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祛风止痒汤对湿热下注型肛周湿疹患者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研究

2021-05-26李晓燕李月英王良马国安王鹏程王君敬衡水市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衡水053000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肛周湿疹皮损

李晓燕 李月英 王良 马国安 王鹏程 王君敬(衡水市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衡水 053000)

肛周湿疹是常见的一种肛肠炎症疾病,主要是在肛周部分的真皮浅层、表皮及会阴处出现皮损潮红、丘疹及丘疱疹的现象,从而引起的强烈瘙痒以及顽固且易复发的肛周湿疹,并且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2]。目前对于肛周湿疹具体发病机制还尚未完全弄清楚,但其中炎症和免疫参与的变态反应是发病的关键[3]。卿勇等[4]的研究提到,Th1、Th2、Th17等细胞亚群以及相关的细胞因子还有IgE、IgM、IgG等抗体均参与了肛周湿疹的发展过程,因此研究患者免疫反应有助于治疗患者肛周湿疹。

临床上对于肛周湿疹治疗方案较多,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抗炎症、抗变态反应以及调节免疫等方面的治疗[5]。如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虽然对于患者的症状和疗效有效,但容易引起患者出现色素沉着或皮肤萎缩[6‐7]。而对一些疗效一直不佳的患者可实施肛周封闭术等方式治疗,该手术可在1周后皮损消退,但会留下创面[8‐9]。中医因湿与热引起的肌肤失养将肛周湿疹区分为湿热下注、热毒壅盛、脾虚湿盛和血虚风燥。中医认为脾胃运化不灵便会导致湿热下注,并进一步导致湿热之邪阻滞经络,充于腠理并浸淫肌肤,因此治疗应按照清热祛湿和祛风止痒的原则[10]。

本研究通过祛风止痒汤来治疗湿热下注型肛周湿疹,观察治疗的疗效情况,并分析患者治疗过程中Treg/Th17免疫平衡,来为临床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收治的200例肛周湿疹患者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收集时间为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对照组100例,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19~63岁,平均年龄(47.7±8.7)岁,观察组100例,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48.5±9.2)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医学道德伦理委员会已同意本次研究的进行,受试者均知情同意并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 入组标准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湿热下注型肛周湿疹,诊断标准参照《实用肛肠病学》[11];②患者年龄18~65岁;③近2周未使用过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细胞毒性药物等;既往无肛肠疾病手术史;④无肛门形态与功能异常;⑤对该研究知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皮肤病或肛门疾病,如荨麻疹、肛周尖锐湿疣等;②感染、渗出严重;③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④合并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⑤合并精神异常;⑥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⑦对研究药物过敏,或为严重过敏体质。剔除标准:①未能坚持治疗,依从性差者;②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者;③在治疗过程中妊娠的妇女。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案观察组采取祛风止痒汤内服治疗,方药组成:地肤子、白鲜皮各30 g,蛇床子15 g,防风、荆芥、当归、生地、五味子、乌梅各10 g,蝉衣、甘草各5 g。加水1 500 ml煎至300 ml,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将药物残渣研末后外敷,每日换药1次。对照组则予以依巴斯汀片(杭州澳医保灵药业,批号170412,规格10 mg/片)口服,每次10 mg,每日1次;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福建太平洋制药,批号170326,规格25 g/支)局部外用,早晚各涂1次。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

1.2.2 检测方法收集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8 ml外周血,其中5 ml置于肝素抗凝管中,加入800 ml的完全培养基,再加入1 ml PMA和1µl Ionomycin,吹打混匀细胞后在5% CO2中培养4 h后,加入PE‐Cy5抗人CD4避光孵育后破膜,加入PE抗人IL‐17A,避光反应30 min后,加入2 ml PBS后,1 000 r/min,离心10 min,去除上清液,上流式细胞仪对CD4+IL‐17A+Th17细胞进行检测和分析。取上述细胞加入FITC抗人CD25和PE‐Cy5抗人CD4避光孵育后破膜,加入APC抗人Foxp3,避光反应30 min后,加入2 ml PBS,1 000 r/min,离心10 min,去除上清液,上流式细胞仪对CD4+CD25+Foxp3+Treg细胞进行检测和分析。另外3 ml于促凝管中,立即在4℃下3 000 g离心10 min,对血清中TNF‐α、IL‐6使用ELISA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检测。

1.2.3 症状评估标准主要评估患者瘙痒、皮疹面积与皮疹严重程度、生活质量。对患者瘙痒程度进行评分:0分:无瘙痒;1分:偶尔瘙痒,对工作和生活不造成影响,无须用药;2分:阵发性瘙痒,已经影响到睡眠、工作以及生活,需用药;3分:剧烈瘙痒,严重影响睡眠、工作以及生活,需用药。对患者的湿疹和皮损严重程度以及皮损面积通过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来进行评估,总分为12分,分值越高表示皮损情况越严重[12]。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总分30分,患者评分越低表明生活质量越高。

1.2.4 疗效评估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对治疗疗效进行评估[13]。治愈:皮损消失,肛周瘙痒、潮湿等症状完全缓解;显效:皮损大部分减退,肛周瘙痒、潮湿等症状显著缓解;有效:皮损部分减退,肛周瘙痒、潮湿等症状有所缓解;无效:皮损无减退或增加,肛周瘙痒、潮湿等症状无缓解或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患者数×100%。

1.2.5 病状复发情况对所有患者进行半年随访,收集并统计所有患者治疗后3个月内及6个月内的复发率。

1.2.6 不良反应记录患者因用药而出现的副作用(恶心、肠胃不适、头疼、口干、患处局部皮肤烧灼感或针刺感等症状)。

1.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使用卡方检验,以χ2表示,计量资料则采用均±s来进行表示,所有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两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内不同时间段比较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t表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疗效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0%,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

