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芝麻市场与产业调查分析报告
2021-05-26中国农学会农业监测预警分会
中国农学会农业监测预警分会
近年来,受机械化程度低、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我国芝麻种植面积与产量有所下降,为满足消费市场需求,每年从国外大量进口,进口依存度保持高位。预计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芝麻种植面积和产量仍有较大增长潜力;芝麻产品市场发展空间较大,除传统芝麻产品需求之外,对相关休闲食品及深加工产品的需求也将稳步增加;国内芝麻产量和需求量存在较大缺口,芝麻進口量将稳中有升;随着芝麻生产技术逐渐成熟,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人工成本逐步降低,预计种植效益将稳步提升。
芝麻产业发展现状
生产??近年来我国芝麻生产环节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种植面积先减后增,波动幅度较大。2014年和2015年,芝麻种植面积稳定在450万亩,2016年大幅下滑至345万亩,增速达到-23.58%,2018年增至411万亩,增速大幅反弹至20.34%;二是单产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2014—2018年,芝麻单产水平由每公顷1.4吨增至1.6吨。2014年—2015年,芝麻产量由43.6万吨增至45万吨,2016年下滑至35.2万吨,2018年逐步回升至43.2万吨;三是生产分布集中度高。目前,河南省、湖北省、安徽省、江西省是我国最主要的芝麻种植区,4省种植面积超过全国总面积的80%,其他各省零星种植。
消费??消费环节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消费总量呈增长态势。2014—2018年,我国芝麻消费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波动比较明显,2014年—2016年,由97.1万吨增至125.6万吨,2017年降至104.2万吨,2018年增至121.8万吨;二是消费用途以油用食用为主。芝麻消费以油用与食用为主,占消费总量的80%,工业、药用和饲料等方面消费占20%;三是消费区域以北方为主,消费结构南北方差异较大。北方以芝麻香油为主,南方则以芝麻酱和黑芝麻糊为主。
加工??加工环节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初级加工为主,深加工技术不断创新。芝麻加工最主要产品是芝麻油,各类休闲加工食品也逐步增加。近年来,我国不断开展芝麻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产业链逐渐向精细化工、美容和医药等方面延伸。二是芝麻加工小作坊广泛存在,规模以上加工企业加工能力逐渐增强。目前,我国芝麻加工企业以个体小作坊为主,规模企业较少,研发力量薄弱。以河南省平舆县为例,平舆县加工企业主要以小作坊为主,100多家小作坊遍布全县,具有一定规模的芝麻加工企业仅20家。
进出口??对外贸易主要特征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进口增速波动变化显著,进口依存度保持高位。2014年,我国进口芝麻56.9万吨,2016年达到历史峰值为96.1万吨,2017年大幅下滑至71.2万吨;2018年增至82.8万吨。近两年进口依存度虽略有下降,但依然高达70%左右;二是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呈先减后增态势。2014年,我国芝麻出口总量为3.5万吨,出口总额9758.5万美元;2016年,出口量大幅下降至2.6万吨,达到近五年的最低值,出口总额4920.6万美元;2018年,出口量达到4.2万吨,出口总额为7878.8万美元;三是进出口市场集中度高,尤其是出口市场韩国独大。进口国家相对比较集中,其中苏丹、埃塞俄比亚、尼日尔和多哥四国进口量占比达到80%。出口方面,韩国占比高达85.9%。
价格变动??进口价格和国内价格均先降后升。2014—2018年,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影响,我国芝麻进口价格总体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动性强,变化趋势与国际市场基本一致。2014年,国内芝麻均价每公斤20元,随后逐年下滑,2018年降至9.9元,2019年,回升至13.2元。
成本收益??目前,国内芝麻种植成本呈现增长趋势,化肥和农药价格稳步上升,人工成本也逐年增加,但是芝麻单产水平稳步提升,芝麻种植成本收益率较以往明显提高,合作社种植规模效应明显,收益率更高。如果考虑农户自己种植和土地流转机会成本,农户和合作社每亩芝麻种植成本分别为671.3元和670元,净利润分别为504.7元和872元。如果考虑农户自己种植土地流转机会成本的话,农户和合作社种植成本比较接近,但是从综合效益来看合作社每亩收益高出150元左右。
产业前景分析
芝麻产量将稳步提升。未来五年,我国芝麻产量将会逐渐增加。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特色产业发展政策支持,预计芝麻产量将持续增加。
种植面积潜力较大。当前,我国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期和机遇期,部分大宗作物的生产过剩与芝麻等特色品种生产供给不足形成鲜明反差。受市场价格、国内市场强劲需求及政策等多重利好因素影响,农户种植积极性逐渐被调动起来,再加上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的带动,芝麻生产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将会大幅提高。预计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芝麻种植面积仍将存在较大的增长潜力。
消费数量需求增加,国内市场缺口将有所下降。随着消费者消费结构升级,消费越来越注重健康、绿色、多元化,对芝麻加工的休闲食品需求将会攀升。目前,我国芝麻产需缺口基本稳定在80万吨左右,从中长期来看,随着芝麻产量稳步增长,市场缺口将会有所减小。
加工行业品牌化趋势明显。近年来,我国加强芝麻加工技术创新,开拓精深加工领域,取得一定的突破。2018年,内蒙古通辽成功研发“芝麻素提取分离新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我国芝麻加工企业很多,但是享誉全球或者享誉国内的大品牌比较缺乏。目前,国内芝麻加工企业品牌意识逐渐增强,着力打造具有区域乃至全国性的知名品牌。比如,河南省平舆县结合芝麻产业优势,打造芝麻食品科技创新产业园,充分发挥产业集聚优势,致力打造地理标志产品,提升芝麻产业品牌价值。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
主要问题??目前我国芝麻产业主要面临以下五个突出问题:高产稳产品种不足,集约程度不够。芝麻单产普遍偏低,尤其在江西,平均每亩79.23千克,约为全国平均单产的78.2%。芝麻种植相对分散,传统的家庭型、小规模粗放型生产方式占相当比例。机械化水平低,人工成本较高。生产过程中,播种、间苗、收获和籽粒干燥仍以手工操作为主,人工成本占总成本75%左右。加工技术落后,加工规模相对较小。芝麻加工小作坊普遍存在,规模化加工企业较少,规模小、产品单一,对芝麻加工产品研发不够。知名品牌较少,产业链未能有效衔接。全国专业生产芝麻油或加工品的知名企业较少,知名品牌缺乏。尚未形成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加销一条龙的全产业链经营格局。芝麻对外依存度高,定价权逐渐丧失。我国芝麻进口量稳步增加,对国际市场价格影响较大,但逐渐失去对芝麻的定价权,国内市场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
