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析
2021-05-23徐言军
徐言军
摘 要:在高中政治教学期间,适时开展党的政策教育与案例分析,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深挖知识内涵,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入持续推进,高中政治核心素养教育会出现显著变化,这就要求学生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及时掌握国家的重大政策与措施变化情况,进而加深对政策的理解。就目前来说,核心素养教学法能够大幅度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成效,尤其是在“怎么教”、“教什么”问题上,能够为教师提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政治 教学策略
政治教育进入高中阶段,作为教师就要引起对培养和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范学生的行为和思想,紧紧围绕核心素养进行针对性教学。
1 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即解决复杂问题过程中需要做好的系统化总结,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和品质。所谓学科素养,简单来说,在学习期间,结合学科特征、内容、内在关联进行的与该学科存在紧密关联的素养和成就。学科素养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与学科学习层面,具有典型的综合性特征。在政治教学中,学科素养一般涉及三个方面,其一是政治认同,其二是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其三是理性精神。对于高中生而言,其本身处于比较特殊的阶段,作为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政治课堂教学机会,因地制宜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如此做法一方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助于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树立正向的三观。
2 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高中政治教学方案分析
2.1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政治认同观
在日常教学期间,作为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学优势,让学生对我国大政方针政策有着正确清晰的认知,增加学生的认同感,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知晓我党制定落实各项方针政策的初衷,进而在坚定学生立场的同时,认同我国的政治制度。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政党相关知识内容的时候,首先,让学生了解党的宗旨和党的性质;其次,要对党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解,进而掌握国家今后的发展方向;最后,要清楚掌握党的拟定方针路线,尤其在理论、文化等方面,要反映出绝对的自信心。综上所述,要坚定不移地践行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快特色文化建设,弘扬爱国主义,强化民族精神,主动介入各项制度的优化与创新,能使用良好的时代精神对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行引领。
举例来说,教师在课堂讲解《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与人民的选择》时,为了加深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教师可以先从党的发展历程着手讲起。要求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广泛搜集与课程有关的资料,进一步认知党的发展史,特别是党在关键历史时期所做的巨大贡献。课堂上,教师结合教学进度,适时引入典型事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在发展与壮大期间中国共产党作出的成就以及付出的惨痛代价。如此一来,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从本质上认知我党的地位以及作用,特别是强调中国在发展中所体现出的我党的巨大影响力,还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党的忠诚与认同,进而切实做到听党指挥。
2.2 帮助学生形成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涉及三方面内容:第一,以马克思主义精神为核心,将学生培育成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第二,正确应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第三,以唯物主义辩证法为基础,深入全面地分析事物。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基于时代发展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对事情进行全面考虑。要加深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进而树立正确的三观。站在唯物主义观点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有助于学生今后的良好发展。举例来说,在社会历史主题知识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开展案例教学,通过向学生讲解神州十一号飞船成功发射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航天航空事业的艰辛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伟大成就。随后引入问题,要求学生围绕中国航天航空事业发展迅猛的原因进行分析。此时,教师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问题探究,要求学生对航天人所做出的贡献进行总结,进而让学生清楚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教师通过引入这些案例,能够有效地对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进行培养。
2.3 强化学生的法治意识
对于学生而言,强化法治意识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有助于法制观念的形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明确强调,必须始终坚持依法治国发展方针,进一步提升国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法治精神是以宪法为支撑,强调法律至上,渗透于人们日常的社会生产与生活中。举例来说,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着民生国本。所以,教师在开展市场资源配置知识的讲授时,可结合有关食品安全的案例,向学生传递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社会影响。总体来说,培养和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一方面有助于学生认识到法治意识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有助于法治教学取得较好成绩。这也是以核心素养为中心,强化学生政治素养的可行路径,对增强他们的政治能力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2.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作为教师,应当始终牢记并践行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具有意义的社会实践,进而帮助学生实现思想素质上的有效提升。同时要求学生对社会活动的实践情况加以总结与思考,逐步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拓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课程讲解结束后,要求学生在一周内完成一次具有意義的事情,并利用课堂时间分享给其他同学。如扶老人过马路、去养老院帮忙打扫卫生等,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成就感、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牛学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6(z1):3-6.
[2] 孙寿玉.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为核心的高中政治教学分析[J].文理导航, 2016(12):89-90.
广州外国语学校 (广东省广州市 51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