,很难拿出更多钱用于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有的地方刚刚入职的本科生教师,工资只有2700元,本校毕业的省属师范大学毕业生甚至不愿回高中母校工作。
为此,张志勇建议中小学教师业绩奖励不应凭借单一的考试升学成绩,建议科学确定教师业绩奖励额度、奖励标准和奖励方案。
保障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法律地位
民进中央
民进中央表示,我国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然而,受制于既有民办学校办学属性、社会观念等诸多因素影响,民办学校教师队伍总体素质、能力水平和人才结构等,难以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对此,两会期间,民进中央提交了《关于支持民办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提案》。该提案建议,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教师的事业身份给予明确认定,使其与公办学校教师的同等法律地位从根源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