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质量追溯系统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1-05-21吴小凌江妙玲杨婵萍谢剑如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无菌供应物品

吴小凌 江妙玲 杨婵萍 谢剑如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消毒供应室,广东 515041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的重要医技部门,担负着全院复用性医疗器械、物品的清洗与消毒灭菌工作,是医院感染防控的第一道防线[1]。消毒供应室涉及面广、无菌物品种类繁多、数量大、周转快、工作流程复杂,且责任重大。实施电子质量追溯系统前,本院消毒供应室各流程操作均为人工记录,需要重复抄写,繁琐而且效率低下,工作人员工作量大,容易出现漏抄、错抄等问题,且原有的各个环节难以进行无缝衔接,无菌物品的质量无法监测与追踪[2]。本院消毒供应室启用电子质量追溯系统,该系统由十大流程组成:回收→分类→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储存→发放→使用,每一个无菌物品均需经过这一闭环系统的管理,才能进入临床科室再次使用。此系统的应用显著提高无菌物品质量合格率和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满意度,使科室的管理更趋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本研究将电子质量追溯系统的应用效果进行统计并反馈,以期不断完善流程与操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8 年6 月至12 月未实施电子质量追溯系统为常规组,2019年1月至6月实施该系统后为研究组。工作人员30 名,其中男6 名,女24 名;年龄范围为26~58 岁,年龄(40.27±7.61)岁;工作年限范围为3~32 年,工作年限(15.40±9.86)年;文化程度:高中8名,大专6名,本科16 名;职称:副主任护师3 名,主管护师10 名,初级护士3名,高级技师2名,中级技师2名,技术工人10名。

1.2 方法 (1)本院消毒供应室未实施电子质量追溯系统前,所有业务均采用手工记录,无法全面控制物品的流转过程。每日由各临床科室(9:00、15:00)电话联系申请该科室当日无菌物品的需求量,消毒供应室按各科室的申请需求量发放物品。(2)本消毒供应室为电子质量追溯系统新配置电子计算机5台、移动式电子扫码枪5把。(3)建立电子质量追溯系统的信息化,具体包括岗位人员工号标签化、各种装备标签化、各种无菌物品包标签化、单个复用性医疗器械标签化、各清洗、消毒篮筐标签化、流程及信息收集标签化等[3]。在操作上具有灵活性与适应性,在信息记录上具有可靠性。(4)由该系统工程师对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形式为知识理论讲解和现场示范操作相结合。其主要内容为该软件系统的基本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培训结束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实操考核,确保每一位培训人员熟悉具体操作细节及流程,确认每个工作人员都能熟练掌握、运用该系统[4]。(5)设置电子质量追溯系统流程。利用条形码技术对医疗器械和物品在回收、分类、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储存、发放、使用全流转过程中各个节点进行跟踪记录,准确阐明问题,达到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发展[5]。消毒供应室按各临床科室的回收量发放,即每日的发放量取决于回收量,做到等量对换。①登录系统,录入信息。物品回收到消毒供应室的去污区后,工作人员首先用自己工号及密码登录电子质量追溯系统。②回收分类。将回收的复用性医疗物品根据回收单清点确认,1人将回收物品进行分类、摆放,1 人核对相关信息(包括科室、器械包名称、数量、清洗篮筐编码等),2人确认无误后保存。③清洗消毒。将物品放于高效全自动清洗消毒器中进行清洗、消毒。工作人员在电子质量追溯系统录入相关信息(清洗机名称、清洗程序、清洗篮筐编码)。④检查、包装。清洗消毒结束后由专人检查物品的清洗质量、物品的性能。将物品名称、器械规格、包装材质经2 人核对确认无误后进行包装。无菌物品包外标识(标签)是质量追溯的关键环节,包外标识包含:物品条形码、物品名称、包装者/核对者(代码)、灭菌者(代码)、炉号、炉次、灭菌日期、失效日期,包装完毕后将包外标识贴在包装右上角。⑤灭菌管理。物品包装后进入灭菌区,消毒员手持扫描枪逐个扫描每个物品包外条形码,按要求装载。在系统中选择相应灭菌程序、灭菌目的、炉次、炉号等,系统自动生成灭菌时间,消毒员确认数据信息,开始灭菌。灭菌程序结束后,消毒员检查灭菌程序各项参数指标是否合格、确认无菌物品包的灭菌质量。⑥储存管理。将无菌物品包分类存放于无菌储物间。系统具有预警功能,预警显示48 h 后过期的物品。⑦发放管理。无菌室的物品摆放于固定位置,标签标识清晰,方向一致,增加了视觉上的审美观,严格按规定从左到右摆放,从右到左顺序发放,取放物品时一目了然,电子质量追溯系统记录发放状态、发放人、发放时间、发放科室等可追溯的信息,并打印物品清单以供确认发放情况。⑧使用管理。临床科室收到无菌物品包可在电子质量追溯系统中确认签收。使用时录入患者信息,可供追溯[6-7]。

