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江地热田地热资源勘查与评价
2021-05-24李明
李 明
(广东省水文地质大队,广东广州510510)
为配合振兴粤东西北经济,建设清远市的“温泉之乡”旅游计划,在连山县小三江镇拟建设花海温泉小镇,开发成以泡温泉、观花海为主题的休闲养生旅游小镇。小镇处于规划建设期,由于原来钻孔被二广高速掩埋和距离高速公路太近而不可再使用,因此需要继续勘查,在高速公路安全保护距离外寻找新的地热资源。
1 概况
勘查区位于连山县小三江镇南偏东雷冲—郑屋,处在侵蚀剥蚀丘陵之山间谷地之中,区内地表水系较发育,地热田及其周边区域基底岩石主要为岩浆岩,在山丘坡脚地分布坡残积土,在丘间谷地、盆地分布有第四系冲洪积层。地热田位于粤北“山字型”构造西翼反射弧外缘,断裂构造以北东向构造为主,原地热田受北北东向F1断裂控制(见图1),该断裂倾向南东东,倾角45°左右。该断裂具有多旋回活动性,沿断裂带曾发生多次强烈挤压,断裂附近岩石破碎,节理裂隙发育,为热矿水的形成、运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本次勘查共施工水文地质钻孔6个,其中1个主孔5个附孔,分别为主孔SK01,附孔GK01、GK02、GK03、GK04、GK05。
2 勘查区地热地质条件
2.1 地热田水文地质特征
小三江地热资源属水热型,区域上位于粤北“山字型”构造西翼反射弧外缘,受区域深大断裂郴县—怀集断裂束影响,地热田主要受一条北北东向F1、F2断裂构造控制,属带状热储。热储围岩为J2γ细粒黑云母花岗岩。
据本次勘查主孔SK01及附孔揭露,孔内温度未发现异常,本次勘查未发现热储层。基岩裂隙水覆盖层为第四系残积土(厚度22.00m)、冲洪积土(厚度8.00m),主孔单位涌水量0.026~0.033L/(s·m),孔口水温25.5℃~26℃,水质为HCO3-Ca·Na型,可溶性总固体0.205g/L。勘查区地下水的补给区为北部及东部山区,主要接受大气降雨的补给,沿F3、F4、F5断裂运移至深部,然后再顺有利途径运移,其中一部分突破薄弱盖层,形成泉点或侵入第四系砂层,补给第四系含水层。
2.2 地热田结构
本次勘查工作区根据物探资料成果推断存在三个断层异常带F1(区域构造带F7)、F2(区域构造带F4)、F3(区域构造带F8),F2(区域构造带F4)呈近南北向,F3(区域构造带F8)呈近东西向。据SK01钻孔揭露,孔内未发现热储,但发现断裂构造带。断裂带顶深173m,视厚度37.50m。断裂带内实测温度28.9℃~29.6℃,围岩为J2γ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细粒黑云母花岗岩。断裂带上盘为J2γ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覆盖,在断裂带与第四系接触部位,由第四系残积土及冲洪积含卵石不等粒砂及粉质粘土所覆盖,第四系地层覆盖厚度约16.00~41.00m。
2.3 地热田地球物理特征
通过在已有温泉出露区(原地热田详勘区)布设物探测线,寻找该位置构造裂隙异常特征及形态,通过外推布设测线追踪异常位置,来完成在本次勘查区内找寻到最佳的布孔位置。
图1 勘查区地质构造概况
根据本次物探勘查工作,分析见有多个低阻异常正交点,将异常点归类,可连成低阻异常带3条,编号分别为F1(区域构造带F7)、F2(区域构造带F4)和F3(区域构造带F8),推测为含水构造裂隙发育,它们因含水而形成低阻异常带。结合现场地质及露头情况,推断F1(区域构造带F7)和F3(区域构造带F8)可能为同一构造裂隙带,可能控制地下水流(温泉)方向。
2.4 地热田地球化学特征
根据勘查区水样分析成果(见表1),勘查孔SK01基岩裂隙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a·Na型,pH=7.58,可溶性总固体205.42mg/L,为淡水,孔口水温25.5℃~26℃。主孔SK01水化学库尔洛夫式为:
2.5 热矿水动态变化
据原地热田ZK1、ZK2热水孔2006年1月~2007年2月的水位、水量、水温动态观测资料,该地下热矿水动态较稳定,具深循环裂隙水特征,有一定的承压性质,受季节影响较小,基岩裂隙水地下水水位在雨季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松散岩类孔隙水相比,变化幅度较小、响应较为缓慢。两个孔涌水量变化不大,去掉因降深不同所产生的影响外,水量稳定。水温变幅1℃左右,较稳定。
