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脊柱损伤康复恢复中螺旋CT及核磁共振检查的应用分析

2021-05-25陈海清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脊髓韧带影像学

陈海清

( 辽宁健康产业集团阜新矿总医院CT磁共振科 , 辽宁 阜新 123000 )

脊柱损伤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有调查报告显示,5%的全身骨折患者疾病类型为脊柱损伤,在该疾病患者中有部分同时损伤了马尾神经,若病情严重,脊柱损伤患者还会出现残疾,甚至有生命危险[1]。在脊柱损伤中常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手术治疗,而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对判断病情、治疗效果及患者康复情况有重要意义。以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为X线,后期逐渐大量应用CT及MRI,以上2种影像学诊断方法不仅对疾病判断极为重要,在术后康复检查中也扮演着主要角色[2]。为判断CT及MRI在脊柱损伤康复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本文以作研究。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84例2017年10月-2019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脊柱损伤患者,在以上患者中有48例男性及36例女性,年龄区间为28-59岁,均值计算后为(45.68±9.66)岁,患者受伤原因存在区别,其中25例为车祸,27例为重物坠落伤,26例为高空坠落,其他伤患者6例。

2 方法:本次选取的所有研究对象治疗方法均为手术,且手术顺利,嘱咐患者术后6个月来院复诊,并判断其MRI和CT检查结果。实施阅片的影像学医生需具有较高的职称及丰富临床经验,评估观察内容有神经根损伤,韧带损伤,软组织损伤,脊髓损伤及椎间盘损伤,还有脊柱曲度变化以及椎管容积变化,碎骨片移位、附件骨折及椎体骨折也在检查范围中[3]。(1)MRI检查:本次使用核磁共振扫描仪型号为飞利浦1.5T超导型,体位线圈为八通道,以抑脂技术TE80ms及TR7500ms合并FRFSET2WI横断位,抑脂技术TE2ms及TR170ms合并横断位SPGRT1WI予以平行扫描,4mm既为层间距也为层厚,矩阵及FOV分别为256×256及36cm。将SE序列合并T1加权通过反转尽快对序列予以恢复,同时以3000ms/110ms快速SE序列及450ms,10-20ms的SE序列实施成像。(2)CT检查:检查前6-8小时嘱咐患者禁食,本次使用螺旋CT仪为GE16排。协助患者处于平卧体位,在120-135KV电压及300mA电流下使用CT扫描其脊柱,检查中以3mm及5mm分别为层厚及重建层厚,36cm及512×512分别为FOV及矩阵。

3 研究内容:分析MRI及CT影像学特征,并比较2种检查方法对患者康复恢复的评价,包括软组织损伤,前后纵韧带损伤,神经根损伤以及脊髓损伤。

4 统计学分析:不同检查方法的康复恢复评价指标表示为(n,%),并通过SPSS 19.0统计学软件的x2检验,在P<0.05的基础上对统计学意义是否存在进行判断。

5 结果

5.1 CT及MRI影像学检查特征:在术后6个月回院复诊后,患者CT及MRI检查后影像学特征如下所示。(1)CT:其中脊柱骨折患者有80例,纠正了前缘变窄楔形改变的患者所占比例较多,8例具有良好的后缘变窄恢复情况,具有清晰边缘及骨折线。另外所有椎体碎骨片清除较为彻底,减轻了移位挤压硬脊膜及神经根的情况,对于椎管旁组织,已无肿胀现象,并已彻底清除血肿。此时患者具有密度均匀的前后纵韧带,解除了椎间盘疝及形态改变,无脊髓挤压,并且没有影响椎间盘密度,除此之外解除了硬脊膜囊压迫且没有改变囊内密度。(2)MRI:经该诊断方法,82例为脊柱骨折,并有其中8例椎体骨折。6个月后MRI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具有清晰骨折线及良好的复位情况,减弱了横突,锥板以及椎弓及棘突处的异常信号,治疗前增高及降低的快速SE序列及SE序列信号均有所改善。同时彻底清除了治疗前的碎骨片,无神经根压迫现象,椎管容积已恢复正常,缓解了血肿及组织肿胀情况,消除了韧带损伤,除此之外脊髓损伤及髓核情况均改善明显。

5.2 2种检查方法恢复评价:下表对比结果显示,CT检查检出软组织损伤,前后纵韧带损伤,神经根损伤及脊髓损伤恢复的概率均比MRI低,评估对比数据间差异为P<0.05,有显著性统计学含义及参考价值存在。另外比较单纯无变形椎体裂纹骨折及特殊位置骨折中,CT检查显示的准确性更强,而CT能够清晰显示骨折线愈合情况。

表1 2种检查方法的恢复评价对比(n)

讨 论

作为具有较高危险性的疾病之一,脊柱损伤患者致伤原因通常超过2种,诊断及治疗的不及时可能会提高后遗症发生率,影响患者今后正常生活,增加其社会及身心压力,所以应对患者实施准确的术前诊断及术后评估[4]。因为较复杂的组织结构,以往常用的X线方式在脊柱损伤检查中存在一定缺陷,比如无法对重叠复杂的情况进行准确判断,有一定的误诊概率,无法精确评估预后情况等,尤其是对于胸椎骨折患者来说,X线片对其术后恢复情况无法予以准确检查,具有显著影像差异的情况仅为粉碎性骨折或骨折线较宽的患者[5]。在如今的脊柱骨折诊断中,常用方法为核磁共振及螺旋CT,前者能够对脊髓损伤及脊髓挫裂伤恢复予以清晰显像,并可对其中水肿及血肿进行判断,因具有多方位成像功能还可空间定位脊柱外伤康复显像;后者具有立体成像功能,并可产生较快的扫描速度,能够敏锐判断脊柱损伤患者骨折线是否愈合[6]。

以上2种检查方法各具有优势,本文研究证实CT检查检出软组织损伤,前后纵韧带损伤,神经根损伤及脊髓损伤的概率均比MRI低,评估对比数据间差异为P<0.05,有显著性统计学含义及参考价值存在。另外比较单纯无变形椎体裂纹骨折及特殊位置骨折中,CT检查显示的准确性更强。

因此,在脊柱损伤患者康复恢复检查中,应根据其情况综合应用CT及MRI 2种诊断方法,以综合判断患者创伤恢复情况。

猜你喜欢

脊髓韧带影像学
2022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专题介绍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卵巢甲状腺肿影像学分析1例
听说人工韧带不好, 真是这样吗
经高频超声分析跟骰关节周围韧带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