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亲的鱼草

2021-05-25刘玉新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猪草底色鱼塘

刘玉新

我们到家的时候,母亲正在割鱼草。

母亲把一筐鱼草撒在门前的鱼塘里,又挪动身子返回塘堤提另一筐鱼草。我见状赶紧搭了把手,把筐里的草抛进鱼塘。鱼草很嫩,是母亲精心挑选了的。母亲跟我说,塘里的鱼不是什么草都吃,所以每回母亲割草要走很远的路,挑鱼爱吃的草。鱼爱吃什么草,母亲喂出了经验,就像前些年打猪草。猪草好,猪就长得壮。

割鱼草是母亲生活中的固定節目,每天按时上演,雷打不动,不论家里有多大的事,她都要撂下,按时去割鱼草。似乎只有鱼儿们吃饱了,母亲才会安下心来。

这几年,母亲一个人料理着老屋的一日三餐,种点儿田养点儿鱼。她把鱼儿当成了自己的伴儿,撒完鱼草,可以对着鱼塘说说话,也可以坐在塘边看看风景,看对面山上的花儿变红,看天边的夕阳西坠,或许看的时候,更多的是想念离家在外的儿孙们。

母亲的鱼塘很大,足有两三分地,顺着公路呈半月形。鱼塘的堤岸上绿树参天,间有月季、紫薇点缀其中,红的、粉的围着鱼塘花开花谢,那鱼塘就像养在深闺的女子,日日对镜理红妆了。

母亲悠闲的时候把鱼塘整理得清清爽爽,绝不让荆棘、树枝、杂草在塘堤上疯长,年年如是。春天的堤岸上,桃花、杏花、梨花、油菜花,花团锦簇,我不止一次拍下照片,发到朋友圈里,赢来朋友们一迭连声的点赞叫好。

可是去年出了意外。母亲割着割着塘边的杂草,脚下一滑,一不小心掉进了鱼塘,带着春寒的水浸透了母亲的棉袄,母亲冷得直打哆嗦,塘底的淤泥异常滑溜,怎么也站不住,母亲只好拼命呼救。幸好鱼塘不深,也幸好旁边地里有人,邻居们也离得近,听到喊声,大家跑过来,齐心协力把母亲救了上来。此后,我们多了一层担心,再三叮嘱母亲,年岁大了,鱼塘边的杂草千万别再去割,要割就雇个人帮忙。

母亲依了我们,像个孩子,一脸的羞赧。但是母亲依然天天去割鱼草,天天去鱼塘喂鱼。

前几天,我过生日,母亲叫表哥去钓鱼。下钩不到十分钟,表哥就喊我赶紧找网兜,果然,捞上来一条5.9斤的草鱼。晚上,一家人吃着母亲养的鱼、母亲种的菜,别提有多幸福了。

家有老,千般好,这是老理儿,从母亲身上,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做儿女的幸福。

母亲年过古稀,虽然岁数大了,但依然哪一天不下地、哪一天不割鱼草她就不习惯。

勤劳是母亲生活的底色。原本我们不放心母亲一个人在家,但这两年,村子越来越美,生活越来越好。母亲呢,有邻里陪着,有菜园子陪着,有鱼儿草儿陪着,还有儿女们最长情的陪伴。母亲笑着说:“你们忙你们的,我都好着呢!”

赏析

毫无疑问,“勤劳是母亲生活的底色”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辛劳”主要体现在割鱼草与打理塘堤:“不论家里有多大的事,她都要撂下,按时去割鱼草。”母亲的生活充满了诗意:“看对面山上的花儿变红,看天边的夕阳西坠。”母亲如此用心养鱼是为了什么呢?“我”过生日,“一家人吃着母亲养的鱼、母亲种的菜,别提有多幸福了”,由此,母亲的“慈爱”便很清楚地体现出来了。静心品读,结尾母亲那句“你们忙你们的,我都好着呢”既展现了母亲的乐观豁达,更体现了她对儿女的体贴爱护。

猜你喜欢

猪草底色鱼塘
鱼塘的面积
割猪草
打猪草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永恒的底色
巧建鱼塘
底色
植树
好多鱼
打猪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