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共振DWI联合MRS在诊断脑肿瘤中的临床价值

2021-05-21李世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脑膜瘤星形胶质瘤

王 涛 徐 隽 阳 波 李世军

1.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 成都 610016)

2.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四川 成都 610110)

脑肿瘤是一种发生于颅内的肿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脑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成人以大脑的脑胶质瘤、脑膜瘤、转移瘤多见。小儿则以小脑的星形细胞瘤、蝶鞍部的颅咽管瘤最为常见[1-4]。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并确定相应的治疗方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影像学技术不断成熟,逐步成为检查及诊断脑肿瘤的第一步选择[5-6]。脑肿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多样性,包括颅骨平片、脑血管造影、CT扫描检查、MRI成像扫描、神经核医学检查等[7]。其中最为常用的是MRI扫描检查[8],在对患者进行MRI扫描时,会对患者进行多角度的扫描,同时对患者进行器官以及其他方面的连续扫描,且无辐射,具有安全性及分辨率高等优点[9]。磁共振MRS对于活体生物检查时,没有辐射,安全性高,不会影响生物本身,也是唯一无创的扫描技术,同时DWI成像速度较快,能反映水分子的布朗运动,据相关研究表明,DWI联合MRS扫描能有效提高检测的准确率[10]。为研究磁共振DWI联合MRS对临床患者进行脑肿瘤检查的具体价值,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126例脑肿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以及资料分析,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8年7月间收治的126例具确诊的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74例(58.73%),女性患者52例(41.27%)。患者年龄为25~73岁,平均年龄为(51.85±6.04)岁;肿瘤具体包括:脑内肿瘤中,50例胶质瘤(参照WHO 2000年分类标准进行分类,Ⅰ~Ⅱ级22例,Ⅲ~Ⅳ级28例):8例星形细胞瘤(Ⅰ~Ⅱ级5例、Ⅲ~Ⅳ级3例),25例脑转移瘤;颅内脑外肿瘤中,43例脑膜瘤。本研究通过申报并得到上级领导批准。

纳入标准:临床资料真实且完整;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其它部位恶性肿瘤者;(MRI检查禁忌症者;患者及家属对于研究不同意者。

1.2 方法对患者采用Siemens Verio 3.0T扫描仪,使用正交头颅圈线,使患者姿势为仰卧。对患者使用常规的MRI头颅扫描检查,然后通过DWI与MRS进行分析。患者使用磁共振行DWI横轴位SE平面回波扫描,扫描参数:TR/TE 2800ms/95ms,视野20cm×20cm,矩阵128×128,层厚5mm, 无层间隔,b值选择0和1000s/mm2两个数值,扫描时间33s,将ADC图片通过部分软件技术进行合成。而ADC具体值则采用ADC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ADC=In(SI1/SI2)/(bI1-bI2),SI1代表b=0s/mm2、SI2代表b=1000s/mm2时的同一部位同一组织的信号强度值。对患者进行MRI波谱检查,同时采用点分辨表面线圈波普分析法(PRESS)分析,对具体信号的收集则需要采用化学位移选择激励法(CHESS),TE/TR=135ms/1500ms,体素大小为2cm×2cm×2cm,共进行1次激发,成像时间370s。波谱检查患者身体状况,其主要检测为患者病灶实性部分以及周边或健侧正常组织,并避免检测到患者肿瘤坏死以及其他附近部位的颅骨。同时完成对患者脑内其他代谢物的测量并记录,这其中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含胆碱化合物(Cho)、肌酸(Cr)浓度。进行MRS检查时,在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安排加强度的扫描,增强MRI扫描时使用高压注射器将以2.0mL/s的速度向患者体内注入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同时对患者持续注入15mL生理盐水,完成全部注射后,再对患者进行多项检测,其中包括T1WI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扫描。

1.3 观察指标(1)将126例患者的DWI、MRS扫描图像以及具体数据进行整合并使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诊断,同时记录评估分析的结果。(2)测量患者脑肿瘤区以及健侧区脑组织的ADC值,同时参照DWI、T2WI以及病理检查,记录患者的NAA、Cho、Cr等值的具体变化情况。

1.4 统计方法采用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ADC值、肿瘤代谢物值等定量数据采用(±s)描述,采用t检验比较;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 果

2.1 不同脑肿瘤与其对侧正常组织ADC值比较脑膜瘤患者的ADC平均值为(13.33±3.10)×10-4mm2/s,明显高于对侧正常脑组织ADC值(9.84±1.66)×10-4mm2/s,数据出现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转移瘤患者平均ADC值为(12.12±2.84)×10-4mm2/s,明显高于对侧正常脑组织ADC值(9.17±1.72)×10-4mm2/s,数据出现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星形细胞瘤患者的ADC平均值为(13.67±3.12)×10-4mm2/s,相对于对侧正常脑组织ADC值(9.35±1.65)×10-4mm2/s,星形细胞癌患者ADC值明显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患者平均ADC值为(1.20±0.18)×10-4mm2/s,明显高于对侧正常脑组织ADC值(0.67±0.05)×10-4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不同脑肿瘤与其对侧正常组织ADC值比较 (±s,×10-4mm2/s)

表1 不同脑肿瘤与其对侧正常组织ADC值比较 (±s,×10-4mm2/s)

?

