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创空间稳发展 升级面临新挑战
2021-05-26科技部火炬中心徐示波
◎ 科技部火炬中心 徐示波 陈 晴
2020年,全国众创空间经受住新冠疫情考验,呈现出“数量稳固、效益提升”的态势。各地方出台鼓励复产复工,推动创新创业的支持政策,众创空间得到稳固发展,稳就业作用凸显,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自我造血功能进一步加强。但其发展依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转型升级成为推动创新创业纵深发展的核心关键。
一、众创空间成为创新创业的“基础设施”
1.众创空间总体稳固发展。2020年,全国共有众创空间8507家,同比增长6.3%。其中民营性质7174家,占比84.3%,民营社会资本已成为众创空间投入的绝对主体。广东(993家)、江苏(898家)拥有众创空间数量位列全国第一、第二,占比11.7%、10.6%。中西部地区众创空间数量增幅较大,河北(新增132家)、湖南(新增96家)、四川(新增80家)增幅位列全国前三,反映出中西部地区高度重视众创空间建设。西藏增长速度最快,从上年度2家增加到22家,增幅达10倍。从区域分布来看,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等众创空间占全国总数的48.3%。此外,各地加大对众创空间的财税支持力度。2020年,众创空间共获得各级政府财政后补助30.2亿元,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免税金额总计2.21亿元,众创空间享受普惠性政策逐步加大。
2.众创空间吸纳就业能力提升,稳就业作用凸显。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的不利形势下,众创空间服务创业团队和企业43.9万个,吸纳就业人员193万人,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高层次创业群体加速增长,创新创业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众创空间内大学生创业、留学归国人员创业、科技人员创业、大企业高管离职创业、外籍人士创业等团队和企业数量共计24.4万个,其中大学生创业团队和企业的数量13.1万个,同比增长3.15%,众创空间在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3.在孵企业知识产权数量增加较快,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孵企业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科技型创业企业逐步成为众创空间入驻企业的重要组成。2020年,众创空间常驻企业和团队拥有有效知识产权42万件,同比增长22.4%;拥有发明专利6.62万件,同比增长67.6%,当年获得技术支撑服务的团队和企业数量8.7万家。创业孵化机构累计培育了约40%的科创板企业,沃尔德、天宜上佳、天智航、山石网、长阳科技、亿华通、杰普特、寒武纪等一大批科创板上市企业,为科技自立自强和新动能培育提供支撑。
4.全国众创空间整体首次实现盈利,自我造血能力进一步提升。2020年,众创空间运营收入227.3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服务收入占比33.5%,成为众创空间第一收入来源;投资收入15.9亿元,同比增加50%。众创空间运营成本为213.7亿元,其中运营场地和管理费用大幅降低。近年来,众创空间采取“网络化、智能化”等科技手段,管理水平和效益不断提升,呈现良性发展的新局面。
二、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随着国家“双创”战略深入实施,众创空间从无到有,遍布全国所有省区市,为全社会创业者提供低门槛、便利化、开放式的基本公共服务。但众创空间的发展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成为制约众创空间纵深持续发展的关键。
1.区域发展不均衡。东西部众创空间建设水平差异较大,东部发达地区加大对众创空间的绩效考核,基本实现良性发展态势。中西部地区多数仍然处于“数量爬升”阶段,部分二三线城市及县域的众创空间出现空置率较高现象,影响整体发展效果。
2.众创空间创业企业融资困难加剧。“投资+孵化”是众创空间的重要发展模式,然而很多融资政策并未惠及初创小微企业和团队。如很多贷款政策要求贷款企业必须存续3年以上,刚创立的团队和企业无法享受政策优惠。目前,创业企业仍普遍使用银行抵押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科技金融政策效果不明显。受到疫情影响,创业投资规模收紧,初创企业和团队融资困难加剧。2020年,众创空间获得投融资的初创企业和创业团队数量以及投融资总额分别为17471家、582.8亿元,同比分别下降6.8%、33.2%。受此影响,众创空间当年上市(挂牌)企业326家,同比下降50.8%。
3.创业活跃度出现一定下滑。2020年,众创空间内新注册企业数量8万家,同比下降11.1%;众创空间当年举办创新创业活动13万次,同比下降12.8%;当年开展创业教育培训9.8万场,较去下降10.9%;当年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活动5261场,数量锐减47%,一批海外布局的众创空间因疫情影响撤回国内。
4.众创空间发展生态系统缺失。目前多数众创空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平台,呈现单打独斗现象,尚未按区域、产业链、创新链进行整合布局,极易导致在较低水平层面重复建设。表现在:一是缺乏促进众创空间区域集聚发展政策,当前中关村创业大街、深圳湾创业广场等众创空间集聚区初步形成,但缺少专门政策。二是缺乏聚焦特定产业发展的垂直生态系统,“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之间缺“链”少“链”,导致众创空间产业资源互动匹配不够。三是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众创空间比例偏低,导致创业和创新紧密度不够,科技创新成果未能高效转化。
三、支持众创空间纵深发展的建议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要把握好大变局的趋势和机遇,面向未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新活力,提升科技创新创业体系效能,全力推动创新创业纵深发展。
1.加强众创空间发展的顶层设计。近年来,众创空间等平台建设已经取得良好效果,创新创业作为一项重要政策工具,为新动能培育、解决社会就业、科技成果转化等提供重要支撑。建议国家层面继续出台针对众创空间发展的专门性政策文件,采取一揽子政策集成,引导众创空间向空间集聚、产业融合、企业嵌入、科技创新等方向纵深发展,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进一步引导众创空间带动社会创业就业。众创空间具有一定公益属性,为社会提供稳就业、促发展的公共政策和服务,应继续鼓励众创空间面向大学生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和服务,采取减免房租、创业资助、带薪实习等方式吸引高校人才进入众创空间见习创业或实习,根据众创空间解决吸纳就业数量给予一定专项补助,继续保持全社会创新创业水平和活力。
3.加大众创空间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力度。2018年出台《关于科技企业孵化器 大学科技园和众创空间税收政策的通知》,但多数众创空间受租用场地的限制,仍未享受到该税收优惠政策,且该项政策即将到期,下一步应继续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推动符合条件的众创空间租用的房产,也能享受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税优惠政策。
4.适度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各地方对创新创业的财政资金支持对众创空间稳固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建议出台专门财政性政策,给予运营示范效果良好的众创空间财政补助,引导众创空间提升质量和效应。
5.提升众创空间专业化服务水平。加快制定和出台《众创空间服务规范》国家标准,以国家级众创空间为重点,推动众创空间服务标准化。继续引导“网络化、智能化”等科技手段应用,实现众创空间与大型企业、投资机构、服务机构、研发机构、创业企业的广泛便捷交流和精准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