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背景下校园突发学生冲突事件管理与维稳策略研究

2021-05-23肖贵群

教育·综合视线 2021年2期
关键词:矛盾冲突班级

肖贵群

在信息化背景下,社会交往网络发展十分迅速,几乎每个人都拥有社会交往网络,学校与家长的信息交流、学生发展情况沟通,都需要借助各种网络平台。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之间的沟通也从面对面转变为线上。相对而言,线上交流虽然十分方便,但是由于无法看到对方的表情等,无法准确判断对方语言的含义,十分容易产生误解,不利于冲突的消除,甚至还会出现愈演愈烈的问题。例如:2020年10月份的一则新闻,小学三年级学生在校发生冲突,随后家长在班级微信群沟通中不仅没有消除误解,反而头脑发热进行“约架”,最终双双入院。而此时,两位学生已经和好如初,矛盾已然化解。这个过程中,既有家长的不理智,又有学校管理能力欠缺、教师冷漠处理等原因。所以,在学生之间产生小矛盾时,学校、教师如何将问题化于无形,才是问题解决之道。

一、小学生常见冲突事件的特点与原因

由于小学生社会交往经验不足,所以相对于中学生,他们的冲突具有鲜明的特点,导致冲突事件发生的原因也十分微小,甚至一些不值一提的事情或者一方的无意与不小心,都会产生矛盾。例如:A学生跟B学生经常一起游戏,某天B学生与C学生游戏时,A学生即会产生情绪。又如:A学生与B学生前后桌,A学生上课时碰了B学生的书本;或者A学生转身时撞掉了B学生的铅笔盒,都容易产生矛盾。从这两个例子中可以发现,学生之间冲突事件十分微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由于小学生情绪稳定性差,如果接连出现矛盾,就会误以为某个同学故意欺负他,进而产生报复心理。例如:某班学生一天连续跟两三个同学吵架,就与班里同学产生对立情绪,在课下时间故意丢弃前面同学的铅笔盒,踢倒班里垃圾桶。被其他同学扬言反应到班主任那里后,又与该同学冲突,最后情绪失控。家长得知情况后,直接在班级微信群里向班主任了解情况,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部分学生自私自利较为严重,但是小学生冲突很少有恶意攻击,只需要冷静处理或者换位思考即可。例如:在班级中A同学的橡皮不知道被谁借走忘记归还,正好B同学有一样的橡皮,A误以为是B拿走了他的。因此彼此之间恶语相向,仅仅是有语言冲突,而无肢体冲突。在班长劝阻双方冷静后,慢慢的淡化了事件,随着A同学橡皮的回归,冲突得到解决。

第三,小学生冲突的原因往往是些小事,如果没有处理或者没有及时处理,也会造成大的矛盾。A女生与B女生原本是一对好朋友,但是双方家长私下并无交流。在某日A与B女生出现矛盾,开始是双方互相不理睬,随后出现肢体冲突,在冲突中A女生将B女生额头挠出伤痕。随后B女生回家告知是A女生所伤后,B家长并没有了解情况,更没有向班主任反应,而是直接在班级群里找A家长理论,双方家长也产生言语冲突,班级秩序受到严重影响。

二、网络对学生冲突事件传播的影响

在网络社会中,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十分多元,十分便捷。但是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很容易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所以,互联网对于学生冲突、矛盾事件的传播也具有十分消极的影响,甚至会促进事件向更不利的方向发展。

首先,学生矛盾在网络中进行处理时,家长情绪容易失控。笔者在参与处理几项班级家长冲突中发现,很多事件都是经过网络交流,然后在现实中进行解决的。这几起冲突事件处理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在网络平台处理中,双方家长先是言语交流,但是慢慢产生冲突,继而寻求班主任与学校管理者进行协调、解决。在网络交流过程中,家长一般会站在自己孩子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而不能清晰认知在冲突中自己孩子是否也存在过錯,这是导致网络平台中难以处理的重要原因。

其次,学生冲突事件在网络交流平台中进行处理,更容易对事件产生讨论,如果教师控制不利,容易让事件走向极端及难以处理的境地。在班级中,许多学生家长私交甚好,形成许多小的朋友圈。如果一个朋友圈的学生与另外一个朋友圈的学生产生冲突,在班级群进行交流时,如果班主任没有及时介入,会造成双方家长对立情绪严重。或许双方解释过程中并无对立意识,但在讨论过程中一般采用文字方式进行,不能准确理解对方语气,所以产生更深化的矛盾。

第三,学生冲突事件经由网络传播后,范围更广,校内外影响更大。班级群建立的初衷是解决教师与家长之间信息交流问题,除了任课教师日常发布作业、对个别学生学习状态进行点评外,班级群也是家长之间相互交流教育经验的重要平台。缺点是校园中的许多事情也会在群里进行交流,尤其是对一些校园冲突事件,无论是发生在本校的还是发生在其他学校的,总会拿出来进行讨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推动事件的广泛传播,使事件的影响扩大。