2.2 不同级别间星形细胞瘤与其对侧正常组织ADC值比较星形细胞瘤I~Ⅱ级患者平均ADC值为(15.21±3.28)×10-4mm2/s,明显高于对侧正常脑组织ADC值(9.34±0.45)×10-4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星形细胞瘤Ⅲ~IV级患者平均ADC值为(11.39±1.58)×10-4mm2/s,明显高于对侧正常脑组织ADC值(8.57±0.52)×10-4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不同级别间星形细胞瘤与其对侧正常组织ADC值比较 (±s,×10-4mm2/s)

表2 不同级别间星形细胞瘤与其对侧正常组织ADC值比较 (±s,×10-4mm2/s)

?

2.3 不同级别胶质瘤与其对侧正常组织ADC值比较胶质瘤I~Ⅱ级患者平均ADC值为(1.39±0.15)×10-4mm2/s,明显高于对侧正常脑组织ADC值(0.72±0.05)×10-4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Ⅲ~Ⅳ级患者平均ADC值为(1.14±0.17)×10-4mm2/s,明显高于对侧正常脑组织ADC值(0.74±0.03)×10-4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脑肿瘤患者代谢状况比较脑转移瘤、脑膜瘤、胶质瘤及星形细胞瘤NAA/Cr、NAA/Cho均明显低于正常脑组织NAA/Cr、NAA/Cho水平,而Cho/Cr高于正常脑组织Cho/Cr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星形细胞瘤的NAA/Cho和NAA/Cr水平明显高于脑转移瘤、脑膜瘤,而脑膜瘤的Cho/Cr高于星形细胞瘤、转移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级星形细胞瘤的NAA/Cho、NAA/Cr水平均低于Ⅰ~Ⅱ级星形细胞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的NAA/Cr、NAA/Cho水平均低于转移瘤且高于脑膜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脑转移患者,其中7例Lac峰以及11例LIP峰;对于脑膜瘤患者,其中3例Lac峰、8例Lac和3例Ala峰;对于星形细胞癌患者,其中9例Lac峰、3例Lip峰;对于胶质瘤患者,其中2例Lip峰、6例Lac峰、1例Ala峰,见表4。见图1~图5。

表3 不同级别胶质瘤与其对侧正常组织ADC值比较 (±s,×10-4mm2/s)

表3 不同级别胶质瘤与其对侧正常组织ADC值比较 (±s,×10-4mm2/s)

?

表4 脑肿瘤患者代谢状况比较 (±s)

表4 脑肿瘤患者代谢状况比较 (±s)

?

图1 正常脑组织MRS图像。图2~图3 为同一患者,男,24岁,星形细胞瘤患者。图2 DWI未见明显弥散受限;图3 MRS病灶区NAA峰明显减低,Cho峰升高,Cho/NAA比值>2。图4~图5 为同一患者,男,61岁,右侧颞岛,叶、额叶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图4 DWI轻度弥散受限;图5 MRS NAA/Cho明显倒置,并见Lac峰。