3 地热资源评价
3.1 热异常边界条件及勘探孔基本情况
据钻孔测温资料,5个附孔孔底水温均小于25℃,未见异常,为常温水。主孔SK01从孔深60m水温25.1℃往下递增,孔底水温38.3℃。根据地热自然递增规律,每100m深度递增2℃~3℃,勘查孔SK01孔内温度属正常递增范围,未见异常。附孔孔口水温均高于或等于孔内实测温度,反映静态地温状况,当附孔抽取基岩裂隙水时,深部基岩裂隙水运移至地面,抽水水温高于孔内实测地温可能因天气炎热,气温高,出水口受阳光暴晒以致水温高于孔内实测水温。勘探孔基本情况见表2。
表1 勘查区水质分析成果统计表
表2 勘探孔基本情况表
3.2 抽水试验及地热资源可采量评价
根据SK01勘查孔抽水试验情况(见表3),三次降深S1=60.21m,S2=37.20m,S3=20.31m,按《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T11615-2010)规定,降深一般不大于30m,最大降深不大于50m,本次抽水试验降深符合规范要求,不做扩大降深推算单井涌水量,建议SK01勘查孔单井涌水量58.75~146.88m3/d,富水性属贫乏—中等。附孔抽水资料(见表4)显示,各孔依次降深7.11~12.33m,涌水量26.18~52.70m3/d,富水性属贫乏。
表3 SK01孔抽水试验成果表
主孔及附孔各孔孔内温度未见异常。勘查区地热增温率正常,孔底温38.3℃,从正常情况来看,有断裂构造,有温度,SK01深孔应产生水量较大的低温地下热水,但实际上该孔在降深60.21m的情况下,钻孔出水量只有146.88m3/d,水温只有26℃,实际供水意义不大。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初步分析,钻孔所揭露的几条断层呈压性或压扭性断裂,透水性不强,未形成储水构造带,所以造成钻孔水量不大。
表4 附孔抽水试验成果表
3.3 地热流体质量评价
(1)医疗作用评价。根据勘查孔SK01及原ZK1孔水化学分析成果,按《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11615-2010)有关医疗热矿水水质标准对热水孔水质进行评价,达到医疗热矿水命名矿水浓度的成份本勘查区有氡和偏硅酸两项,原地热田ZK1孔有氟、氡、偏硅酸三项。本区水温无医疗价值。
(2)温度评价。地热流体由SK01钻孔抽出,SK01孔口水温26℃。按现行地热资源的有关划分,该地热资源属低温地热资源中的温热水。适用于农业灌溉、养殖及洗浴等。
(3)生活饮用水质评价。对照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本工作区基岩裂隙水锰离子浓度0.13mg/L,细菌总数(CFU/mL)1330,超过饮用水卫生标准,经科学处理后,该水源可作为生活饮用水源。
(4)灌溉水质评价。依据勘查孔水化学分析,对照我国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水温及其它组分浓度均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5)腐蚀性评价。主孔SK01及附孔Cl-浓度为1.31~13.05mg/L,SO42-浓度为1.52~16.04mg/L,pH=7.25~8.75,按我国《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有关腐蚀性评价,该基岩裂隙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小三江地热田新的靶区进行钻探、抽水试验等手段,基本查明了工作区地热情况,6个勘探孔确定本勘查区基岩裂隙水富水性为贫乏,水温为常温,未出现异常,未发现地热储层,地热资源开发前景不明朗。若需开发利用工作区基岩裂隙水,可作为生活用水、农田灌溉及养殖。本次勘查根据水文地质调查结果,在班管村附近丘陵坡脚发现二处泉点出露,流量0.544~1.192L/s,结合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在班管村南部至马头山谷地存在北东向构造带(F6)及南北向构造带F5的延伸段,为地下水运移、汇集的有利地段,建议下一步寻找地热田工作放在马头山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