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时代突发事件报道转型的探索与思考
——以山东栖霞笏山金矿爆炸事故救援报道为例

2021-05-25赵洪杰赵丰单青

青年记者 2021年5期
关键词:大众日报突发事件救援

● 赵洪杰 赵丰 单青

一般认为,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融媒时代,突发事件被更广泛、深入地关注,对党报等主流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提出更高要求。

2021年1月10日,山东栖霞笏山金矿发生爆炸事故,22名矿工被困井下。大众日报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见证了300多小时救援全过程。在前后方密切配合下,全网共刊发稿件及产品260余篇,总点击量过亿,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报道声势,为全力救援、科学救援、阳光救援凝聚舆论力量。可以说,此次报道是大众日报突发事件报道融媒体转型的一次标志性实战,更是一次以新媒体为主轴建立全媒体生产传播机制的尝试。

以新媒体为主轴,多媒体形态优势互补

对照“四全媒体”目标,报纸不再是内容生产的全部,而是全程、全息、全员、全效要求的一个环节。而新媒体已然成为新传播格局的定义者、引领者。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这个特点尤为突出。大众日报此次报道尝试以新媒体为主轴,将优质内容、先进技术、报道力量向互联网主阵地汇集、向移动端倾斜,推出了规模空前的适合移动传播、社交传播的内容产品。

具体来说,做了如下实践探索:

(一)抢抓时效,主动设置议题,传递权威声音,打造标志性产品

事故公开通报后,大众日报立即评估、制定报道方案,连夜派出记者,确定了以新媒体为主轴、移动优先的报道原则。客户端开设专题板块,持续更新,回应关切。

新媒体报道,往往面临着快和准的抉择。1月17日下午,3号钻孔贯通后与5中段被困矿工取得联系。大众日报记者全程蹲守,第一时间在客户端刊发简讯《栖霞金矿事故救援现场,初步听到敲击声》。晚上11点多井下第一次传回纸条后,网上传出了不实信息。报道团队没有抢发,而是充分利用新闻竞争主场的优势,最先向指挥部核实信息源,于18日0:32在客户端发出快讯《井下传回纸条:五中段现有11人,六中段1人,另有10人情况不明》,及时传递了真实声音。事后,《中国记者》杂志评选了“热点事件媒体佳作榜单”,这则消息因“独家首发”而上榜。

此次救援过程长、节点多、信息庞杂,舆论引导难度大。报道团队增强工作主动性、预见性,在山东省委宣传部协调下,一名同志每天参加救援指挥部上午9点调度会,掌握救援最新进展、工作思路,主动设置议题,提炼并最早报道“救援工作思路正确,地下巷道实际坐标与设计图纸相符”“打钻深度创近年地面打钻救援深度之最,发生偏差后纠偏”等重要信息。

得益于此,大众日报在省内首发《图解|栖霞笏山金矿爆炸事故救援最新进展》,每天根据最新动向持续更新,一图直观展示救援钻孔施工进度。该系列作品获省委宣传部高度认可,成为前方救援指挥部的官方示意图,并被烟台市政府官微“烟台发布”全部转载推送。有新浪微博网友留言点赞:“感谢大众日报这么多天的跟踪报道,井下情况救援情况及时作图,清晰易懂!”

(二)可视化表达、具象化创作引发“刷屏效应”

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是新媒体内容演进的一个重要方向。此次报道,大众日报实现了文字报道、发布会直播、长图示图解、动态解读、视频、15秒短视频、海报等多种形式的有机整合,采制了形态多样又极具传播力的众多新媒体产品,很多作品一经推出就被众多平台广泛转载转发,迅速产生“刷屏效应”。

根据受众需求,具体呈现方式灵活多变。客户端、抖音平台以直播形式报道救援指挥部召开的六次新闻发布会,第一时间对外发布官方声音,满足受众对救援进程的信息需求;图示产品侧重于对救援方案,尤其是对打钻救援的关键环节给予清晰直观表达;70余篇视频报道及30余组15秒短视频产品实现全景展示、细节特写、情感表达与形式创新的有力融合;《救援不停,希望不止!7张海报回顾14天生死救援》《全力救援,为生命开道!》《告诉家人我还活着》等高清海报更加注重时效与共情,为救援鼓劲聚力。

1月24日,11名被困矿工升井,后方团队迅速整合文字、图片、海报、视频等,推出《时间轴|14天生死救援,11名矿工升井!山东栖霞金矿爆炸事故救援进行时!》,全媒体记录矿难事故救援过程。产品极具冲击力和感染力,全网点击量超120万。网评文章《大众锐评|一人活着,就是一个世界》被中央网信办全国全网推送,同步在人民网、新华网等200多家官网重点转发,在今日头条、腾讯网等商业网站置顶转发。

