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丰子恺学写春节
2021-05-21吴印涛
今天,吴老师就带领同学们通过阅读《过年》,学习写春节的方法。
丰子恺,散文家、画家、文学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画集《子恺漫画全集》等,以中西融合的方法创作漫画及散文而著名。
[名家经典]
过年
丰子恺
我幼时不知道阳历,只知道阴历。到了十二月十五,过年的空气开始浓重起来了。我们染坊店里三个染匠司务全是绍兴人,十二月十六日要回乡。十五日,店里办一桌酒,替他们送行。这是提早举办的年酒。商店旧例,年酒席上的一只全鸡,摆法大有道理:鸡头向着谁,谁要免职。所以上菜的时候,要特别当心。但我家的店规模很小,店里三个,作场里三个人,一共只有六个人,这六个人极少有变动,所以这种顾虑极少。但母亲还是当心,上菜时关照仆人,必须把鸡头向着空位。
廿三晚上送灶,灶君菩萨每年上天约一星期,廿三夜上去,大年夜回来。这菩萨据说是天神派下来监视人家的,每家一个。大约就像政府委任官吏一般,不过人数(神数)更多。他们高踞在人家的灶山上,嗅取饭菜的香气。每逢初一、月半,必须点起香烛来拜他。廿三这一天,家家烧赤豆糯米饭,先盛一大碗供在灶君面前,然后全家来吃。吃过之后,黄昏时分,父亲穿了大礼服来灶前膜拜,跟著,我们大家跪拜。拜过之后,将灶君的神像从灶山上请下来,放进一顶灶轿里。这灶轿是白天从市上买来的,用红绿纸张糊成,两旁贴着一副对联,上写“上天奏善事,下界保平安”。我们拿些冬青柏子,插在灶轿两旁,再拿一串纸做的金元宝挂在轿上;又拿一点糖塌饼来,粘在灶君菩萨的嘴上。这样一来,他上去见了天神,粘嘴粘舌的,说话不清楚,免得把人家的恶事全盘说出。于是父亲恭恭敬敬地捧了灶轿,捧到大门外去烧化。烧化时必须抢出一只纸元宝,拿进来藏在橱里,预祝明年有真金元宝进门之意。送灶君上天之后,陈妈妈就烧菜给父亲下酒,说这酒菜味道一定很好,因为没有灶君先吸取其香气。父亲也笑着称赞酒菜好吃。我现在回想,他是假痴偎呆、逢场作乐。因为他中了这末代举人,科举就废,不得伸展,蜗居在这穷乡僻壤的蓬门败屋中,无以自慰,唯有利用年中行事,聊资消遣,亦“四时佳兴与人同”之意耳。
廿三送灶之后,家中就忙着打年糕。这糯米年糕又大又韧,自己不会打,必须请一个男工来帮忙。这男工大都是陆阿二,又名五阿二。因为他姓陆,而他的父亲行五。两枕“当家年糕”,约有三尺长;此外许多较小的年糕,有两尺长的,有一尺长的;还有红糖年糕,白糖年糕。此外是元宝、百合、桔(橘)子等种种小摆设,这些都由母亲和姐姐们去做。我也洗了手去参加,但总做不好,结果是自己吃了。姐姐们又做许多小年糕,形式仿照大年糕,是预备廿七夜过年时拜小年菩萨用的。
廿七夜过年,是个盛典。白天忙着烧祭品:猪头、全鸡、大鱼、大肉,都是装大盘子的。吃过夜饭之后,把两张八仙桌接起来,上面供设“六神牌”,前面围着大红桌围,摆着巨大的锡制的香炉蜡台。桌上供着许多祭品,两旁围着年糕。我们这厅屋是三家公用的,我家居中,右边是五叔家,左边是嘉林哥家,三家同时祭起年菩萨来,屋子里灯火辉煌,香烟缭绕,气象好不繁华!三家比较起来,我家的供桌最为体面。何况我们还有小年菩萨,即在大桌旁边设两张茶几,也是接长的,也供一位小菩萨像,用小香炉蜡台,设小盆祭品,竟像是小人国里的过年。记得那时我所欣赏的,是“六神牌”和祭品盘上的红纸盖。这六神牌画得非常精美,一共六版,每版上画好几个菩萨,佛、观音、玉皇大帝、孔子、文昌帝君、魁星……都包括在内。平时折好了供在堂前,不许打开来看,这时候才展览了。祭品盘上的红纸盖,都是我的姑母剪的,“福禄寿喜”“一品当朝”“平升三级”等字,都剪出来,巧妙地嵌在里头。我那时只七八岁,就喜爱这些东西,这说明我对美术有缘。
