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解毒颗粒调控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临床观察*
2021-05-21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6
本文观察益气解毒颗粒对于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旨在为脓毒症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2016年9月~2020年12月本院急诊医学科和EICU确诊的80例脓毒症患者,年龄19~80岁,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中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5.38±13.76岁。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66.33±14.0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予常规治疗,包括:抗生素使用,感染源控制;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营养支持;机械通气与镇痛镇静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解毒颗粒(人参、金银花各30g,麦冬24g,玄参、赤芍、丹皮各15g,三七3g,连翘12g,焦栀子10g,肉桂、甘草各9g,配方颗粒由浙江景岳堂药业有限公司制备,1剂分2包),温水200ml将药物溶解后,早晚各1包。两组均治疗1周。
2 结果
2.1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APACHE Ⅱ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APACHE Ⅱ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治疗后11.13±2.78#16.95±2.71组别治疗组对照组例数40 40治疗前21.70±1.54 20.83±1.77
2.2 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0和IL-6及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及PCT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及PCT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2.53±0.97*#4.09±0.92*例数40 40 IL-6(pg/ml)治疗前182.77±24.71 178.51±14.51治疗后59.87±5.88*#79.93±5.21*IL-10(pg/ml)治疗前145.09±18.56 150.97±13.18 TNF-α(pg/ml)治疗前82.96±4.57 85.58±14.61治疗后50.01±5.88*#75.75±4.43*治疗后36.17±4.53*#56.01±3.44*PCT(ng/ml)治疗前21.24±5.74 22.60±2.55
3 体会
脓毒症的基本病机是正虚毒损,毒热、瘀血、痰浊瘀滞脉络,气机逆乱,脏腑功失调,邪实未去、正气已虚,因此扶正固本贯穿脓毒症治疗的整个过程。益气解毒汤是本院治疗脓毒症的常用方,方中人参、麦冬为君药,益气兼顾滋阴;赤芍、玄参、三七、丹皮凉血化瘀,为臣药;连翘、金银花起清热解毒之功,焦栀子凉血止血,通泄三焦,导热下行,此三味为佐药;少佐肉桂,引火归元,使浮越元阳回归故里,同时于寒凉药中配伍肉桂,以免全方太过苦寒;甘草调和诸药,是为使药。纵观全方,益气养阴,扶正为主,同时清热解毒,兼顾凉血散瘀,使其“气行则血行”,从而起到止血而不留瘀的作用;另一方面“透热转气”,使营分、血分之热邪从气分而解,起到益气养阴,凉血解毒化瘀之功效。
本观察发现,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APACHE 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炎症指标TNF-α、IL-6、IL-10、感染指标PCT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提示益气解毒颗粒可以通过降低脓毒症患者促炎因子TNF-α、IL-6和抗炎因子IL-10的过表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综上,益气解毒颗粒治疗脓毒症有一定临床疗效,可平衡促炎和抗炎的紊乱状态,减少疾病严重程度,同时颗粒剂型使用方便,节约了中药煎煮时间,方便临床推广,为脓毒症患者添加中医药治疗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