1.3 观察指标 对追溯系统实施前和实施后各随机抽取200 件物品,根据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技术规范中的质量检查及监测标准,对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储存、发放和使用情况等质量合格率进行统计和比较。实施前后消毒供应室30 名工作人员对电子质量追溯系统使用的满意度调查,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4 个选项进行统计,满意度为十分满意、满意、一般满意3项相加。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使用(%)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消毒供应室电子追溯功能实施前后物品质量检查合格情况比较 研究组物品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储存、发放、使用等质量合格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l。

2.2 消毒供应室物品追溯功能实施前后30 名工作人员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满意率为93.3%(28/30),高于常规组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37,P<0.05),见表2。

表1 消毒供应室电子追溯功能实施前后物品质量检查合格情况比较[件(%)]

表2 消毒供应室物品追溯功能实施前后30名工作人员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本院消毒供应室未实施电子质量追溯系统前,所有业务均采用人工记录,无法全面控制物品的流转过程,统计工作繁琐、复杂,成本控制管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8]。而且根据各科室的申请需求量发放物品,虽然优点是能充分满足各临床科室的需求,但是缺点是只强调了供应量,而忽视了回收量,没有对复用性医疗器械的回收进行严格量化监管,物品的缺失无从查找、出入量无细化、责任不明确、增加医院的运行成本。

刘增花和刘淑珍[9]研究消毒供应室通过优化流程联合信息追溯系统对器械处理可有效提升器械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合格率,降低器械损坏率和下发错误率,提升临床满意度。按照WS310.1-2016[10]管理规范要求,采用数字化信息系统对消毒供应室进行管理,并对消毒供应室信息系统的基本要求和技术要求做了专业及精确的诠释,包括了各追溯流程点设置数据采集终端;追溯记录应客观、真实、及时;追溯信息至少保持3 年;错误录入更正需要权限并留有痕迹等9 项要求。因此本院启用电子质量追溯系统,提高全院无菌物品的质量管理水平。

消毒供应室电子质量追溯系统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可通过唯一性的条形码标记和追踪物品在流转过程的每个节点,优化了对各科室消毒物品耗材的管理流程,确保了复用物品耗材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达到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解决过去无菌物品发放的被动性和盲目性问题,使科室之间的工作沟通更加流畅,达到精准回收和发放的目的,及时反馈情况,全程节点质控,降低院内感染风险,提升智能化管理能力,促进医院和谐发展。该系统应用能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使信息获取快速化、业务流程规范化、数据传输网络化、资源利用合理化、信息发布现代化、领导决策科学化[11]。

综上所述,使用电子质量追溯系统避免了手工操作耗时、易漏、易错的缺点,提供客观、真实、准确、实时的数据,该系统条形码的应用使各个流转节点数据准确清晰,具有可追溯性,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明显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确保物品消毒灭菌的质量及医疗安全,值得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无菌供应物品
称物品
氮肥供应充足 春耕生产有保障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找物品
供应信息
无菌服洗衣机
无菌服洗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