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时俱进,铸魂育人

2021-05-23邝伟东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48期
关键词:整合资源

邝伟东

【摘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是新时代思政课的要求。笔者有幸参与了广州市《道德与法治》“一课两讲”的活动,对与时俱进、铸魂育人有了更深的体会与理解,对资源的把握有了更精准的做法,对品德课堂如何让学生学得深、想得透、做得实有了更好的做法。本文着重从课堂上如何运用资源上好品德课进行论述。

【关键词】铸魂育人;开发资源;整合资源;运用资源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新时代对思政课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思政课老师要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老师,笔者也努力践行习总书记提出的要求,认真落实课程要求,与时俱进,铸魂育人。下面以五年级上册第七课《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三课时《互相尊重,守望相助》为例浅谈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落实与时俱进,铸魂育人的。

一、开发资源,精准地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做到目标育人

《中华民族一家亲》是由三个主题组成,一是民族大家庭,了解个民族的分布情况。二是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分布上相互交错,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各民族在奠定祖国疆域、开发祖国山河和维护领土完整的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谱写了中国历史的辉煌篇章。三是互相尊重、守望相助。各民族只有相互了解、彼此尊重、互帮互助,才能真正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三个主题既有独立,也有联系,环环相扣。因此在开发资源的时候,要精准地把握好教材的内在联系,否则教育缺乏连续性,产生不了铸魂育人的教育效果。第三个主题体现尊重、相助两个重点,通过少数民族节日的认识,体会少数民族生活环境、文化习俗的差异,也从中了解各少数民族、服饰、饮食、民居、节庆、礼仪的特点,所以收集资料的时候,笔者布置学生围绕三个问题进行搜集:

1.节日的名称是什么?

2.这个节日给你印象最深的习俗是什么?它有什么寓意?

3.如果有人想参加这一节日的活动,你想提醒他注意什么?

在尊重这部分搜集素材还可以从新年习俗、新年祝福语这部分进行,扩大学生对少数民族习俗习惯的认识。相助这部分围绕全面建成小康之年,实现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目标,56个民族是如何相助地进行资源开发:如精准扶贫、兴边富民政策、各民族团结抗疫都是这部分的资源,因此笔者结合事实真实的内容搜集材料让学生学习。通过资源的学习,学生真切感受到56族兄弟是一家人,我们身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医院,不仅要尊重其它民族,还要守望相助,为民族团结、共筑中国梦献出我们的力量。正是资源与时俱进,富有内涵,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富有教育的效果。

二、整合资源,把寓意深远的材料作为教学资源,给学生多元的冲击

邦畿千里,惟民所止,人民有认同感、归属感,国家就繁荣富强,同样学生对祖国有认同感、归属感,自然就有爱国之情,因此,整合寓意深远的素材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思考,让孩子产生认同感、归属感,是我们思政老师必须要做好的一项教学工作。因此在整合本节课的教学资源时,笔者挖掘了贴近学生生活的资源进行学习。如上课伊始,取举国同庆的国庆视频引入,从视觉、听觉上让学生感悟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各民族人民都同升五星红旗共祝祖国的生日快乐。举办民族展示会,从学生熟悉的泼水节切入,课前让学生根据三个问题搜集民族泼水节的习俗及照片、视频,在民族展示会上各小组争相汇报,把习俗、寓意、提醒都清楚地介绍。为了让学生更懂得要尊重民族的习惯,笔者播放了周总理与傣族人民载歌载舞一起过泼水节的视频,让学生知道我们国家领导人都那么尊重少数民族同胞,作为学生要向总理学习,尊重少数民族习俗和习惯,只有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才能和各族人民心连心。我国56个民族文化习俗都有着差别,除了节日,还有服饰、饮食、民居、礼仪等各个方面,只有相互了解、彼此尊重,才能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过年是每个民族重大的节日,因此民族展示会第二个环节就选择过年的习俗的探讨,学生兴趣盎然,从过新年的时间、方式去了解各名族的习俗,老师还相机让学生学习新年祝福语,知道各名族的语言特点,课堂上不断给学生多元的冲击。促使感悟,达到了解民族、尊重民族的目标。

感悟守望相助这部分的内容,同样是把寓意深远的材料作为教学资源。这部分采用小组合作、阅读资源包、读后畅谈感悟的方式进行。我把寓意深刻的精准扶贫、天路颂歌、兴边富民、扶贫成果的内容收纳进资源包,课堂上让学生通过阅读,感悟国家政策好,体现为民谋幸福,正如习总书记说的,我们56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同心同德,守望相助,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课上,学生们滔滔不绝、慷慨激昂地赞颂祖国的伟大,人民的幸福,牢牢地把爱国情怀融入到灵魂里,达到铸魂育人的目标。

民族的团结还体现在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上,2020年春节武汉这座城市牵动着十四亿国人的心,医护人员紧急集结,奔赴疫情的前线,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迅速而起,警察、快递小哥、防控人员都在奉献着,如何把这些感人的场面再一次在课堂上呈现呢?笔者把这些感人的场面制作成微视频,然后配上触动心灵的音乐,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真切感受国家对人民的爱护,感受民族之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感悟民族间的守望相助。这一刻,同学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再一次触动灵魂。

学校也以实际行动参与到教育扶贫行列中。笔者把学生为毕节二十二小义卖、老师奔赴毕节支教的感人场面也做成视频配上轻松的音乐让学生观看,感动又再一次升华。一次次的冲击,让学生懂得你伸出双手、我伸出双手,守望相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听到孩子们发自肺腑的感言,感觉中华民族互相尊重、守望相助的精神已經融入孩子的血液和灵魂里,不再是假大空了。

三、运用资源,对接生活,以数据说话,让课堂效率高

运用数据对比,学生容易产生感悟,所以在运用资源时,我也与时俱进,寻找反映民族守望相助的真实数据。例如国家实行精准扶贫政策后的成果用数据进行说话,让学生感悟是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切实提高扶贫成果的可持续性,让贫困人口有更多的获得感,使学生油然而生对祖国的爱国之情。

兴边富民行动改革后,笔者也采用一系列的数据让学生感悟边境地区的人民富起来了。

感悟西藏墨脱小康示范村的变化也是以数据引领学生理解,有了充分的数据,学生容易理解,一目了然,课堂学习的效率也高,铸魂育人的目标才能更好地达成。

铸魂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核心内涵所规定的时代任务,打开每个人心灵的窗口,沐之以春风润之以细雨,往往就在于无声处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没有思想的破冰,难有行动的突围。因此,思想品德课堂我们必须让学生学得深、想得透、做得实,与时俱进,就必须要有正确的思想铸魂育人。以这种思想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思想强、精神强的学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外文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整合资源
浅谈广播媒体活动的创意与策划
以整合资源提升音乐课堂趣味性
地理课堂教学流程的优化研究
开展社会化少先队活动增强队员社会责任感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广东省中考化学计算题命题趋势和备考策略
整合德育资源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基于儿童成长,生成个性阅读精彩
整合资源提升数学教师课程领导智慧的研究
对高校工科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思考
挖掘资源,提高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