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螯合树脂去除锂盐中杂质硼的研究
2021-05-22粟时伟
粟时伟
(新疆有色金属研究所 乌鲁木齐 830026)
锂被誉为“工业味精”和“能源金属”,锂及其深加工产品的用途广泛,目前正处于行业生命周期的发展初期,是新兴朝阳产业,其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来自下游新能源、新药品、新材料三大领域的旺盛需求[1]。
氯化锂是生产金属锂的主要原料,国内青海盐湖的锂资源量和相对较好的地理环境,已具备了锂资源大规模开发的条件。随着近年来研究人员在青海盐湖提锂技术的不断突破,锂资源的开发规模不断扩大,已可提供较大量的氯化锂卤水[2]。因此,青海卤水资源已成为国内氯化锂资源供应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卤水资源综合利用过程中,尤其是在卤水提锂过程中,卤水中的硼以一种杂质存在。在卤水提锂过程中需要硼的去除工艺,提高锂离子收率和纯度。
1 研究基础
该文研究主要针对卤水提锂生产工艺中,采用螯合树脂除去卤水中杂质硼展开实验,具体内容有:
(1)一种净化氯化锂原液的方法:利用含有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系统对氯化锂原液进行吸附,得到杂质检测达标的氯化锂溶液,其中吸附系统包括氯化锂原液流经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吸附系统、缓冲箱、第二吸附系统。第一吸附系统的出水口与缓冲箱的进水口相通,缓冲箱的出水口与第二吸附系统的进水口连通,第一(第二)吸附系统包括氯化锂原液流经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第二)阳离子交换树脂层、第一(第二)阴离子交换树脂层。
(2)采用螯合树脂除去氯化锂卤水中的硼。其原理是利用树脂上的功能原子与硼离子发生配位反应,形成类似小分子整合物的稳定结构,而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的机理是静电作用。螯合树脂与离子交换树脂相比,螯合树脂与硼离子的结合力更强,能够很好去除氯化锂卤水中的硼杂质。
(3)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分别与氯化锂原液中的钠、钾、镁、钙、铝、铁等阳离子以及碳酸硼、硫酸根等阴离子分别进行离子交换。阳离子与树脂上螯合的氢离子交换进而被吸附阳离子树脂上。阴离子与树脂上的羟基进行交换螯合形成一种有机络合物。进而被固定于离子交换树脂上。最终将氯化锂原液中的杂质离子去除,提纯氯化锂原液,得到符合标准的氯化锂溶液。
2 试验目的
卤母中的杂质离子较多,其中硼含量高。除硼效果直接影响氯化锂的结晶效果,直接导致是否能产出产品。硼含量高时,管路易堵塞,且对设备腐蚀严重。不仅如此,因为氯化锂产品中硼主要以硼酸根的形式存在,具有一定的氧化性,在电解过程中投入硼高的氯化锂,会影响电解槽产量和电流效率,以及金属锂的产品质量。因此,卤水除硼对于氯化锂的生产至关重要。
对青海盐湖卤水进行除硼、结晶等操作,生产出合格无水氯化锂产品。
3 试验方法和过程
(1)试验装置:卤水提取氯化锂装置及除硼装置。
(2)试验方法:采用树脂离子膜过滤方法,去除卤水中硼元素,然后通过连续蒸发结晶、分离技术制取无水氯化锂。
(3)卤母生产氯化锂工艺流程图(图1)
图1
(4)卤母二次精制工艺流程图(图2)
图2
(5)试验原料
表1 卤水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单位%
(6)试验过程
将卤水进行除硼、组分调配后经过加热、结晶、离心分离、烘干等一系列流程后,产出无水氯化锂粉末。
4 试验结果
表2 卤母除硼效果及氯化锂产出量对比
5 结果讨论
本项目氯化锂除硼方法操作简单,不添加新的有机溶剂,工艺稳定,运行该方法的费用低,节约生产成本以及生产时间。
氯化锂原液可为碳酸锂和盐酸进行酸化反应制成。将简便氯化锂原液的制备,同时减少纯化步骤。而采用碳酸锂和盐酸酸化反应制成得到的氯化锂原液与盐湖水相比,其氯化锂原液中含有的杂质数量以及种类更少,更易于纯化分离。
净化处理后,氯化锂原液中硼含量<10ppm;钙<20ppm;镁<10ppm;铁<5ppm;硫酸根<10ppm;钠<30ppm;钾<10ppm,可以满足生产合格氯化锂产品的需要。
从试验结果看卤母中的硼从0.0024%降低到0.00001%,满足了卤母净化技术指标的要求,能产出氯化锂合格产品。
6 结束语
随着锂电池工业发展,膜法提锂工艺在国内盐湖卤水提锂项目中不断得到应用。对于高硼卤水提锂,如何有效去除硼是最终产品品质的关键。螯合树脂滤膜法除硼技术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控制最终产品中的硼含量,对于当前盐湖卤水膜法提锂工艺是一个重要的技术突破和补充,对于高硼盐湖卤水提锂项目有着重大意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