2.2 治疗后患者瘙痒程度、皮损程度及生活质量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瘙痒程度评分、EASI评分、DLQI评分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瘙痒程度评分、EASI评分、DLQ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瘙痒程度评分、EASI评分、DL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见表2。

2.3 Treg细胞和Th17细胞群比率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Treg细胞和Th17细胞群比率,发现2组患者治疗后Th17细胞比率均显著降低,Treg细胞比率均显著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的Th17细胞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Treg细胞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3。

2.4 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2组患者治疗后炎症因子IL‐6与TNF‐α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IL‐6与TNF‐α水平在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见表4。

2.5 治疗后患者半年复发状况统计2组患者治疗后半年的疾病复发状况,观察组治愈患者治疗结束后3、6个月时的复发率分别为5.00%、14.00%,与对照组42.00%、68.00%比较均显著降低,见表5。

2.6 治疗后不良反应100例观察组共出现3例不良反应,其中2例恶心,1例肠胃不适,100例对照组共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3例头疼,1例口干,1例嗜睡,2例患处局部皮肤烧灼感,1例恶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2.405,P=0.121)。

表1 治疗疗效表[n(%)]Tab.1 Therapeutic effect table[n(%)]

表2 瘙痒程度、皮损程度及生活质量比较(±s)Tab.2 Comparison of pruritus,skin lesions and quality of life(±s)

表2 瘙痒程度、皮损程度及生活质量比较(±s)Tab.2 Comparison of pruritus,skin lesions and quality of life(±s)

Groups Control Observation t P Pruritus Before treatment 2.35±0.22 2.32±0.24 0.592 0.358 After treatment 1.24±0.28 0.74±0.16 15.504<0.001 EASI Before treatment 6.37±2.16 6.33±2.13 0.132 0.895 After treatment 3.73±1.52 2.41±1.17 6.882<0.001 DLQI Before treatment 13.56±3.64 12.82±3.70 1.426 0.156 After treatment 6.46±0.79 4.38±0.53 21.865<0.001

表3 患者Treg细胞和Th17细胞群比率(%)Tab.3 Ratio of Treg cells and Th17 cell groups in patients(%)

表4 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Tab.4 Inflammatory cytokin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5 患者半年复发状况比较[n(%)]Tab.5 Comparison of recurrence in half a year[n(%)]

3 讨论

肛周湿疹患者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中许多患者均是由过敏所导致的,属于常见的过敏性炎症皮肤病,与机体的免疫应答有一定关系,因此具有有效的抗炎及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便成为常用的治疗药物,但长期应用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并且停用则容易复发,而中医中药应用往往不良反应较少[14‐16]。

本课题组研究显示祛风止痒汤治疗后,对肛周湿疹患者的治疗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疗效。并且对患者的瘙痒程度和皮损严重程度进行了比较,发现祛风止痒汤治疗的患者其瘙痒程度和皮损严重程度改善更加明显,并且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也更加显著。祛风止痒汤成分中含有的地肤子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主治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也具有抗过敏的效果。白鲜皮主治风湿痹痛,具有燥湿止带、祛风止痒之功效。防风则可祛风解表,主治风疹瘙痒,而蛇床子具有杀虫止痒之功效,可外治湿疹瘙痒,当归则具有补血活血之功效,而荆芥具有解表散风透疹的功效。各药合用便可达到杀毒杀虫,清热活血,除湿祛风止痒的功效。

过往研究表明患者的免疫细胞及免疫因子往往会参与到患者的局部或者全身性的炎症中,产生湿疹、过敏性疾病以及身免疫性疾病[17‐18]。地肤子和荆芥在其他的动物实验研究中均被发现具有较好抗炎的效果,并且地肤子和白鲜皮还具有免疫调节的功效[19‐22]。如XIAO等[23]研究提到地肤子含有黄酮类成分,对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大鼠进行治疗,实验结果表明地肤子的黄酮类成分具有良好的免疫改善及抗炎症效果。杨旭等[24]探究了白鲜皮在急性湿疹大鼠中的作用,发现白鲜皮可通过抑制PAR‐2/TRPV1来调节Th1/Th2细胞分泌,从而减少细胞因子IL‐31、IL‐4水平,延缓急性湿疹的发展。本课题组对患者的Treg/Th17免疫平衡进行观察和检测,Th17细胞与Treg细胞参与了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炎症疾病,通过释放抗炎细胞因子来起到抗炎作用[25‐26]。Th17细胞则可通过产生多种促炎症因子如IL‐6、IL‐17、IL‐21等来参与各种炎症疾病的发展,因此通过调节Th17/Treg来改善机体免疫紊乱逐渐成为湿疹的一种治疗思路[27‐29]。本研究发现2组患者治疗后Th17细胞亚群均显著降低,Treg细胞则显著升高,且使用祛风止痒汤治疗的患者其Th17细胞亚群显著低于对照组,而Treg细胞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对2组患者的炎症因子IL‐6和TNF‐α进行了检测,治疗后患者的IL‐6和TNF‐α水平均降低,但祛风止痒汤治疗的患者IL‐6与TNF‐α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表明祛风止痒汤不仅具有抗炎症功能,还可调节肛周湿疹失衡。

综上所述,祛风止痒汤可通过改善肛周湿疹患者的Treg/Th17免疫平衡及炎症水平治疗肛周湿疹。

猜你喜欢

肛周湿疹皮损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烦人的湿疹何时休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超声清创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疗效观察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肛周脓肿1例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损中间丝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变
面部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
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