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TNM分期胃癌多层螺旋CT灌注参数与血清VEGF相关性初步研究*
2021-05-21开滦总医院CT室河北唐山063000
5.开滦总医院CT室(河北 唐山 063000)
李宗富1,* 郑昌英2 王增辉3 刘 扬4 郑宝霞5
1.唐山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系外科教研室/唐山市协和医院普外一科(河北 唐山 063000)
2.唐山市协和医院CT/MRI室(河北 唐山 063000)
3.唐山市协和医院普外一科(河北 唐山 063000)
4.唐山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系影像教研室/唐山市协和医院CT/MRI室(河北 唐山 063000)
胃癌是胃粘膜上皮和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男性中位居第二,仅次于肺癌,在女性中位居第四[1]。我国胃癌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年平均死亡率为25.53/10万,多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有研究显示,胃癌死亡率正在呈逐渐上升趋势,发病年龄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目前超过70%的胃癌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如果胃癌仅限于胃壁粘膜层,5年的生存率可达95%[2-3]。胃癌的生长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很大的关系,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具有促进血管生长的作用。有研究显示,正常人的VEGF水平要低于胃癌患者,而且VEGF水平会随病情的进展而升高[4]。而多层螺旋CT(MSCT)检查是临床上常用来诊断胃癌的影像学方法,CT灌注成像是MSCT的一种成像技术,它是利用检测血液中碘含量的原理,来反映血液在人体器官的分布情况,间接显示血流灌注情况,同时还涉及其形态学特征,弥补了三维重建技术不能显示灌注情况的缺点,在诊断胃癌中具有一定的价值[5]。故本研究选取了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69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TNM分期胃癌多层螺旋CT灌注参数与血清VEGF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69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胃癌。69例患者中,男性45例,女性24例,年龄34~70岁,平均年龄(49.37±14.32)岁。肿瘤TNM分期参照美国肿瘤协会(AJCC)对胃癌的分期标准[6]进行分期:Ⅰ期21例,Ⅱ期23例,Ⅲ期16例,Ⅵ期1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检查。纳入标准:(1)无其他严重疾病;(2)临床资料完整;(3)无碘造影剂过敏史;(4)患者知情并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有其他恶性肿瘤患者;(2)患有精神疾病者;(3)严重肾功能不全者;(4)拒绝检查或未完成相关检查的患者。
1.2 方法
1.2.1 MSCT检查 扫描前禁食6h,进行检查前半小时饮用适量的水,充盈胃肠道。检查仪器:美国GE Revolution CT机,检查前排除患者身上所有影响扫描的金属异物,扫描参数:电压120kV,管电流200mAs,扫描层厚5.0mm,重建层厚5.0mm,螺距1.0。患者平躺于扫描床上,取仰卧位。先进行平扫,确定灌注扫描的靶平面。平扫完成后,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以5.0mL/s 流率注射碘海醇85mL,进行增强扫描。扫描完成后利用MSCT后处理工作站,对患者轴位扫描图像进行冠状位、矢状位图像进行重建。将图像数据传输到PACS系统,由诊断医师针对扫描图像进行阅片和分析诊断。
1.2.2 VEGF测定 检查前叮嘱患者不能进食,进行空腹检查,抽取3mL外周静脉血。试剂盒:美国 R&D公司的VEGF单克隆抗体酶标试剂盒。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1.3 观察指标将MSCT检查和VEGF测定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比较胃癌患者不同TNM分期之间的灌注参数及血清VEGF值,对不同TNM分期胃癌组织灌注参数与血清VEGF含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灌注参数主要包括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血容量(BV)、表面渗透系数(PS)。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描述,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率或构成比表示;相关性采用person相关性分析法,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TNM分期胃癌患者灌注参数比较Ⅰ~Ⅱ期患者的BF、BV、MTT、PS值均低于Ⅲ~Ⅵ期患者,其中Ⅰ~Ⅱ期与Ⅲ~Ⅵ期的BF、PA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TT、P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不同TNM分期胃癌患者灌注参数比较(x-±s)
2.2 不同TNM分期胃癌患者VEGF值比较不同TNM分期胃癌患者VEGF值见表2。由表2可知,Ⅲ~Ⅵ期胃癌患者的血清VEGF值显著高于Ⅰ~Ⅱ期胃癌患者,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不同TNM分期胃癌患者VG值比较(x- ±s)
表2 不同TNM分期胃癌患者VG值比较(x- ±s)
?
2.3 不同TNM分期胃癌组织灌注参数与血清VEGF含量的相关性分析Ⅰ~Ⅱ期和Ⅲ~Ⅵ期胃癌患者灌注参数BF、PS值与血清VEGF含量之间均呈正相关,且相关性显著(P<0.05),详情见表3。
表3 不同TNM分期胃癌组织灌注参数与血清VEGF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2.4 病例分析典型病例影像分析结果见图1~图4。
3 讨 论
胃癌是消化道系统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多好发于胃窦部,其次为贲门部,发生在胃体者较少[7]。可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早期胃癌大多发生在胃的中下部,贲门部少见;高分化腺癌占70%,低分化腺癌占30%。早期胃癌的预后与浸润深度有关,粘膜内膜罕见胃周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接近100%;癌灶侵及粘膜下时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约占15%~20%,平均5年生存率为82%~95%[8-9]。但是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部分病人可有上腹隐痛、反酸、食欲减轻等消化道症状,无特异性。进展期胃癌指中、晚期胃癌,大部分患者进展期才表现出相应症状,但是往往进展期患者生存率较低,预后较差[10]。胃癌的恶性程度与肿瘤内部的新生血管形成状态关系密切,关系着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患者预后的恢复[11]。故全面了解胃癌内部血流灌注情况,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影响。
患者女,55岁,上腹部持续性疼痛,胃(小弯侧)癌。图1 CT平扫示胃小弯侧胃壁显示明显增厚;图2 增强扫描示动脉期呈轻度强化;图3-4 静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
近年来,伴随着多层螺旋CT的应用,胃癌的检出率显著提高,且CT灌注成像技术得到临床普遍推广[12]。MSCT灌注成像是通过静脉团注碘对比剂,对选定层面进行连续扫描,获得每一像素的时间-密度曲线(TDC),计算灌注参数。通过动态CT值的曲线变化进行图像处理技术,反映生理和病理状态下胃部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信息,为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意义的信息。VEGF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促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参与许多血管生成依赖性疾病的发病及其进展,其中包括胃癌[13]。本研究中,Ⅰ~Ⅱ期与Ⅲ~Ⅵ期胃癌患者的BF、PA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为研究灌注参数与VEGF含量提供了参考依据;而MTT、P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患者患上胃癌后,VEGF促进血管生成,但是基膜的发育程度远远不够,导致细胞间隙增大,所以对MTT、PS影响不大[14]。其次比较不同TNM分期胃癌患者的VEGF含量时发现,患者病情程度越严重,VEGF含量越高,这与杨平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对不同TNM分期胃癌组织灌注参数与血清VEGF含量的相关性研究表明,Ⅰ~Ⅱ期和Ⅲ~Ⅵ期胃癌患者灌注参数BF、PS值与血清VEGF含量之间均呈正相关,且相关性显著(P<0.05)。且胃癌病情越重,相关性越大。这是由于胃癌晚期患者VEGF含量增加,MSCT灌注参数描述患者病情的准确率也增高而造成的。
综上所述,MSCT灌注成像能反映胃癌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利用BF、PS能间接反映血清VEGF表达水平状态,对胃癌手术前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