三、网络背景下学生冲突事件处理与维稳策略

由于小学生性格、心理特点,在日常相处过程中肯定会产生一些矛盾。如果矛盾没有在学校进行解决,家长参与到矛盾处理后,会更难处理。尤其是某些爱子心切的家长眼中,自己的孩子不能有半点委屈。往往会在网络社交平台中对另一方家长“兴师问罪”,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学校如何发挥作用,消除矛盾就显得十分重要。

1.转变学生冲突管理理念

传统管理观念中,学生双方产生冲突时教师不会给予重视,认为小孩子是容易遗忘的,过会儿孩子友谊就能恢复。但在网络背景下,小学生已经具有一定问题与是非辨识能力,所以教师要摒弃以往观念,转变在小学生冲突中处理方式,将之作为一个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事件进行处理。例如:在处理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学生面对面进行,这种交流方式更加坦诚,交流中让学生先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讨,消除误会。另外,在处理学生冲突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措辞、语气,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批评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如果遇到不方便当面解决的问题,教师则可以选择单独进行,或者通过纸条、书信的方式来进行沟通。在了解学生冲突事件的细节的同时,增进师生感情,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2.完善学生冲突管理制度

小学生之间冲突的产生与处理也需要一定的制度,这是公平解决冲突、消除冲突进一步发酵的重要保障。因此,每个学校都需要建立学生冲突管理与解决制度。首先,学生冲突管理制度的建立必须以公平为原则,即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是平等的,事件处理中也要照顾学生与家长情绪,采用一些更柔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强制性的手段。其次,冲突管理制度的建立必须具有一定教育性,小学生产生冲突必然不是一方错误,学校作为育人场所,要借助任何一次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机会,对学生发展进行教育。所以,学生冲突制度建立除解决问题之外,还必须具有教育性,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第三,学生冲突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必须遵守疏导性原则,即在教师、学校的引导下,学生冲突事件能够顺利解决,将之导向至好的发展方向。

3.避免事件在网络传播,从源头消除影响

结合前文研究内容可见,小学生之间冲突都是很小的,绝大多数不会造成学生人身伤害和心理问题。所以在可控范围之内,教师和学校需要在校园内解决问题,这是网络背景下有效解决问题、维护校园教学秩序稳定的重要方法。

首先,在班主任发现小学生出现冲突后,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达到双方满意状态。对于小学生而言,班主任是最权威的,甚至比父母更加权威。教师在处理学生冲突时,学生双方也能够详细解释,教师公平处理。所以在处理学生问题中,教师要积极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交流,从学生角度对问题进行审视,然后进行处理,既完美解决问题,又让双方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其次,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班主任要站在公平视角,以学校教学秩序稳定、班级学生和谐的角度对学生之间冲突问题进行处理。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从大局出发对学生之间的小矛盾进行协调,往往能够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的关键是教师将问题详细原委向双方家长告知,而不是在互联网中争辩。毕竟,在家长心中,教师是公平的,教师处理意见双方家长能够心服口服。

4.建立问题解决小组,将问题在小范围内解决

学生之间冲突演变为家长冲突,甚至家长大闹校园的事件虽然很少,但是却给教师以警示。尤其是双方家长没有与教师沟通,直接在班级交流群里对问题进行讨论时,更需要教师做好预防工作,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本文认为,在网络背景下针对这一现象,首先要求教师在第一时间发现言语冲突后,为避免矛盾的激化,在班级群里教师要采取全员禁言、清屏等对策,双方家长无法发言后进入冷静期。随后班主任可以单独建立一个小群,将双方家长拉入其中,对问题进行内部讨论与分析,明确双方孩子的错误之处,而不是去找对方孩子的错误之处。在认识双方孩子错误的基础上,教师公布处理策略,消除双方家长的矛盾。

在網络中建立问题小组的目的,是减少双方家长自主交流中出现冲突加剧的可能性。然后建立以教师意见为主导的问题解决方案,而不是任由双方家长进行辩论,造成事件矛盾的深化。

小学生在每天相处中难免出现冲突事件,这是小学生性格特点与行为习惯使然。如果学校、班主任不能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往往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结合管理经验,本文认为对于小学生之间的冲突,班主任要在班级里进行处理,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然后将处理结果告知双方家长,这是解决学生冲突最有效的办法,也是避免学生矛盾事件扩大的最佳途径。而对于已经在网络中进行沟通的冲突事件,班主任先全员禁言,然后公告关于事件产生的原因与处理结果,如有意见可以单独交流,避免其他家长参与讨论,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矛盾事件上升至家长冲突,更有利于事件解决与班级稳定。

猜你喜欢

矛盾冲突班级
班级“无课日”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回避冲突不如直面冲突
矛盾的我
冲突管理
“矛盾多发”可怕吗?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