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2021-05-24罗旭
罗旭
“病症”之一是文章的“白”。“白”指的是语言的苍白、浅露,没有感染力。我们不提倡堆砌华丽的词藻,但也不能让文章如“温吞水”一般淡而无味。比如有的同学在写人物对话时,用了“我说”或用“他说”,句句是这其中的量子开头,让你读来既觉索味,又觉乏味。不仅如此,说话的内容还常常是大白话,甚至是不规范的词语。曾经有个同学描写一个劳动场面,这样写到:今天下午我们大扫除了,我们一组扫地,二组擦玻璃,三组浇花,不一会就把活干完了,老师留完作业就放学了。读完这些话,让人感觉这好像是一个“劳动分配一览表”,丝毫让人感觉不到劳动场面的热闹及同学们劳动热情的高涨。这种语言表达上的毛病,在学生的作文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那么怎样使他们克服这方面的缺点,写出言词优美,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文章来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提倡积累好的词句。不论是学习课文还是读书看报,勤洗手,分门类别的摘录好的词句,如按写人的,写景的,状物的等门类摘抄积累,然后定期与同学交流,日久天长,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好的词句库。当然,这个词句库不能只是停在本子上,要让它停在脑子里,能即用即取。平时应多用多练,像做词语搭配练习,句子的扩充练习,句子的仿写练习等。
2. 提倡多读意境优美的语段,让学生去感受怎样表情达意。我们在学习课文时,经常遇到表达效果很好的语段,我们可以拿来分析和仿写,以及反复诵读,让学生去自动感受其中的妙处。
“病症”之二是“淺”。“浅”是指文章没有明确的、较深刻的主题。有许多学生的作文,经常是让人看不出他要表现什么。我们都知道,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小学阶段的学生,尽管认识水平还较低,但是,每写一作文,要表扬什么,批评什么,表达什么样的情感,都要明确表现出来的。有些学生在记事的作文中,经常是把事的过程写清即可,不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看法。我们说,这无异于画“龙”不点“睛”。那么,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如何指导学生写作中的“立意”呢?
1. 明确主题。就是指导学生在写作文之前,心中要有本次作文的主题,老师可以直接点明,也可以抛砖引玉,给学生指明方向,留下思考的余地。
2. 选取积极向上的主题。文章的主题,也是一个人思想素质的体现,在现在这样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学生所受的影响是长短不一的。老师有责任帮学生把头脑中不健康的东西清除掉,不让它们影响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应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分清美丑,颂扬美好的,批评丑恶的。有这样一位同学,在写《一位难忘的人》时,把曾帮他打架的一个人大加赞扬了一番,认为那人有两肋插刀的“梁山好汉”的精神。还有的同学把乱花钱视为大方加以赞扬。这些情况表明,学生的思想素质有待提高。写作文前,这方面的指导必不可少。
“病症”之三是“俗”。“俗”是指选材不断新颖,落俗套。如写人的文章通常就是“雨中送伞”“帮人补课”,写事的文章,就是“车上让座”“扶老奶奶过马路”。很难看到新颖的题材。学生之所以这样,一方面与目前学生生活单调有关,他们除了学习就是看动画,与社会接触较少,导致他们视野和思路的狭窄。另一方面是缺少对生活的细心观察。要解决这些问题,得靠我们尽可能多地想办法,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写好观察日记。比如,可组织学生郊游、读书、看报、开故事会、参加小型公益活动等。从而来开阔他们的眼界,让他们多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使他们又更多的“菜”来做“饭”,做出花样翻新的“饭”。
“对症下药”是应该能治好病的。让我们来当好这个“医生”吧,把我们的作文教学工作搞好,让我们的学生都写出脍炙人口的文章,是我们老师共同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