(三)发挥全媒体矩阵传播合力

充分发挥大众日报全媒体矩阵的平台作用,在集团内各新媒体、自媒体平台转发系列产品,又向学习强国、今日头条、腾讯号、百家号、抖音等多平台推介发布,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全方位覆盖。其中,原创视频《获救矿工:升井之后最想做的事是让家人知道我们还活着》在今日头条平台分发后,获376万次播放量,7.6万点赞量,千余网友感动留言。

多媒体产品和形态之间优势互补,发挥聚合效应,进一步增强了党报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四)报纸注重深度和细节

以新媒体为主轴,并不意味着放弃报纸,而是要更加凸显其权威性、公信力的媒体属性。此次报道中,大众日报的见报稿件并不是对新媒体信息的简单组合,而是深度加工所有采访内容,注重细节呈现和背景介绍。比如《决不放弃!11名矿工被困14天后获救》以富有感染力的文字,详细记录了24日当天矿工升井时紧张感人的过程,并回答了原计划要15天以上的井筒清障为何快速取得突破,回顾了14天以来救援指挥部全力救援、科学救援、阳光救援的过程,对救援工作进行了深度总结。

调整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新媒体生产效能

14天时间,密集推出形式新颖、权威准确的新媒体产品,还要保证报纸稿件的水准,既是对采编人员业务素质的考验,也是对全媒体运行机制的“压力测试”。围绕生产传播一体化、扁平化、即时化,本次报道调整优化前后方业务流程,紧扣重要节点持续发力,实现了策划、报道、制作同步推进,较好提升了生产效能。

(一)前后方联动,一体化指挥

采访的难度不在于挖掘,而在于捕捉和呈现。前后方组成专项团队,在救援之初就组建工作群,策采编发同步,前方掌握信息后及时告知后方,提示报道方向、注意事项和有关要求,参与策划新媒体产品,并随时把握、调度制作进展。

编辑制作的难度,不在于选择加工素材,而在于由于后期加工制作的时间被极度压缩,因此不能坐等“熟料”,而必须参与到采访生产过程之中。此次,后方编辑快速反应、主动靠上,既对前方传回的视频素材“来料即加工”,也根据前方信息提前准备文字稿件,待前方确认后以最快速度精准发布,这些前后方一体化联动的努力大大缩减了采制时间。

(二)各环节人员完全到位,展现了过硬作风和专业素养

到现场去,是记者的基本职业要求。事故公开通报后,大众日报烟台站记者连夜赶到现场展开报道,特派、应急、视频等方面记者接到命令也立即行动、奔赴现场。大家冒着严寒深入采访、连续作战,每天一早即赴现场,忙到深夜,经常下午两三点钟才吃上盒饭。为了获取第一手素材,有的整夜蹲守现场,有的冒着危险爬到铲车上拍摄,有的既要做好日常报道又为总结报道积累大量素材,过硬的作风和扎实的报道赢得指挥部充分肯定。

前方集合特派、应急、视频和记者站力量,后方文字编辑、视频编辑、视觉美编等多工种协同合作,各环节人员完全到位,为规模生产提供了支撑保障。

前后方提早谋划,紧盯事态发展,研判可能即将发生的新闻点,列出若干可供制作的新媒体产品篇目,随时做好“出击”、抢占新闻“高地”的准备。比如,视频、图示、海报制作方面,后方团队提前梳理了大量前方实拍素材和新华社稿库高清图片,为视觉设计留出充分的“提前量”,多组产品在省内媒体圈中率先发布,获得官方和兄弟媒体认可、借鉴。此外,后方编辑及时整理、积累前方记者的回传素材,在11名矿工升井当日迅即梳理救援重要节点,集纳相关产品,推出极具话题性和关注度的综合性报道,成为当日标志性产品。

(三)严守纪律流程

突发事件瞬息万变,报道极为敏感。为了做到安全有序,报道团队严守纪律要求,规范策采编发流程,坚持重大节点的重要信息由指挥部先审后发,团队内部则明确所有信息由前方两位同志把关审核后再发布。以井下传回纸条的报道为例,一些媒体抢发不实信息,造成不良影响,报道团队虽从现场较早得到消息,但坚持由指挥部核实之后再发布,由此最先拿到了权威信息。

突发事件报道转型方向

主力军要上主战场,不单是政治要求,也是业务要求。此次实战检验了一体化运行机制,同时也深化了对融媒时代突发事件报道转型的认识与思考。

(一)整合各方资源,优化突发报道机制

融媒时代,信息传播正逐步消弭前后方的时空差别,更趋于一体化。南香红在《巨灾时代的媒体操作》中提到:“后方的编辑们说:前方记者是我们的眼睛,你们要告诉我们前方究竟发生了什么。而得到的答案出乎他们的意料。前方记者说:我完全不能了解,我需要后方编辑的帮助!”[1]这样的情况在融媒时代已很难发生。借助于强大的搜索能力,后方能快速获取全面信息,加上前后方互动手段的多样化,前后方相当于各多了一双眼睛。

