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引领边区工农业发展
2021-05-24王渝生
文/王渝生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延安的科学光辉照亮了陕甘宁边区技术创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康庄大道。
说到技术创新,除了前文提到过的李强,我们再来介绍一位当年延安的工程技术人员沈鸿(1906-1998),他是拥党爱党的典范,陕甘宁“边区工业之父”,新中国机械工业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沈鸿自幼就聪颖过人,但因家境困顿,只读了4年小学就离开了家乡浙江海宁,只身来到十里洋场的上海,开始了学徒生涯。几年后,他创办了一家五金厂,在上海站稳了脚跟。沈鸿的梦想是开办汽车厂。但是抗日战争爆发了,他的汽车梦想破灭了。
1938年,向往光明的沈鸿带上自己的7个徒弟,带上车床、钻床、铣床、刨床等10台母机,还有电动机、发电机等9部设备,千分尺等47种194件工具、131支钻头和一些其他工具,从上海到武汉后,不去重庆,而是改道辗转经西安奔赴延安。
毛泽东听说有个上海老板带着人员设备投奔延安,单独约见了沈鸿,对他大加赞赏。国民党将领张治中访问延安时,毛泽东专门陪同他观看了沈鸿发明的“马背工厂”。
以这10部机器等设备为支撑,沈鸿在刘志丹等人1935年创立的陕北红军兵工厂的基础上,开始制造出一些适合边区条件的、易于搬迁的新型“母机”,并用这些“母机”又制造出了各种机器,如印刷厂的油墨机、纸厂的造纸机、制药厂的压片机、煤油厂的炼油设备等,还设计生产了延安第一台造币机。
现代工业文明的星星火种,在宝塔山下渐成燎原之势。沈鸿被委任为陕甘宁边区机械厂(兵工厂)总工程师,在其后8年时间里,沈鸿与工人们因地制宜,技术创新,共同设计制造了生产军火的各种成套设备134种型号、数百台(套),还为边区13家工厂提供了许多成套设备和重要部件。
1942年,沈鸿被选为陕甘宁边区军工局特等劳模。毛泽东亲笔为他题写了“无限忠诚”奖状,并称他为“边区工业之父”。
新中国成立后,沈鸿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是我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的总设计师,还组织编写了中国第一部《机械工程手册》《电机工程手册》大型工具书,为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晚年的沈鸿依旧耕读不辍,直至1998年逝世,享年93岁。他将自己一生全部积蓄20万元捐赠给国家,希望用于表彰奖励优秀机械技工、教师和机械技工教育优秀成果。对于唯一的儿子,他说:“我不把钱留给你,你要自强、自立、自食其力。”
延安的科技工作者带领广大军民,对边区的气候环境、植被地貌等自然条件,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等都做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发展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科学种植粮、棉、油等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开发了延长油田,开发了南泥湾。
说到南泥湾的开发,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1939年冬天,北京农业大学毕业生乐天宇到延安后被分配到边区建设厅,同时也成为了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的兼职研究人员。他向院长李富春递交了考察边区森林的申请报告。李富春批准了乐天宇的申请报告,并指示边区财政厅予以全力支持。
1940年6月14日到7月30日,乐天宇带领自然科学院的教员郝笑天、曹达,光华农场技术员江心,农校教员林山、农校学生王清华,组成“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团”,由延安出发,经南三十里铺、华池口;过葫芦河,到大麦河;由黑水寺到甘泉城;经杨家板、庙合,最后返回延安。历经47天,行程几百公里,考察了陕甘宁边区的森林自然状况和植被分布情况,带回了2000多种植物标本,为摸清边区的自然状况提供了珍贵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事后,考察团将考察报告上报给李富春。报告中详细阐述了边区森林资源和可垦荒地的情况,提出了开垦一处叫“烂泥洼”的地方以增产粮食的建议。李富春在报告上做了批示并上报给中央领导传阅。毛泽东接见了乐天宇,给予鼓励。朱德亲自去“烂泥洼”考察,将其更名为“南泥湾”。正是凭着上下齐心、艰苦奋斗的一股劲,南泥湾这块“实验田”,终于在以王震率领的359旅为代表的屯垦官兵手中,焕发出勃勃生机。短短3年时间,南泥湾由昔日“烂泥洼”变成了“米粮川”、陕北的“好江南”,359旅因此成为全军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被誉为“发展经济的先锋”。
说到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必须提到当时党中央和边区政府成立了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以及所属机电学会、化工学会、地矿学会、土木工程学会、航空学会、数理学会、国医研究学会等20多个自然科学学会,发展科学技术,促进学术交流和科学普及。
陕甘宁边区还几乎每年都举办工业、农业、医药卫生等各种形式的展览会,发展边区经济建设和军事建设,推进技术创新和社会进步,在工农群众中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