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法高古 意境清幽
——明·宋旭《松壑探奇图》欣赏
2021-05-25李爱珍
□ 李爱珍
明代中期以后,苏州成为江南一带经济和文化中心,其浓郁的以复古为更新的文化氛围,以及日益勃兴的收藏鉴赏法书与名画的风尚,促成了远承元代文人画传统的吴门画派的崛起,影响极为深远。宋旭的绘画艺术便是继承吴门画派绘画传统,擅长山水画及人物画。宋旭(1525-1606年后),字初阳,号石门山人(清代徐沁著《明画录》作字初旸;清卞永誉著《式古堂书画汇考》作字初旸,号石门),浙江湖州人。他一生喜云游,多居于寺庙精舍,日就禅灯孤榻,时人即用“发僧”称呼。后来,他果真遁入佛门,潜通禅理,一生笔耕不辍,81岁时绘成《平沙落雁图》轴,传为美谈。
宋旭八十多岁的享年在那个年代绝对是高寿的,想必他的一生历经无数精彩。遗憾的是,史料对他的记载和研究相对比较匮乏,所以我们很难对其有深入的了解。他的传世作品,有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五岳图》《万山秋色图》、上海博物馆的《天香书屋图》和江苏省美术馆的《松壑探奇图》等。
《松壑探奇图》整个画面笔法细腻,意境高古,静中有动,传达出松壑探奇的绝妙意境。图中,近景山石树木苍劲古拙,三株古松聚散交叉,犹如舞者;小桥、行人、溪口交相辉映,充满生活气息。中景巨幅大幛高耸入云,颇具气势,山顶多以矾头、杂树点缀,与近景左侧矮峰相呼应;山脚陂陀礁岛纵横交错。远景波光粼粼,寥廓江天,偶有星点白帆,悠远静谧。横跨河口的桥上一白衣皂帽者骑驴将行,又似正回首倾听后方路人的“指点迷津”;桥下水流潺潺,层次分明,动感十足。
画面左上角有画家自作题跋诗:“探奇曾到张公洞,玉女潭边听鸟啼;记得香兰山向北,后梁松壑路东西。”跋后小文详细记叙了此次探奇的时间、参与人物及行进线路等信息,交代了此图乃是与朋友沿太湖,经香兰山、过鸟溪市,游览张公洞和玉女潭归来后对途中所见之景的描绘。
从笔墨和技法来看,此作以圆笔为之,设色淡雅,笔墨秀润。物象轮廓虽以粗笔写出却描绘细致,带有沈周山水画“粗沈”期的影子,足以见其对沈周绘画的用功之深。画家轻松的笔触中蕴含苍劲之力,使整个画面柔中带刚,温润含蓄。山石树木结构交代清晰,皴染并蓄,点厾提神;水纹刻画灵动细腻,动中寓静,犹如千丝万缕将整个画面编织在一起。近处景象着笔丰富,刻画清晰;远处寥寥数笔,渺渺无际,形成虚实相映之趣。从画面物象的位置经营来看,画家以深远法为之,通过细致描绘前景古松遒劲、高山耸峙与粗写远处陂陀、楼阁之小来衬托山水渐远的视觉感受,从而形成纵高横阔之奇景,产生“高衬远更远,远衬高更高”的意境。
宋旭的山水画在继承沈周绘画的基础上熔其他名家画法于一炉,并加入自己的理解,形成颇具特色的雄劲古拙之风。同时,他精研古人之法,对宋代李成、关仝、范宽三家亦推崇备至。明末清初姜绍书编著的《无声诗史》(卷三)中记载其所言:“画山水唯李成、关仝、范宽智妙入神,才高出类,三家鼎峙,百代标程,前古莫能方驾,近代难继后尘。”足见其对三人艺术成就评价之高。从他流传至今的画作可见,其所绘山水大都气象雄逸,构图紧密,景物描绘细致入微,用笔缜密沉着,善以勾、皴、点、染等各种技法抒写不同山水风貌;所绘峰峦、丛树、溪泉、房舍皆浑然一体,呈现出峦光山色、朴茂静穆、情景交融之意境。其有别于吴门画派的自我面目,于万历间名重海内,并对明末松江地区的绘画艺术产生了长足影响,被世人称为“苏松派”的开山鼻祖。明末云间派的赵左和苏松派的沈士充等名家皆出其门下。
《松壑探奇图》明·宋旭 绢本设色 97.5cm×38.5cm 1587年作 江苏省美术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