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阅读教学 启迪语文思维
2021-05-21李秀兰
李秀兰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中所蕴藏着的美,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语文的魅力是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从启迪语文思维的重要性出发,探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可行性措施。要巧妙设问,增强文本解析能力;注重表述,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注重渲染和交流,提高学生想象力。
关键词:语文教育;阅读教学;核心素养;思维能力;课堂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3-0078-02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最璀璨的瑰宝,其诗性的语言能让人沉浸在独属于中国文化的意境,让学生在感悟到美的同时增强民族自信。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中所蕴藏的美,让学生真切体会到语文的魅力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阅读教学出发,探究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让学生爱上语文。
一、在语文教学中启迪语文思维的重要性
在以往的語文教学中,教师只关注学生字音字形的学习和课本文章的简单解读,很少着眼于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启迪学生的语文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语文教学不能只简单让学生掌握汉语语言能力,应当有着更崇高的目标。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大语文”观点认为,语文教育的基点正是帮助人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也就是说,语文课堂有奠定学生精神根基的责任和使命,并且,青少年学生虽然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大多数学生接触到的外界信息非常繁杂,所以教育必须跟上时代,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避免其在复杂的信息中迷失方向。
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综合素养需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阅读和理解能力是贯穿学生一生的重要能力,需要从小培养,教师只要采取适当措施,就能显著提高学生此方面的素养。语文自身所具有的语言和情感表达的学科特点也有益于教师的教学。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措施
1.巧妙设问,增强文本解析能力
教师应学会设问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让学生主动对文本做出自己的解析,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接受主义美学家姚斯曾说:“任何文本都具有未定性,都不是决定性的或自足性的存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图式结构。”文本本身并不存在实际意义,而是与作者的情感赋予和读者的感知、解析相结合,从而给予了文本以文化内涵。即以读者的知觉经验和心灵感悟对作品的空白处进行填充,使作品中的未定性得以确立。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引领,以引导者的身份告诉学生作者的情感取向,让学生再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解析。以三年级下册《清明》一诗为例,教师可以先向学生简单介绍诗人杜牧的生平,然后提问学生:“清明时节正值春季,江南细雨纷纷,为什么杜牧说路上行人欲断魂呢?行人又为什么要断魂呢?”学生未必能够很快感受到诗歌的意境,尤其是这首诗隔着悠久历史又结合了清明节日文化,学生一时之间难以感知诗歌的意境是很正常的现象。学生或许会给出形形色色的答案,有的甚至让人啼笑皆非,但是这都是学生自己主动提出的见解,老师应该以鼓励支持为主,等到学生的参与度显著提高了再跟学生解释清明节背后的节日意蕴以及作者真正想表达的心情和意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走进文本,带着自己的理解解读文本,不仅能够深化对于文本的解读,更能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主阅读能力。教师的鼓励和支持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在学生的心里埋下一颗热爱阅读的种子。
2.注重表述,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学生对于美的感知是主观的、有时候甚至有些抽象,并不能完全感受得到,因此语文教师要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述能力,尽可能去开启学生审美的窗户,让学生能在阅读文章时获得审美情趣上的体验。
最容易让学生感知到美的是景物描写类文章,语文教师可以此入手,初步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感知。例如在课文《爬山虎的脚》中,作者对于爬山虎的描写十分详细,教师可以通过朗诵课文,让学生感知到爬山虎的茂盛和枝叶之美。
诗歌往往是语文教学中比较难理解的部分,但是如果老师讲解得当,诗歌最容易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美。诗歌一般很讲究词藻的选用,诗歌语言要有诗意,所以要重视诗词的视觉感受,如色彩图景等。图景、色调明丽富有生机,或者昏黄暗淡给人萧瑟之感,这些都会冲击读者的视觉。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例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色的黄鹂在翠柳里鸣叫,一行白鹭飞过青色的天际,强烈却又恰到好处的色彩能瞬间给读者勾勒出画面。此外,在诗歌语言格式上,对偶的对称性也给诗歌带来了视觉上的美感。闻一多先生曾经说过:“我们的文字是象形的,我们中国人鉴赏文艺的时间,至少有一半的印象是要靠眼睛来传达的。原来文学本是占时间又占空间的一种艺术。”
部分学生在了解美感的时候大多难以直接感知,教师可以结合文章的具体语句,摘出学生在生活中熟悉的意象,引导学生进行画面想象。如果文章中的图景在生活中并不多见,教师可以应用网络资源,找到相近画面,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给学生以更直观的印象。
3.注重渲染和交流,提高学生想象能力
文学需要浪漫的想象,学生只有具备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才能贴近作者的内心,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学世界,因此在阅读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十分重要。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可以从解析课文文本开始。教材文本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选择的都是经典篇目,但学生很难仅从文字中就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画面。教师如果能够适当结合课文内容巧妙地启发学生,对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将有奇效。教师可先通过课文文本唤醒学生的感知,再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比如对于教材中关于春天的描写,教师在描述春花绿草的时候,不妨让学生闭眼想象置身于花团锦簇、春风拂煦时的心情和感受。文学的美往往在于朦胧处的想象,学生只有自己想象出图景,才能直观感受到文章的美感,从而进一步去感受作者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除此之外,文学的另一种需要想象力去感知的美是文章的“留白”,也就是作者未尽之语。叶圣陶先生在《驱遣我们的想象》中曾经说过:“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而读者要做到这一点不能紧紧盯着文字分析,要驱动想象力来看,才能通过这一道桥梁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教师在教学生阅读时,一方面要加强学生分析文字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给学生留下自我想象的空间,不能让前者去束缚后者。单纯的文字分析出来的只能是破碎的线条和僵化的画面,单纯的自我想象也只能是空中楼阁,不具备现实意义。例如,童话故事《国王的新衣》,故事結束于皇帝的游行,游行之后怎么样了?教师在进行解析的时候不妨停下来,不要给学生标准答案,先听听学生的声音,它或许稚嫩且不合逻辑,但是这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如果在此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一定能极大程度地激励他们去发掘自己的想象力。
三、结语
陶行知先生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也是如此,不是要老师灌输,而是要学生自己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增强,形成自发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艺术非常重要,想象力需要的是一个自由活泼的课堂,教师要有高明的引导手段,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展学生想象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摸索经验。
参考文献:
[1]黄勇.“四步”自主课堂助力语文思维能力提升[J].中国教育学刊,2020(S2).
[2]侯为民.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浅谈联想与想象力在文学鉴赏教学中的重要性[J].语文月刊,2012(01).
[3]孟令军,辛琦媛,倪晶.误区与纾解:小学语文阅读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0(02).
[4]郭建芬.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9(02).
Strengthening Reading Teaching to
Enlighten Chinese Thinking
Li Xiulan
(Xiqu Middle School, Minqin County,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Minqin 733306, China)
Abstract: In Chinese teaching, make students feel the beauty contained in Chinese and let them truly realize the charm of Chinese is an important topic. Starting from the importance of enlightening Chinese think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easible measures to improve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in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skillfully ask questions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text analysis; enhance expression to improve students' aesthetic taste; pay attention to rendering and communication to strengthen students' imagination.
Key words: Chinese education; reading teaching; core competence; thinking ability; classroom 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