突发事件报道由于对传播时效性的高要求,前方记者要有编辑思维,从信息获取时就要与后方快速对接、联合策划,给出呈现建议;后方编辑则要全程融入前方采访生产过程之中。一体化融合必须往前端延伸,只有在策和采环节融合到位,编和发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优化报道机制,整合各方面力量、资源和平台势在必行。各媒体有必要确定相对固定的应急记者,前方记者要成立别动队、特派组,与后方编发人员共同组建专项团队,尽可能减少冗余流程,扁平化、专班化运作,最大限度划小策采编发周期。

(二)给权威信息插上“传播的翅膀”,具象化二次、多次创作是必答题,不是选择题

新闻是内容,媒介是载体,传播是行为。融媒时代,受众获得的媒介形式更趋多样化,其认知方式也不断趋向多元化,因而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不同的媒介形式会诱发受众采取不同的心理模式和行为模式去接收信息。[2]只有创作出适合不同新型媒介形式的产品,而不只是简单地把权威信息从报纸搬到端、微,主流媒体的权威信息才能插上“传播的翅膀”。由于商业化倾向严重的媒介形式习惯于偏颇解读吸人眼球,具象化创作是主流媒体新媒体必须抢夺的阵地,是引导舆论的必备产品。

“具象化”过程不是“压缩”“提炼”过程,而是创新性还原与生动性回溯的进程。[3]这需要前后方联动展开二次或多次创作。比如,打孔救援难度大,专业性强,普通受众很难理解,通过具象化的长图,将钻孔位置、深度、作用一一展示出来,就更加具体可感,更利于圈内传播,15秒视频、海报等产品也具有这些功能。

(三)作风要更过硬,报道要更扎实、专业

融媒时代,真相往往成了稀缺品,突发事件报道必须有过硬、扎实的采访作风,也急需新闻专业精神的回归。前方要坚持多信源求证,坚持一手内容,坚持规矩流程。后方则要利用新技术提升制作水平和能力,不断丰富产品形态。

还需要重视的是,多媒体产品越丰富,越需要有精品意识。要避免完全碎片化,更加注重策划、创意、角度,善于体现特色、转化优势,重点打造厚重独特、传得开叫得响的标志性产品。

提高报道的专业化水平,多出精品力作,要着重做好以下四点:

1.重视观点准备,使报道充满引领时代的思想力量

“怎么看”与“是什么”同等重要,有时候甚至更为重要。网络时代,新闻策划、报道准备,离不开观点策划、观点准备。观点策划、观点准备不是给新闻事实“定性”,而是要成为内容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时代性、引领性和媒体个性,既与新闻事实水乳交融、自然天成,又过目不忘,进而影响思想情感,还要经得起时间和方方面面的检验。

2.既要遵守尺度,也要灵活多样

突发事件报道纪律多,难点多,不确定性大。在保证平实、准确的前提下,还要有灵活多样的报道思路。1月21日,指挥部发布消息,专家估计打通井筒至少需15天甚至更长时间,似乎报道只能暂停。但此时人民日报独辟蹊径,想尽办法在栖霞独家专访了何满潮院士、现场救援组组长,对救援面临的难题、井筒清障采取的10种方式进行梳理,既让公众了解到救援之难,又展示了救援力度。这样的坚持与灵活的报道思路值得学习。

3.进一步加强技术力量,优化设备配置

此次报道仍以常规技术呈现形式为主,产品制作主要以海报、长图示、视频、15秒短视频等既有常规类别为主,5G、8K、VR、AR等新技术、新形式仍然缺位。产品制作需求与视觉设计力量不匹配。今后要进一步丰富直播、信号传输等设备资源,产品制作上要强化新技术应用和技术人才储备,除常规产品外,着力在数据动新闻、三维立体呈现、场景还原再现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

4.做好突发性报道的日常准备和后勤保障工作

突发事件的专业性很强,记者、编辑应加强相应领域专业知识储备,关注、分析不同突发事件的报道情况,从中学习经验,汲取教训。媒体也应加强对记者相关知识、报道理论与实践的培训。

突发事件报道条件艰苦、任务紧急,不同类别的突发事件,急需的设备、物品差别很大,主流媒体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科学预案,实打实地投入,为记者尽可能做好保障工作。

猜你喜欢

大众日报突发事件救援
紧急救援
关于抗战时期《大众日报》刊登美术作品的初步观察[*]
探源《大众日报》红色基因
3D打印大救援
《大众日报》区域观察报道特色浅析
论抗战时期《大众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与启示
救援行动
突发事件
紧急救援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