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树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2021-05-22李慧玲

西北园艺(综合) 2021年3期
关键词:叶枯病嫩叶病虫

李慧玲

病虫害严重威胁茶树安全生长和茶叶品质。为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应从整个茶园生态系统出发,以农业健身栽培和生态调控为基础,物理防治、免疫诱抗和生物防治为重点,化学防治为应急防控手段, 优先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科学、安全、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尽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保障茶产品质量安全和茶园生态环境安全。

1 茶树主要病虫害

茶树主要病害有茶白星病、茶云纹叶枯病、茶轮斑病、茶炭疽病等,主要虫害有假眼小绿叶蝉、茶蚜虫、茶蓑蛾、茶蓟马等。

2 茶树主要病害

2.1 茶白星病 主要发生在茶树嫩叶和新梢上。 发病初期,病斑呈针头大的褐色小点,后渐渐扩大成圆形病斑(见图1),病斑边缘暗紫色,中央呈灰褐色至灰白色,散生黑色小粒点。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形成鸟眼状,有时中央部位龟裂形成孔洞。发生严重时,同一张病叶上许多病斑可相互连接成更大病斑,引起大量落叶。

图1 茶白星病叶

茶白星病属低温高湿型病害,高湿、多雾、气温偏低的气候条件利于病害发生。一般来说,海拔较高的茶园、北坡茶园、幼龄茶园相对发病较重。

2.2 茶云纹叶枯病 病害多从叶尖或叶缘发生,褐色,半圆形或不规则形,呈波浪状轮纹,似云纹状(见图2)。 后期病斑上生出灰黑色扁平小粒点,常造成枝梢干枯。

图2 茶云纹叶枯病叶

茶云纹叶枯病属于高温高湿型病害,8 月下旬至9 月上旬为发病盛期。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肥料不足,或茶树受冻、受旱、夏季受阳光直射,水分供应不匀,造成日灼斑后易发此病。

2.3 茶轮斑病 主要危害成叶和老叶。 常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病, 逐渐扩展为圆形至椭圆形或不规则褐色大病斑, 成叶和老叶上的病斑具明显的同心轮纹(见图3)。 嫩叶染病时病斑没有轮纹。多个病斑常相互融合,致叶片大部分布满褐色枯斑,引起枝枯落叶,扦插苗感病易引起整株死亡。

茶轮斑病是真菌性病害, 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一般在夏、秋两季发生重。排水不良,扦插苗圃或密植茶园,湿度大时易发病。

图3 茶轮斑病叶

2.4 茶炭疽病 主要发生在茶树成叶上,老叶和嫩叶上也偶有发生。 病斑多从叶缘或叶尖发生(见图4),初期病斑呈暗绿色水浸状,沿叶脉蔓延扩大,变为褐色或红褐色,后期可变为灰白色。 病斑正面可散生许多黑色、 细小的突出粒点。 病叶质脆、易破碎,易脱落,严重发生时可引起大量落叶。

图4 茶炭疽病叶

茶炭疽病是真菌性病害, 一般多在嫩叶期侵入,在成叶期表现症状。春夏之交及秋季雨水较多时,发生较重;夏季气温偏高,干旱少雨,不利于炭疽病的发生。

3 茶树主要虫害

3.1 茶蚜虫 以若蚜和成蚜聚集在新梢嫩叶背及嫩茎上刺吸汁液为害, 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除直接吸取汁液为害外,还可分泌蜜露引发煤污病,影响茶树叶片光合效能。

3.2 假眼小绿叶蝉 假眼小绿叶蝉(见图5)以成虫和若虫吸取汁液危害茶树, 导致茶树芽叶失水、生长迟缓、焦边和焦叶,造成茶叶减产、品质下降。

图5 假眼小绿叶蝉

3.3 茶蓑蛾 食叶类害虫,以幼虫护囊在叶片背面取食茶树嫩叶(见图6),悬挂在中下部枝叶上,可影响茶树长势和茶叶产量。

图6 茶蓑蛾

3.4 茶蓟马 成虫活动性较弱, 若虫趋嫩性强、有群集性,成虫和一、二龄若虫均锉吸茶树嫩叶的汁液,受害叶失去光泽,变形、质脆,严重时芽叶停止生长,以至萎缩枯竭。

4 绿色防控技术

4.1 农业防治 调整和改善茶树生长环境,以增强茶树对病、虫、草害的抵抗力,创造不利于病原物、害虫和杂草生长发育或传播的条件,以避免或减轻病、虫、草的危害。

1)清洁茶园。秋冬及时清除茶园枯枝落叶,并用石硫合剂或矿物油清园。

2)中耕除草。 及时中耕除草,减少病虫寄主和交叉传播。 3 月份用微耕机清除茶园周边和幼龄茶园行间杂草。5—6 月份用微耕机在茶园行间浅中耕,同时人工锄草。

3)科学修剪。 于春茶采摘后(4 月下旬至5月中旬)修剪,剪去茶树蓬面10~15 cm 衰老退化枝、病虫枝、细弱枝和枯死枝,带出茶园集中处理。 对染病的枝叶进行焚烧和深埋处理,阻断病菌传播。

4)合理灌溉。 及时排涝,促进茶树生长,增强抗性。

5)配方施肥。11 月中下旬到12 月上中旬,在距离茶树根颈30~40 cm 处开深20~25 cm的沟,施入腐熟的有机肥2 000~3 000 kg,修剪后及时施用复合肥,以增强树势。

4.2 理化诱控 利用茶园部分害虫有较强趋光性的生物特性,采用灯光和粘虫板诱杀的方法,减少害虫发生。

1)悬挂太阳能杀虫灯。 每25~30 亩安装1盏杀虫灯(见图7),灯距离地面1.5 m 左右,控制茶尺蠖、茶毒蛾、茶小卷叶蛾、茶假眼小绿叶蝉等害虫。

2)用粘虫板诱杀。 在茶园中每亩悬挂20~25 块黄(蓝)色粘虫板(见图8)。 诱虫板高出茶树树冠20 cm,控制小绿叶蝉、粉虱、蚜虫、蓟马等。

3)诱导抗性。 茶树萌动时,喷施氨基寡糖素或芸薹素,提高茶树抗逆能力,促进茶芽早生快发。

4)生物防治。 生态调控,保护利用天敌生物。 同时结合田间害虫发生实际情况, 在茶尺蠖、 茶毒蛾、 茶小卷叶蛾、 茶假眼小绿叶蝉等成虫始发期, 每亩悬挂3~5 个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杀 成虫。

5)药剂防控。根据茶园病虫发生情况,科学使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残留农药防治。 病害初发生期和害虫卵孵化盛期,对症、优先选用植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如除虫菊、苦参碱、印楝素、藜芦碱、白僵菌、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等,防治蚜虫、蓟马、叶蝉、蓑蛾和茶叶芽枯病、赤星病、叶枯病等病虫害。 病虫发生较重时, 采用高效低残留农药,如戊唑醇、醚菌酯、苯醚甲环唑、甲维盐、高效氯氢菊酯、啶虫脒等进行应急防治,同时注意交替使用农药。

图7 茶园架设太阳能杀虫灯

图8 茶园悬挂粘虫板

猜你喜欢

叶枯病嫩叶病虫
董长贵
玉米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山西省果树中后期病虫预报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红掌帚梗柱孢叶枯病菌的鉴定
再力花叶枯病病原菌鉴定
柳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