绝大多数人家廿七夜过年。所以这晚上商店都开门,直到后半夜送神后才关门。我们约伴出门散步,买花炮。花炮种类繁多,我们所买的,不是两响头的炮仗和劈劈拍拍(啪啪)的鞭炮,而是雪炮、流星、金转银盘、水老鼠、万花筒等好看的花炮。其中万花筒最好看,然而价贵不易多得。买回去在天井里放,大可增加过年的喜气。我把一串鞭炮拆散来,一个一个地放。点着了火立刻拿一个罐头来罩住,“咚”的一声,连罐头也跳起来。我起初不敢拿在手里放。后来经乐生哥哥教导,竟胆敢拿在手里放了。两指轻轻捏住鞭炮的末端,一点上火,立刻把头旋向后面。渐渐老练了,即行若无事。
年底一天,是准备通夜不眠的。店里早已经摆出风灯,插上岁烛。吃年夜饭时,把所有的碗筷都拿出来,预祝来年人丁兴旺。吃饭碗数,不可成单,必须成双。如果吃三碗,必须再盛一次,那(哪)怕盛一点点也好,总之要凑成双数。吃饭时母亲分送压岁钱,我得的记得是四角,用红纸包好。我全部用以买花炮。吃过年夜饭,还有一出滑稽戏呢。这叫做“毛糙纸揩洼”。“洼”就是屁股。一个人拿一张糙纸,把另一个人的嘴揩一揩。意思是说:你这嘴巴是屁股,你过去-年中所说的不祥的话,例如“要死”之类,都等于放屁。但是人都不愿被揩,尽量逃避。然而揩的人很调皮,出其不意,突如其来,那(哪)怕你是极小心的人,也总会被揩。有时其人出前门去了。大家就不提防他。岂知他绕个圈子,悄悄地从后门进来,终于被揩了去。此时笑声、喊声充满了一堂。过年的欢乐空气更加浓重了。
街上提着灯笼讨账的,络绎不绝。直到天色将晓,还有人提着灯笼急急忙忙地跑来跑去。这只灯笼是千万少不得的。提灯笼,表示还是大年夜,可以讨债;如果不提灯笼,那就是新年元旦(旧称),欠债的可以打你几记耳光,要你保他三年顺境。因为大年初一讨债是禁忌的。但这时候我家早已结账,关店,正在点起了香烛迎接灶君菩萨。此时通行吃接灶圆子。管账先生一面吃圆子,一面向我母亲报告账务。说到赢余,笑容满面。母亲照例额外送他十只银角子,给他“新年里吃青果茶”。他告别回去,我们也收拾,睡觉。但是睡不到二个钟头,又得起来,拜年的乡下客人已经来了。
年初一上午忙着招待拜年客人。街上挤满了穿新衣服的农民,男女老幼,熙熙攘攘,吃烧卖,上酒馆,买花纸(即年画),看戏法,到处拥挤。
初二开始,镇上的亲友来往拜年。我父亲戴着红缨帽子,穿着外套,带着跟班出门。同时也有穿礼服的到我家拜年。如果不遇,留下一张红片子。父亲死后,母亲叫我也穿着礼服去拜年。我实在很不高兴。因为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穿大礼服上街,大家注目,有讥笑的,也有叹羡的,叫我非常难受。现在回想,母亲也是一片苦心。她不管科举已废,还希望我将来也中个举人,重振家声,所以把我如此打扮,聊以慰情。
正月初四,是新年最大的一个节日,因为这天晚上接财神。别的行事,如送灶、过年等,排场大小不定,有简单的,有丰盛的,都按家之有无。独有接财神,家家郑重其事,而且越是贫寒之家,排场越是体面。大约他们想:敬神丰盛,可以邀得神的恩宠,今后让他们发财。
初五以后,过年的事基本结束。但是拜年,吃年酒,酬谢往还,也很热闹。厨房里年菜很多,客人来了,搬出就是。但是到了正月半,也就差不多吃完了。所以有一句话:“拜年拜到正月半,烂溏鸡屎炒青菜。”我的父亲不爱吃肉,喜欢吃素,我们都看他样。所以我们家里,大年夜就烧好一大缸萝卜丝油豆腐,油很重,滋味很好。每餐盛出一碗来,放在锅子里一热,便是最好的饭菜。我至今还是忘不了这种好滋味。但叫家里人照烧起来,总不及童年时的好吃,怪哉!