3 讨 论

脑肿瘤是一种生长在颅腔内的神经系统较为多见的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11]。脑瘤的发生率较高,约占全身各种肿瘤的1%~3%[12]。CT和MRI扫描检查是肿瘤影像学检查中最常见的检查方式,有相关研究文献报道,MRI扫描检查较CT扫描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更佳[13]。MRI扫描不仅具有无创性、安全性高等优点,还能通过多角度、多方位对病灶位置进行显示,明确病灶周围血供以及病灶大小等情况。近年来临床对于患者脑部检查通常使用MRI常规扫描,但是MRI常规扫描对患者疾病的具体情况反映不准确,容易造成诊断上的误差[14]。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同时MRI技术也不断提升,近年来临床上对弥散加权成像(DWI)和波谱成像(MRS)的运用越来越多,据相关资料统计[15],DWI和MRS对于患者检查中枢神经方面的疾病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尤其是在对脑肿瘤疾病的检查中优势更明显。为此,本研究在MRI常规扫描的基础上采用磁共振DWI联合MRS进行检查,并参照既往相关研究探讨磁共振DWI联合MRS在诊断脑肿瘤中的临床价值[16]。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与常规核磁共振成像 (MRI) 相比,DWI是以水分子运动为基础的,可对脑部基本生理状态信息进行反映[17]。DWI为磁共振技术的扩展,具体体现组织内水分子扩散的情况,同时DWI有很快的成像速度,能够更好地对患者脑部肿瘤进行诊断[18]。据相关数据分析得出,DWI对急性脑梗死有很高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19]。同时对于患者进行多方面的扫描检测,能够诊断患者脑部中肿瘤、创伤等其他病理特征。通过对患者疾病的诊断,对患者疾病的恶性情况具有精确的评价[20]。DWI上信号时间将会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扩散敏感梯度场、扩散敏感梯度场维持时间、水分子在组织中的自由扩散度等,其中扩散敏感度越大,体现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对比度也提高,DWI的敏感度将会提高[21]。常用SEEPI DWI序列中,b值为1000s/mm2。对所得DWI图像与ADC值的变化情况进行匹配,从而对组织间的弥散状况进行准确反映。使用DWI以及ADC有利于提高脑瘤患者在脑部区域的检测准确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脑膜瘤患者平均ADC值明显高于对侧正常脑组织ADC值;脑转移瘤患者平均ADC值明显高于对侧正常脑组织ADC值;星形细胞瘤患者平均ADC值明显高于对侧正常脑组织ADC值;胶质瘤患者平均ADC值明显高于对侧正常脑组织ADC值,与朱秀芳等[22]、樊秋菊等[23-24]的研究结果报道基本一致。该研究结果表明,根据ADC值的不同,可对脑肿瘤良恶性进行鉴别,肿瘤部位ADC值高于对侧的原因可能是由于T2值的延长抵消了肿瘤水肿区的扩散增加,使得DWI信号不明显,从而使肿瘤信号更突出。

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对活体生物检查时,没有辐射,安全性高,不会影响生物本身,也是唯一无伤的扫描技术;其是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和磁共振波普技术相结合和改进下形成的,是新型的诊断方法[24]。目前在临床上使用技术为1H-MRS技术。通过1H-MRS技术检测患者脑部的代谢物,其中包括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复合物(Cr)、胆碱(Cho)、乳酸(Lac)和脂质(Lip)等,通过检测的结果对脑部肿瘤进行定性和分级[25]。除低度恶性胶质病、病灶小于采集范围、浸润肿瘤外,其他脑部肿瘤均在神经元受损的情况下NAA降低;肿瘤恶性程度越高,Cho的升高越明显,但肿瘤坏死区除外;组织能量代谢物升高时Cr降低;肿瘤级别越高,峰越高,Lac升高越明显。本研究结果显示,脑转移瘤、脑膜瘤、胶质瘤及星形细胞瘤NAA/Cr、NAA/Cho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脑组织,而Cho/Cr水平高于正常脑组织;NAA/Cho和NAA/Cr水平比较星形细胞瘤明显高于脑转移瘤和脑膜瘤,而Cho/Cr比较脑膜瘤明显高于星形细胞瘤和转移瘤;胶质瘤的NAA/Cr、NAA/Cho水平均低于转移瘤且高于脑膜瘤,Ⅲ~Ⅳ级星形细胞瘤的NAA/Cho、NAA/Cr水平均低于Ⅰ~Ⅱ级星形细胞瘤[26]。本研究结果表明,1H-MRS对肿瘤恶性程度分级上具有鉴别价值,与Akihiko等[27]、朱晓玲等人[28]研究结果一致。有相关资料显示,一些特征波峰的出现,能够帮助患者进行更好的肿瘤诊断,丙氨酸峰的出现也可能预示脑膜癌的出现,而Lac峰和Lip峰通常出现在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和脑转移瘤中。本研究结果显示,脑转移瘤患者中,Lip峰为主(11例);脑膜瘤患者中,Lac峰为主(8例);星形细胞瘤患者中,Lac峰为主(9例);胶质瘤患者中,Lac峰为主(6例)。本研究结果表明,MRS能有效对肿瘤恶性程度进行分级;DWI能对患者脑部进行多方面检测,其中包括脑脓肿、肿瘤情况等。通过两者的联合检测,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对患者进行诊断,弥补常规检测中的不足,提高临床对脑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效果[29]。

综上所述,磁共振DWI联合MRS对于脑肿瘤患者的检查,不仅对脑肿瘤具有一定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且结合MRI常规检查可对肿瘤恶性程度进行分级以及定性分析,通过专业医师正确的判断以及对症状的诊断,在临床上效果好,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但由于研究时间限制,研究患者的人数不能代表全部患者,后续应进一步深入研究,使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诊断。

猜你喜欢

脑膜瘤星形胶质瘤
侵袭性脑膜瘤的诊断及研究进展*
成人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转化体内诱导研究进展
右美托嘧啶联合纳布啡用于脑膜瘤手术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BFAR 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胶质瘤预后的关系
人类星形胶质细胞和NG2胶质细胞的特性
恐惧应激对胶质瘤影响机制及干预研究进展
如何治疗脑膜瘤?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脑膜瘤分级诊断中的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