风险分析??芝麻产业发展过程中各个环节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三。生产环节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和病虫害风险。加工环节存在管理不到位、技术不过关、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导致产品质量不安全风险。流通环节面临市场风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带来的价格风险,直接关系到生产经营主体的利润水平;另一方面是不能及时捕捉到消费需求的变化,导致生产者决策失误的风险。
案例分析
河南省平舆县是全国夏芝麻的集中产区,闻名全国的“中原芝麻之乡”,独特的物候条件,涵养了平舆白芝麻的优良品质,因其历史久、种植广和品质优,享有“中原百谷首,平舆芝麻王”之美称,先后被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评为原产地域保护品种和地理标志品种。
平舆县的成功经验主要是:
接一连三,龙头企业引领全产业链。平舆县当地最大的芝麻加工企业——平舆康博汇鑫油脂有限公司采取“龙头企业+扶贫基地+种植合作社+农户”的帮扶模式,农民土地入股分红,企业与种植户签订合同,卓有成效地开展产业扶贫带贫工作。
跨界融合,探索农业新型业态。平舆县东皇街道办事处大王寨村,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白芝麻产业发展为特色,建设蓝天·芝麻小镇项目。目前已列為国家第四批专项建设基金农村产业融合项目、河南省第二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
平舆县的案例给我们以启示:
培育龙头企业。采取政府扶持、企业引领、科技带动、金融参与、农民协作等方式,围绕芝麻生产加工产业建设,形成多方参与的推进机制,积极打造国际交易平台,进一步激活龙头企业发展活力。
探索与地区资源禀赋匹配的发展模式。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加工专用芝麻生产基地。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芝麻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索芝麻产业多业态复合型融合发展的创新之路。建设一批现代农业项目,如芝麻产业园、芝麻旅游小镇等,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工业旅游、农业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芝麻产业有机融合。
稳步推进芝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政府层面
加强领导,建立健全芝麻产业发展组织机构。各地区应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特色产业发展的领导。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平舆县专门成立白芝麻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制定一系列配套措施,从政策、财政资金、技术等方面为保障芝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持。
出台政策,加大对芝麻产业发展的扶持。构建配套的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包括补贴政策、奖励政策等,提升经营主体生产积极性。除了国家和省扶持以外,地区应结合资源禀赋和实际进行配套。
集中优势,推动芝麻产业集聚发展。优先强化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以农产品深加工推动地域特色农产品产业集聚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及规模优势。
强化政府引导,形成电商扶贫强劲态势。将电商扶贫列入乡镇、部门年终考核内容。平舆县设立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每年安排电商扶贫专项发展资金予以支持。探索电商与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相融合的造血式扶贫模式。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府部门应出台配套措施,积极鼓励农民参与生产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将较新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农业中来。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农户和其他新型经营主体紧密联系,开展多元化的合作,带动产业发展。
企业主体层面
强化精深加工。加强芝麻产品深加工技术研发,加大芝麻系列高端产品的开发,研发具有特殊营养和保健功能的芝麻加工新产品,拉长芝麻产业链条。重点培育芝麻加工龙头企业和区域知名企业,提升加工企业知名度与影响力。
坚持生态化、品牌化路线。芝麻加工必须坚持质量优先,以市场为导向生产生态高品质的芝麻产品。各地区应结合地区特点,着力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塑造具有地方影响力的品牌,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竞争优势,强化芝麻产业发展动能。
科研主体层面
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通过杂交选育、辐射诱变、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技术实现高产基因的转移与聚合,高效筛选芝麻高产新品种。引进和推广优质高产、抗倒伏、抗病耐渍、适合机收的新品种,以适应规模化和产业化种植。推广芝麻播种、收获和烘干等机械设备,推广芝麻栽培新技术,提高芝麻机械化生产水平。
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推动芝麻产业监测预警。探索农业大数据融合发展路径,建立集现代农业自然资源、生产、市场、农业管理等数据资源于一体的芝麻产业大数据综合平台,统一芝麻产业大数据行业标准,推动形成芝麻产业大数据共享机制。
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助推芝麻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扶持农业科研单位、农业科技推广单位、农业企业等自主研发优良品种、先进农业装备,依靠科技创新激发芝麻产业发展新活力。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体系,精确获取衡量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营养和健康等要素的数据信息,奠定质量安全评价的技术性基础。
(报告撰写人:王来刚,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主任 ;研究小组成员:郑国清,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所长;杨春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卫双玲,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研究员;裴新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副主任;关浩杰,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运行调控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