正月十五,在古代是一个元宵佳节,然而赛灯之事,久已废止,只有市上卖些兔子灯,蝴蝶灯等,聊以应名而已。二十日,染匠司务下来,各店照常开门做生意,学堂也开学。过年的笔记也就全部结束。
(本文有删节)
[点拔一下]
下面,吴老师为大家归纳一下写春节的方法,方便大家学习和借鉴:
1.按时间顺序来写,条理分明。为了把春节写具体,丰子恺先生按照时间顺序,从腊月二十三写起,把过春节的风俗写得妙趣横生。
2.结构严谨,写得详细。时间线清晰明了,丝毫不乱;有详有略,安排得当。
3.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描写,不厌其烦地仔细讲述旧时春节风俗。从香味、色彩、声音等多个角度对除夕的热闹进行了描写,用笔传神,描写细腻。
4.语言通俗易懂,具有地方色彩。此文的陈述朴素自然,不事雕琢,流畅通达,明白如话,没有难懂的字,没有拗口的句子,就像同读者拉家常、讲故事一样亲切自然。语言生动、活泼、准确,又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小读者习作]
年味儿在爷爷奶奶的吵架里
河北邢台市冶金小学六(6)班巩炎铄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伴随着爆竹声响,我开始寻找年味儿……
大年夜的晚上7点多,我们一家和大伯一家不约而同地来到了爷爷奶奶家。正想敲门,我们听见了爷爷和奶奶在吵架。“你做的这是什么?这能吃吗?”“那你来做啊!”听到这里,我心里一酸。我来奶奶家的时间不多,但只要我来了,就能享受到小皇帝般的待遇,爷爷奶奶不让我写作业,不让我干活,不让我爸妈数落我。所以,我特别喜欢来爷爷奶奶家。可今天我来了,他们怎么吵起来了?[通过自己的所闻所思为下文做铺垫,并引出下文。]
我喊了一声“爷爷奶奶”,然后就推门而人,还在吵架的爷爷奶奶像变脸似的立刻眉开眼笑。爷爷开心地对我说:“小炎铄来了。”然后爷爷就把电视机打开让我看節目,在厨房里忙活的奶奶也时不时地和我聊几句。看到奶奶手忙脚乱的样子,伯伯和爸爸忍不住上去帮忙。爸爸去厨房前,手机还开着,这可是不可多得的机会,手机里有我最爱玩的游戏呢!我克制着想去玩的冲动,继续和爷爷说话,这可是我第一次主动放弃玩游戏。事后回想起来,我心中不禁生出一股自豪感,因为我控制住了自己,保持了礼节,知道在这样的场合和爷爷聊天比玩游戏更重要。
过了一会儿,忙碌的奶奶终于停了下来,我们以为她终于要休息了。当奶奶端出一盘盘诱人的饭菜时,爷爷却眉头紧锁,问奶奶:“你做的红烧肉呢?”“呀!呀!呀!我忘了,你瞧我这脑子!”奶奶羞愧地说。“快去做!”爷爷催促道。“爷爷,要不算了吧,排骨也不错的。”我忙给奶奶打圆场。爷爷低声说:“那怎么行,我孙子最喜欢吃的就是红烧肉。”最终,我还是说服了爷爷,争取到让奶奶休息的机会。但奶奶自己却执意要做,我费尽口舌才劝住。这顿饭虽然没有我最爱的红烧肉,但是我却吃得很香,因为爷爷奶奶的爱比什么都重要。[通过对爷爷奶奶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爷爷奶奶的爱。]
其实,每家的年味儿都不相同。在我家,年味儿不是山珍海味,不是华服锦衣,不是吃不完的零食,而是爷爷奶奶对我的爱呀!有了爷爷奶奶的爱,我就满足了。所以,我要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去回报爷爷奶奶![总结全文,升华中心。]
(指导教师吴印涛)
[吴老师点评]小作者抓住爷爷奶奶吵架这一细节,对爷爷奶奶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为归纳中心思想做好了铺垫,从而升华了中心。本文以小见大,从细节里归纳大爱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实习编辑陈晓娟编辑旦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