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心静气 颗粒归仓

2021-05-25王丽娜

考试与招生 2021年5期
关键词:考场不合理答题

>>>王丽娜

随着高考日益临近,现在已经到了备考关键期,这个阶段的考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焦虑、紧张、失落等情绪。其实越到后期,心理状态越关键,一定要坚持住,谁能坚持住,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这段时间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平心静气,做好常规,考前不盲目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越临近高考,考前状态越关键。但是,有些同学的情绪开始变得不稳定,甚至牺牲睡眠的时间熬夜复习;有的同学不再按照老师的要求提交作业,而是自搞一套;有的同学开始海量刷题,马不停蹄大量补课等等……本想通过这个考前的“勤奋刻苦”赢得更高的分数,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自己的听课状态和考试状态反而变得很糟糕,心里也更躁动不安,无法静心、专注投入。这种盲目打破原来的平衡状态而急功近利的做法,在考前是不可取的。

1.做好常规,有条不紊稳步前进。考生在备考后期一定要严格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和纪律要求,安排自己的饮食起居,根据学校统一的复习节奏,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和老师同频共振,才能让学习效果最大化。专注当下,提高学习效率,不耍小聪明不违纪,脚踏实地,虔诚备考,培养自己一丝不苟、认真踏实的品质。

2. 调整认知,设定合理考试期待值。焦虑往往建立在我们对考试结果的不合理期待上,设定过高的目标,导致失败率更大,挫败感也就更强。在制定期望目标时,要避免以他人为参照物制定目标,比如一定要比某同学好,一定要考到年级前多少名,而是专注于自己的状态,和过去的自己比较,专注于知识点的掌握和打通,专注于问题的解决与能力的提升,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深耕细作,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了、进步了、问题解决了,就是成功。

3.停止内耗,专注当下。越到临考阶段,往往会充斥着种种杂念,一心多用,每天都会觉得很累,但是效率很低,成绩也不见提升,慢慢把注意力全都内耗了。而当你专注当下时,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心理上感到充实和满足,复习效率很高,这样的充实感也会有助于睡眠。专注当下,需要保持安静的环境,摈除周围的干扰因素,当察觉到自己在分心,立刻停止分心的行为,把影响分心的物品远离自己。

二、悦纳自我,敢于取舍,考中不紧张

有一部分同学考场心态调整能力或者应变能力不足,大型考试成绩和平时测验成绩反差很大。我们可以通过两类在考场上比较典型的表现来进行分析。

1.空白的15 分钟

有一类学生,在考试时的情绪问题表现在对一些场景或声音过分敏感。比如:每当考场里响起“距离考试结束还有15 分钟”的信号后,就没有办法再进行思考,即使在最后15分钟把答案写上去,也基本上得不到分。

考场上最后15 分钟的提示音,过度提高了这类学生大脑的唤醒水平,而过高的唤醒水平又引发了他们的焦虑情绪。同时,有一个思维误区一直影响着他们,那就是:还剩15 分钟= 完蛋了。但实际上是这样吗?实际上15分钟也可以做出一些题目来,只不过他们的大脑被这个思维误区影响了。

针对该情况,在平时练习和小测时,可以通过自我测试的方式来客观地评估自己15 分钟可以做出的题目,对自己的答题能力有更为客观的认识,改变对15 分钟的不合理认知,增强对时间的掌控感,树立信心。

我们还可以在平时加强视觉化练习,真切感知考试流程,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考试本身。视觉化就是通过言语的引导或者自己大脑的想象,努力激活形象思维,使头脑呈现出具体图像的过程,这样就能使大脑中建立一条稳固的链接,使自己需要的、通过学习掌握的事物更加清晰熟练。比如,我们可以利用考试前的一段时间,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考试具体的流程和步骤,比如发下草稿纸后,我可以把草稿纸折叠好,并分配好区域;我要认真填写答题卡、粘贴条形码;拿到试卷后,我先浏览一遍整张试卷,确认好页数和题数,然后根据情况制订答题策略;15 分钟的提示音出现后,我可以正常答题,专注于眼前的题目,并将答案准确地书写在指定位置等等,这一切都在想象中完成。通过考前的视觉化练习,你的大脑对于考试流程进行提前演练,焦虑水平就会降低。你就可以将注意力聚焦于考试中,快速进入状态。

2.考场上的患得患失

还有一类学生在考场上遇到的麻烦是答题时卡在某个题上,想放放不下,想答答不出,陷入一种纠结的状态,时间就在纠结中过去了。当发现时间不够用时,更加慌乱,往往导致忙中出错。

