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的广东实践

2021-05-26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

中国科技产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生产力广东省广东

◎ 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

时任科技部条财司副司长吴学梯率队调研广东创新方法示范企业

创新方法是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工具。2008年, 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同时设立了创新方法工作专项。广东省是国家创新方法试点省份,在科技部的指导下,在省科技厅的大力推动下,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以下简称省中心)作为依托单位,紧紧围绕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广东省科技及产业发展重大需求,重点开展了以TRIZ为主的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平台建设,形成了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创新方法推广应用能力建设和平台建设为基础,以政府支持为保障,以企业导入应用破解难题为重点,以培育标杆示范为抓手的全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平台网络,充分发挥创新方法对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支撑作用,助力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方法连通省服务支撑网。广东省建成了以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依托的省级基地,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东莞科技进修学院等多家科技服务机构及高校院所为实训、行业试点基地,形成了以省级基地为龙头、地市基地为依托,多样性实训基地为支撑的推广应用服务网络,各基地在省级基地的带动下,结合自身特色和需求,省市联动,产学研合作,成为大湾区区域及企业自主创新的“能量补给站”。在省中心的牵引下,由华南理工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共建的广东省创新方法与决策管理系统重点实验室(培育),已经形成自主开发创新方法工具软件,培养创新方法专家,专项研究创新方法课题,面向各类科技创新主体提供系列培训、咨询、实践等公共服务的综合性支撑平台。

创新方法赋能行业龙头企业。广东创新方法呈现出标杆企业引领,“以点促面”推广应用的特点。一是遴选出创新意愿强、基础好、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作为试点示范企业;二是加强试点示范企业推广力度,“自上而下”推动创新方法在企业深入应用;三是优化示范企业创新方法导入流程,把培训场延展至生产线,实现创新方法与生产流程、研发流程深结合,构建面向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创新方法链;四是重视典型案例的总结宣传,通过企业口碑、出版《创新与方法》内刊等多种方式,为同行业及相关产业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培育了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无线电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典型标杆示范企业,带动发展重点应用企业500多家,2015-2020年,为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难题超过1000项,产生新专利1647件,其中发明专利931件,创造经济效益逾7亿元,整体研发速度提高50%以上,大大缩短了研发周期,提升了企业创新效率。

“创新方法+”综合服务高新区。广东省高新区聚集大量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是科技创新的主阵地,面对发展高端产业,培育创新业态的新要求,园区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成为发展瓶颈。为此,针对园区创新产业集群的特点,省中心定制研究“创新方法+科技金融+工业设计+现代管理”综合服务方案,通过对创新资源平台化整合,促进创新要素在高新区内部充分流动,为园区创新生态的构建提供有力支撑,探索高新区提质增效新路径。2019年下半年,肇庆高新区引入“创新方法+”综合服务方案,突破126项企业、行业技术难题,实现降本增效超过1400万元,预期三年收益达2亿元以上,加速园区产业技术进步。

创新方法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一是大力培养创新方法师资团队,以学科建设为目标,积极引导创新方法师资加强学术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现已出版《技术创新方法-TRIZ理论及应用》等著作,发表论文50余篇;二是培养高质量创新方法应用人才团队,通过为创新主体提供实践性强的定制化培训,创新工程师二级以上认证人员已经超过400人;三是帮助企业建立内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取“职业院校+企业”联合培养方式,实现从外部“输血”到内部“造血”的模式优化,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四是拓展创新人才培养领域,开发“工业设计+创新方法”等专业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省中心的推动下,广东省创新方法通过产学研联动,跨领域合作,实现了本土化多领域多层次创新人才的深度培养。

创新方法活跃创新文化氛围。创新文化对科技的创新和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方法的推广应用,既是创新的重要手段,也是创新文化的“催化剂”。省中心通过组织创新方法(TRIZ)应用成果大赛,扩大多方创新主体的合作和关注;主编出版《创新与方法》内刊,集中展示广东省创新方法应用动态和研究成果;组织开展各类创新方法培训400多场,受益于创新方法的专业技术人员达10000余人;借助科技日报、南方都市报、今日头条、中国科技报、广东科技等大型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有效促进了广东的创新文化氛围。

广东十多年实践表明,创新方法的推广与应用已嵌入区域创新脉络中,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创新人才培养、知识创造、活跃创新氛围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成为助力科技创新的有力抓手和重要工具。

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为广东省实验室创新赋能计划作专家辅导报告

单位介绍

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省科技厅直属副厅级事业单位。作为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研究、咨询、服务机构,拥有高水平的研究、服务团队,中心秉承“打造专业化科技综合服务体系,支撑政府决策管理,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理念,致力于产业研究、政府政策建议、区域科技发展规划“一体化”贯通落地;着力加强科技金融等智库建设,成为广东省各级政府科技智库服务组织者;持续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和企业发展服务,为创新发展营造良好氛围;不断完善技术转移转化服务线上线下平台,为技术供需双方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着力科技人才培训、管理咨询等综合服务,为科技中小企业创新赋能。

省中心自成立以来积极发挥生产力促进龙头作用,整合国内外科技资源,与政府、科研院所、高校和科技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建立以广东省生产力体系、广东省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广东省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服务联盟及珠三角技术转移联盟为主体的“1+4+N”科技服务网络体系,形成“科技智库、科技金融、技术转化、科技培训、科技孵化”为主的业务体系。省中心是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多次荣获年度全国生产力促进服务贡献奖。

猜你喜欢

生产力广东省广东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广东舆情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
广东省10年将投1187亿治水
广东省今后5年将投7226亿建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