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育人,科研强校

2021-05-23罗妙娟刘永青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47期
关键词:校本课题课程标准

罗妙娟 刘永青

课题研究是每个学校校本教研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一定程度体现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课题研究以实际校情、学情为依据,将学校的潜在资源加以整合,能够破解学校面临的“瓶颈”问题,使学校踏上新的发展“征程”。近年来,我校教师齐心协力,开展了“小学阶段国家课程标准校本化研究”课题研究,顺利完成结题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一、合理组织开题工作,有序推进校本课题研究

从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我校开展的“小学阶段国家课程标准校本化研究”课题研究顺利完成试点实验阶段。课题组按照立项通知要求,确定项目各负责人分工,按时组织项目开题工作,顺利开题。课题组的语、数、英学科在“小学阶段国家课程校本化研究”模板建设的初始阶段取得顺利的完成,并完成了课题实验初期总结、整理反馈及资料收集。

从2018年5月至今,课题研究进入全面推广阶段。课题组针对研究过程进行阶段性的小结和反馈,根据研究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调整研究方案及策略。初步整理研究成果,拟定研究报告的核心要素和基本框架。完善语、数、英学科“小学阶段国家课程校本化研究”模板建设。课题组在实施小学阶段国家课程校本化课题研究过程中,形成有校本化特色的“国家课程标准校本化单元备课模板”,并根据单元备课模板项目展开全面的探索和推广。“国家课程标准校本化促教小册子”“教学反思模板”“国家课程标准校本化助学小册子”项目展开全面的使用和推广。

二、全面掌握学校情况,精细制定教学策略

学校以本校实际校情、学情为研究的立足点,联动课题组成员集思广益,制定符合校情、学情的教学目标作为起点研究依据。以语、数、英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语、数、英学科不同年级段的课程标准特点,制定出对应学科的低中高年级段的课程标准基本要求。

关于单元教学目标研究则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基础,以教学反馈为手段,以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为前提,合理、准确地制订单元教学目标。开展“国家课程标准校本化单元备课模板”的语、数、英学科各年级段的备课小组,结合校情和学情以及单元教学内容特点分析、梳理学科不同年级段的单元知识点、能力点,开展同级集体备课工作。由备课组长组织,备课组成员在集体备课组反馈教学实施情况,对单元知识点、能力点的把握进行多方论证、修改。

最后,围绕制定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主题,语、数、英学科各年级段集体备课小组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三个维度进行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并制定方案。所形成的解决不同学科、不同年级教学问题的诸种方案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根据课堂教学实施的反馈,为有效监测课堂教学的效果,及时解决课堂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作进一步加深巩固学习成效,经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研究制定单元练习题库。

三、研究探索入课程,实践其中“花”自开

课题在进入全面推广阶段中有效实现了《小学阶段国家课程标准校本化研究》课题研究的三个突破:(1)激励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优化课程资源,满足学生学习需求;(3)创新课型,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在本阶段的研究过程中,教师合理扮演传播知识和信息的角色,不断总结课程传播的规律和特征,深入挖掘课程传播的教育价值与意蕴;提高对课程传播活动的处理和驾驭能力,提高课程传播的效率与效果;整合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一切资源,将其转化为促进学生发展的现实力量,从而体现课程活动对学生发展、教师发展所具有的“捷径”特性。

四、硕果“飘香”满校园,共助师生齐发展

(一)对“校本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通过研究,学校语、数、英教师对“国家课程标准校本化”从认识上、思想上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首先,校本化就是为本校出教材,结合学校的特色来创办相关的体系。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即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是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要经过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此外,经过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研究,得出本校《国家课程标准校本化》课程体系:《江义小学国家课程标准校本化研究论文集》《江义小学语文科1-6年级国家课程标准校本化促教小册子》和《江义小学语文科1-6年级国家课程校本化助学小册子》《江义小学数学科1-6年级国家课程标准校本化促教小册子》和《江义小学数学科1-6年级国家课程校本化助学小册子》《江义小学英语科3-6年级国家课程标准校本化促教小册子》和《江义小学英语科3-6年级国家课程校本化助学小册子》。如下图:

(二)校本化课程是学校当前迫切的需求

学校最重要的校本课程,就是国家课程校本化之后的课程。学生的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正是由此逐渐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学校在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将学生的发展放在课程开发和建设的核心位置。

1.教师方面:通过青蓝工程、年级集体备课、科组教研活动等,推动教师自身的课程实践能力。

2.学生方面:通过语文科“古诗词素养”、数学科“英才培训”、英语科“口语培训”及“学生核心素养英语阅读”培训,助力学生各科均衡发展。

3.近几年,我校语、数、英教师在参加勒流街道举行的各项比赛中硕果累累:2020年,杨晨嫚参加街道语文说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李婷婷参加街道数学说课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彭乙培参加街道英语说课比赛中荣获二等奖。2019年,唐业国参加街道数学说课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唐宝兰参加街道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荣获二等奖。2018年,黄惠霞参加街道数学说课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叶雪芳参加青年教师语文素养大赛荣获一等奖;彭乙培参加顺德区英语教师能力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积极总结课题研究经验,认真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其中,课题组核心成员刘永青、罗妙娟合作撰写的课题研究论文《浅谈实施<小学阶段国家课程标准校本化研究>课题研究的做法》刊于《廣东教学报》,起到较好的课题研究经验推广效果。

课程育人,科研强校。近几年,我校语、数、英总体教学质量在勒流街道和顺德区的排位有了明显的提升,学校也被评为“2020年顺德区先进学校”。

猜你喜欢

校本课题课程标准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