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磁疗法在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观察*

2021-05-26周志强于欣欣黄华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10期
关键词:治疗仪面瘫急性期

周志强 陈 静 于欣欣 沈 振 黄华平

1 江西省都昌县人民医院 332600;2 都昌县第二人民医院

周围性面瘫为临床常见的急性病变,主要由面神经茎乳突突发炎症引发的神经炎,发生面瘫后患侧额纹消失、眼睑无法完全闭合,露睛流泪,对患者生活造成较大影响[1]。周围性面瘫发病急骤,表现以面部表情肌麻痹为主,男女均可发病,大部分患者能够获得良好预后,但病程较长甚至部分患者会留有后遗症,给患者社交带来较大困扰,及时治疗尤为重要[2]。西药治疗以口服药物为主,需长期用药,效果一般,患者预后并不理想。中医文化历史悠久,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也积累大量的临床经验,具有独特优势。针灸为常见的中医特色疗法,能够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减轻水肿,促进患者恢复,尤其随着电针治疗仪的应用,使其效果有所提高[3]。另外电磁疗法近些年也被广泛应用,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且无副作用,治疗效果较好,但该疗法与常规针灸、电针联用能否改善预后尚未可知。鉴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电磁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治疗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140例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将45例采用面部针灸及针灸治疗仪治疗的患者纳入针灸组,47例采用磁石配合针灸治疗仪治疗的患者纳入电磁组,47例采用面部针灸、磁石及针灸治疗仪治疗的患者纳入针磁组,其中1例患者年龄偏小已被排除。针灸组男21例,女24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4.39±6.45)岁;病程1~3d,平均病程(1.81±0.46)d。电磁组男23例,女24例;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44.63±6.71)岁;病程1~3d,平均病程(1.77±0.42)d。针磁组男22例,女25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4.82±6.94)岁;病程1~3d,平均病程(1.84±0.36)d。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临床诊断符合《实用耳鼻喉头颈外科学》[4]:起病突然,额纹消失,患侧鼻唇沟变浅,流泪,眼不能闭,无法皱眉;(2)首次发生,耐受本研究治疗方案;(3)处于急性期;(4)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中枢性、继发性面瘫;(2)伴有精神系统疾病;(3)重要脏器功能不全;(4)已接受其他治疗方案或拒绝参与本次研究。

1.3 方法 针灸组采用面部针灸及针灸治疗仪治疗,电磁组采用磁石配合针灸治疗仪治疗,针磁组采用面部针灸、磁石及针灸治疗仪治疗。(1)面部针灸:穴位选择四白、攒竹、地仓、阳白、太阳、颊车、下关、翳风、水沟及合谷等,治疗使用一次性针灸针。患者取仰卧位,对针刺穴位使用酒精消毒,指切进针,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30min,1次/d。(2)针灸治疗仪:选4个穴位加电针,地仓、颊车为一组,攒竹、阳白为一组,共两组进行电针,连续波,连接G6805电针仪,疏密波,以患者有轻微感觉为度设置电流强度,5~10min,1次/d。(3)电磁疗法:取穴同上,探头直径1cm,设置参数:电流强度20~30mA,温度5~45℃,表磁400Gs,频率500~1 000次/min,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合理调整刺激强度。每个穴位刺激3~5min,时间以15~30min为宜。1周为1个疗程,均治疗3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治疗效果及临床治愈时间。治疗效果参照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分分级系统确定[5]:患者症状消失,评分Ⅰ级为痊愈;患者症状基本消失,评分Ⅱ级为显效;患者症状改善,评分Ⅲ级为好转;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痊愈+显效+改善。比较三组临床症状治愈时间。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治疗后,针磁组、电磁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针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22,P=0.005<0.05)。见表1。

表1 三组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临床症状治愈时间 针灸组治愈时间为(19.94±3.76)d,电磁组治愈时间为(14.76±2.17)d,针磁组治愈时间为(14.04±2.05)d,三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346,P=0.000)。

3 讨论

周围性面瘫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具体病机至今尚未完全清晰,与寒冷、病毒感染、自主神经不稳定等诸多因素均有密切关系[6]。近些年,随着生活方式改变,周围性面瘫发生率逐年升高,且趋于年轻化,主要是因患者局部受寒或受风而引发痉挛,使该部位神经组织受压,引发缺血、水肿等表现,治疗不及时将引发口眼歪斜、眼不能闭等面部表情失控症状,对患者生活造成较大影响[7]。目前临床治疗以抗过敏、消肿、营养神经、消炎为主,西医药物治疗效果有限,部分患者无法获得理想效果。

传统医学将面瘫纳入“口僻”“歪嘴风”范畴,患者脉络长久空虚,外感风寒后侵袭面部筋经,寒邪滞留经络,气血凝集而发病,故治疗应以温通经络、通阻除痹为原则。针灸治疗为中医特色疗法,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价格低廉等优势[8]。对于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穴位选择四白、攒竹、地仓、阳白、太阳、颊车、下关、翳风、水沟及合谷等,针刺上述穴位具有疏通经络、补益气血、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效。近些年,随着针灸治疗仪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医师采用电针治疗,现代医学认为,电针利于改善血液循环,使血管平滑肌痉挛消失,加快新陈代谢,利于消除水肿与炎症,增加神经纤维的营养供应,治疗神经麻痹效果更好[9]。但单纯针灸治疗所需时间较长,临床为缩短治愈时间,常与其他疗法联用。本研究结果显示,针磁组、电磁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针灸组,治愈时间均短于针灸组。由此可见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加用电磁疗法效果更佳,患者症状消失快,治疗时间短,且操作简单,无副作用,患者接受度更高。分析其原因为,电磁疗法是一种现代治疗技术,通过利用电磁场对生物膜离子转运的影响,从而对生物电活动的过程产生影响,能够加快血流速度,促进细胞增殖,修复组织与神经,利于减少神经水肿,使面神经的压迫得到缓解,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10]。电磁疗法操作简单,根据患者情况设置参数即可,操作方法易掌握,更利于临床推广;且不会有针刺感疼痛,患者接受度更高,防止患者出现针灸的恐惧心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电磁疗法联合面部针灸、电针治疗效果确切,利于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弥补急性期针灸引发面部痉挛的弊端。

综上所述,电磁疗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效果优于针灸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安全高效、无疼痛等优势,利于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治疗仪面瘫急性期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中医针灸推拿与中药联用治疗面瘫的临床分析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针灸联合面部推拿治疗面瘫效果好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扩散峰度成像技术检测急性期癫痫大鼠模型的成像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