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焦虑是家庭教育的“定海神针”
2021-05-24褚海洁
褚海洁
【摘要】曾看到这样一句话“父母的不焦虑,是孩子最大的福气”,初看惊奇,再看却深深佩服。身为教师,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无论是教书育人,还是教育子女,深感“不焦虑”的难能可贵,也体悟到“不焦虑”能让自己和孩子“未来可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不焦虑;福气
一、从另个角度看“焦虑”
其实,在这个时代,一点不焦虑好像也不太现实,毕竟社会发展快、竞争激烈、教育内卷严重,无论是普职分流,还是学历贬值,都冲击着家长的内心。焦虑似乎无处不在,又似乎说不清道不明。它充斥在你看到孩子玩平板、刷视频的时候;弥散在自己孩子户外奔跑,其它孩子各种琴棋书画的培训中;亦或是某个夜晚,闭上眼睛却能“看到”的孩子的未来。
这是焦虑,但是这些焦虑又是自己的吗?我不禁思索。想起有一道逻辑思维题:一天,两个人从烟囱里出来,谁会马上去洗澡?答案可能是那脸上干净的人。因为那灰头土脸的望着那脸上干净的,心想自己的脸也很干净,那脸上干净的望着那灰头土脸的,心想自己的脸一定很脏。于是,脸上干净的人洗了澡。这样的焦虑是吸取了别人“悲惨”或者“成功”的结果。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给父母自身造成了焦虑,如果自家孩子不如别人家孩子优秀,有可能就会前途渺茫;如果自己孩子像某某孩子一样早恋、网瘾,未来就更悲催。横向的比较、纵向的对过去的后悔、对未来的担忧,让父母焦虑不堪。其实,这些焦虑可能都不是它本身的样子,事实也许就是那个“干干净净”的人。
二、破解焦虑的方法
知名作家丽莎﹒舒格曼谈到,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养育”出完美的孩子,而是培养具备自我调适能力,能够勇敢、从容、乐观地应对生活带来的所有挑战的孩子。其中“父母能够传授给子女最重要的技能,就是‘跌倒以后可以重新站起来,继续前进。”这观点我非常认同。
在本期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培训过程中,专家谈到“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家长”这个问题时,提出了家长是要“实现孩子的人生价值”。
这两个对我触动和启发很大的观点,让我寻找出了破解为人师、为人母产生的焦虑的办法。我们为什么焦虑,大多是因为“不确定性”,我们想让孩子未来的发展有更多的“选择自由”。但是,五年、十年、二十年后的社会到底是怎样的,我们不知道,所以也无法定性现在该如何培养他的各种“本领”,才能很好地成就孩子的未来。然而,家庭教育的重点可以放在培养孩子的品格和内驱力上,增强孩子的信心,提供满满的爱的支撑,面对不确定的未来,让我们孩子变得更积极向上、更信心百倍。这样也破解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焦虑,不会因为没有给孩子提供多的课外班、没有为孩子讲解辅导更多的习题等等而懊悔、自责、苦恼。让老师成为老师,让家长回归家长!
在家庭教育中,作為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建立高质量的亲子关系,提供爱与支持,学会鼓舞人心的艺术。家长们都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我认为,家长才是孩子的起跑线。这不仅仅是家长的学识、能力、资源是孩子发展的起点,还有父母的价值观、性情、意志品质等都是孩子成长的底色。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不必将全部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而是自己努力做到、做好,在耳濡目染中,孩子自然会成为你期待的样子,甚至遇见更好的自己。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家庭教育也是不可逆的,这个过程中一旦有了失误和过错,该怎么办?我想是,及时调整和改正。作为教育者,首先要接受教育,努力做规矩的执行者、行为的前沿者、学习的引领者、品德的榜样者和能量的激发者。教育不只是发生在学校,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的历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生命的本身就是一场最好的教育,愿我们与孩子一起,共赴这场生命之约,在相互陪伴、相互扶持的过程中,留校弥足珍贵的回忆,成为生命中熠熠闪光的美好。
参考文献:
[1]安超.科学浪潮与养育焦虑:家庭教育的母职中心化和儿童的命运[J].少年儿童研究,2020(03):5-16.
[2]陆洋.浅谈霍妮的神经症理论及其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J].大众心理学,2007(1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