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研究
2021-05-21杨丽
杨丽
摘 要:劳动教育具有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共同构成科学完整的育人体系。教师在农村中学历史教学中,应加强学科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响应创新与创业的时代召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学科教育与劳动教育中,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村中学;历史教学;劳动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3-0050-02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要认识到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不仅将其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开展,还应要求各科教师将劳动教育渗透于日常学科教学中,改善劳动教育效果,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历史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记录、研究与诠释了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其与劳动教育必然存在契合点,两者的融合可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一、部分农村中学劳动教育的现状
在不断富裕的家庭经济客观条件下,部分农村中学生家长不希望孩子经历身体上的劳累,学生与家长也都认为劳动与知识学习无关。同时,当前农村中学生的父母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将希望都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向孩子灌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想要孩子用知识改变命运,脱离农村的劳动生活。而这种思想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学校劳动教育的态度,影响学生的劳动参与积极性,还会对学生未来融入社会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器材、场地是支持劳动教育开展的重要条件,国家相关部门虽为一些农村中学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劳动器材与场地,但依然存在数量不足、陈旧过时等问题,给劳动教育的开展造成了阻碍。劳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但这类人才较少,农村中学更是“一才难求”,因而经常是班主任或是其他任课教师代课,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总的来说,劳动教育在农村中学缺失的问题是亟须改变的,要求学校改变教育思想,促进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融合,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劳动教育在农村中学历史课堂中的渗透策略
在农村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可在促进德智体美劳共举、融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使学生快乐学习与健康成长。要想实现劳动教育在农村中学历史课堂的有效渗透,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结合历史教材,给予学生劳动美教育
结合初中历史教材,教师可从人类进化史与人类文明发展史两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劳动美的教育。从人类进化史来看,恩格斯就人类起源进行了科学回答,其指出:“在由猿演变为人的过程中,劳动有着决定性作用。”教师可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人是如何产生的?有的学生认为人是本来就存在的,有的学生认为人由女娲用黄土捏制而成。这时教师要及时告知学生:这些说法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主要是人类在科学不发达时期的一种臆想。在100多年前,达尔文又提出“人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著名论断,但未能解释这一说法。对于这个目前都无法有力论证的论断,学生自然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教师便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由猿到人的进化图,同时讲解整个演变过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在图片的形象展示与教师的生动讲解下,学生不仅认定由猿到人的进化是劳动结果的事实,还能从中感受到劳动的力量、内涵。而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人类在经历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到现代文明诞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多年的洗涤留下了许多的瑰宝,包括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四大发明等,无不向我们彰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对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进行教材的深度挖掘,对学生展开思想教育,让他们明白劳动创造美且劳动最光荣。“金字塔”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可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教材插图,讲述金字塔的外形、体积、建设背景等,让学生在深受震撼的同时,产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及劳动人民的情感,并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组织讨论实践,提升学生劳动技能
知识积累对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与挖掘其中存在的劳动知识,通过整理、分析与归纳,帮助学生构建更为完善的历史知识体系,进而促进学生智育与劳育的共同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就具体的教材内容进行阅读,同时引导其有针对性地找出关于劳动的知识。例如,“‘蒸汽时代的到来”一课讲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情况,指出工业革命的开展代表着社会的进步与劳动者素质的不断提升,社会生产工具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其中的历史知识,形成相应的历史思想外,还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劳动知识,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总结历史知识与劳动知识的契合之处,同时在此基础上组织实践活动,做到在不脱离学科教育的前提下进行劳动知识的教学,实现历史知识与劳动知识的和谐共生。经过一系列的理论知识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与劳动知识基础,关键就在于如何引导其动手实践。例如,在教学“现代音乐和电影”一课时,教师便可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学习,结合教学内容播放一些具有劳动特色的现代音乐与电影,还可以组织小组歌唱比赛或是电影情境再现,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及劳动素养,而且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发挥劳动智慧,在小组合作讨论中合理分工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能提升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与劳动知识的快乐。此外,整个实践过程要求学生做到脑体结合,解决“有劳无教”的问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与创造力。
3.推动课外延伸,帮助学生落实劳动理念
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应有意识地给学生布置课下任务,推动课外延伸,使劳动理念得到落实。教师可鼓励学生成为烈士陵园的志愿者、博物馆的向导者、在世英雄的关怀者等,通过亲身实践增强体验,还可鼓励学生将自身想法、感受及实践过程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不仅可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其劳动技能,而且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为社会贡献力量,使学生形成热爱生活、热爱祖国、乐于助人等优良品质。教师还应注重同家长之间的联系,及时、全面地获知学生在家中的历史学习情况与劳动情况,并给予家长一定的指导与建议。教师可阶段性地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历史学习与勞动表现,为家校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在良性互动下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学校也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历史学习及课外劳动实践的机会,让教师带领学生有序参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及能力。
三、結语
总之,劳动是人类文明与生活幸福的基础,古今中外曾有许多教育家对劳动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众多研究者经过艰难的摸索,发现劳动教育仍像是个“外加的东西”,不能与学科教育很好地融合。对此,新时代的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加强对历史学科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策略的研究,不断创新与探索,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薛维学,杜世碧.全面推进农村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亟需破解的难题[J].中国农村教育,2017(12).
[2]赖剑林.构建“快乐教学”的农村初中历史课堂[J].生活教育,2015(22).
[3]王慧,王晓娟.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发展的检视与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20(03).
[4]蔡如军,车松玲.新时代中学生劳动教育的反思与优化[J].中国德育,2019(22).
[5]刘勇,齐国艳.基于劳动教育的“四个聚焦”校本化特色课程建设[J].现代教育,2019(10).
Study on the Infiltr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into
Rural Middle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Yang Li
(No.2 Middle School of Tianzhu Tibetan Autonomous County, Gansu Province, Tianzhu 733299, China)
Abstract: Labor education has the comprehensive value of moral education, intelligence enhancement, physical strength and beauty education. It is a scientific and complete education system with moral education, intellectual education,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history teaching of rural middle school, teachers should strengthen the integration of discipline education and labor education, respond to the call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infiltrat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to the discipline education and labor education,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and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ey words: rural middle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labor education; integ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