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缺乏对过去考试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导致在考场上无法取舍;二是在答题过程中存在不合理想法,即要把所有的题目都答上。诚然,题目如果没有做,肯定没有分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一味蛮干,而是要讲求策略;三是没有合理的答题策略。

在考场上我们如何避免这类情况呢?首先,找到自己头脑中存在的不合理想法,比如自己必须答出所有的题目才会有一个好成绩,这就导致自己不能根据试卷采取灵活的答题策略;其次,通过呈现更多事实,消除这种不合理的想法。不合理想法往往是由部分事实支撑的,我们需要让自己看到全部事实,即很多时候,在考场上有所取舍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第三,分析自己的答题过程,提升自己在考试过程中的取舍能力,形成更优的答题策略,比如有些题目即使花很长时间,得分率也很低,那就干脆直接放弃;还有一些题目,只要多花点时间就能拿到满分,那就要稳扎稳打。

当我们的头脑被杂乱的想法充斥、内心无法平静,迟迟不敢下笔时,觉得怎么想都是错的。这时我们让自己进行短时间的冥想、自由放空,通过腹式呼吸法等来平复自己的心境。

接下来我们需要不停地写,把头脑中的细微灵感落实在纸面上,让大脑的注意力集中在题上。这样,当我们写的时候,会产生一种非常充实的感觉,这种感觉会让大脑分泌多巴胺,多巴胺可以影响我们的情绪,让我们感到开心和兴奋,然后产生更多的多巴胺,进入良性循环,从而让我们对所做的事情越来越有感觉,直到思路完全打开。所以,在考场上,我们可以先做简单的题目,让思路打开,进入一种超水平发挥的状态。

总之,在考场上,焦虑的情绪往往导致我们注意力窄化、思维僵化,这会让我们过度关注一些不能掌控的信息(如考场上的杂音、考试后的结果等),这样又会进一步导致注意力分散。所以,在平时的考试中有意识察觉导致自己紧张、焦虑的源头,通过日常一些练习和体验,掌握降低自己焦虑水平的方法,以从容应对考试中的各种考验。

三、科学分析,颗粒归仓,考后不彷徨

面对高考,很多学生有“宿命论”,每次考后总把考试结果归结到“运气因素”,还号称自己找到了“规律”,从而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导致对未来的考试惶恐不安。例如,有一位同学小晴,临近高考还有三次比较大型的模拟考试,她却痛苦和沮丧地告诉我,这次她考得特别差,她的考试结果是有规律的,好一次坏一次,按照这个规律,她自己算了算,高考肯定会考砸。

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些简单的方法和工具。接下来,我就给大家推荐这个非常好用的考试分析表—KSM 考后分析表(见下图)。我们可以将每次的考试失误分为三种类型:K 型失误、S 型失误和M 型失误。K 型失误是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导致的失误,主要表现为第一遍做对了后面改错了,回答问题不严密、不完整,不会做题(回忆不起来、缺乏思路)等。S型失误是由于考试技能不佳所致的失误,主要表现为明明很有把握的题却落笔就错。主要包括审题错误、计算错误、抄写错误和书写错误,将考试题想象成以前练习过的同类题或者漏掉题干条件答题等。M 型失误是由于情绪状态不佳而导致的失误。如因紧张、焦虑、担心、睡眠不足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局限等,从而造成失误。

每次考试过后,可以利用一张KSM 考后分析表,进行针对性的考试分析,研究各种类型的失分情况,就能很清晰地发现自己在考试中暴露的问题类型了。

KSM考后分析表

使用KSM 考后分析表进行考后分析,能够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学习和考试中的薄弱之处,有的放矢地进行训练和提高。

还要提醒各位考生,考试期间,要学会考完一科,就放下这科。不要在两场考试的间隙去讨论上一科的内容,更不要急于对答案。已经结束的考试是过去式,最能把握的科目永远是下一科,要立刻调整状态,备战下一科。如果感觉自己发挥得不理想,情绪压力比较大,可以及时求助老师,或者找一个安静的环境进行一段时间的正念冥想,处理好自己的负面情绪。沉着冷静应对后面的考试,保证后面的考试得分颗粒归仓。

我们始终要相信自己,相信能在备战高考的路上遇到那个更好的自己,要把“我想,我能够;我行,我可以”作为口头禅。平心静气,悦纳自己,走好脚下的路,做好手头的事,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同学们,愿奔赴高考的途中,我们能信勤、信爱、信师、信自己;在高考的奋斗路上,改错、改躁、改运、改人生!

猜你喜欢

考场不合理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牵牢平移手 考场稳稳走
邀你来答题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考场上怎样才能写好记叙性散文
期末小考场
考场借笔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