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管多的坦克会不会更厉害
2021-05-21XY156
●XY156
有5个炮塔的T35重型坦克
自从坦克诞生以来,这一新生的“陆战之王”就向着车身更大、炮管更粗迈进。车身大就意味着坚不可摧的装甲,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的鼠式重型坦克便把车身大这一点做到了极致;而炮管粗就意味着凶猛的火力,这一点不用多说,显而易见。
除了以上两点外,还有人开了脑洞,把注意力聚焦在了坦克炮管的数量上:如果把炮管数量增多,会不会增强坦克的火力呢?其实在历史上,人们还真的尝试制造过多炮管坦克呢。
坦克最初是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的,战后各国都在想办法提高坦克的火力,于是有人就提出了采用多炮塔或者多炮管的形式,来提高坦克的火力效率。1933 年,苏联推出了拥有5个炮塔的T35 重型坦克,当时可谓震惊天下。
不过让人想不到的是,炮塔多了以后,火力还未验证,各种各样的问题却接踵而至:由于多炮塔的机械结构过于复杂,重量较大,而坦克装甲又很薄,导致坦克的机动能力大打折扣。在德军入侵苏联时,战场上损失的T35 重型坦克大部分并非伤于敌手,而是由于其本身机械故障导致的。
看来多炮塔设计确实有问题,那听起来似乎更靠谱的多炮管设计呢?比如把坦克设计得像战列舰一样,让其有着单炮塔多联装炮,这样行不行呢?武器设计师确实也想到这个解决方案了,在历史上,各国曾制造出了不少双联装主战坦克,从理论上来看,双炮管火炮的瞬间火力,应该比单炮管火炮多出一倍威力。
1941 年,荷兰向美国订购了200辆MTLS-1坦克,这种美国生产的坦克就拥有两门37 毫米火炮,机枪更是多达7 挺。它的口径虽然小,但因为当时MTLS-1坦克的主要作战对象是日军的“脆皮”坦克,两门射速够快的37毫米火炮已经足够将它们打成碎片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德国也尝试过研制双炮管坦克。20 世纪70年代,德国出现了一款名为“VT”的实验坦克,其特殊之处就是上面装了两门坦克炮。其早期的VT 1-1 双管坦克安装的是两门105毫米L7A3线膛炮,采用人力装填。
VT 1-1双管坦克
VT 1-2坦克
对于有着两门炮的VT 1-1 双管坦克来说,人力装填实在是效率太低,后来改进的VT 1-2 型号更换了莱茵金属公司的120 毫米滑膛炮,火力大大提高,每门炮都有一个6 发自动供弹的自动装弹机,VT 1-2 坦克的两门炮交替射击,能在1 分钟打出10~15发炮弹,远超当时的其他坦克。
据说这辆坦克的两门炮如果同时开火,可以在2 千米的距离外击中同一个点。为了不让两门炮的炮弹撞到一起,设计师还专门在坦克上安装了一个协调器,让两门炮在发射时产生些微时间差,这样第一发炮弹先在敌人坦克上来一下,即使打不穿,接踵而至的第二发炮弹也能在第一发炮弹留下的孔里钻进去,继而击穿敌方坦克。
莱茵金属公司的120 毫米滑膛坦克炮本来就性能优良,到现在还是西方先进坦克的标配,两发炮弹打在同一个位置上,基本没有什么车能顶得住。这可是真正的黑科技。
然而VT 1-2 坦克,最终还是叫好不叫座,由于种种原因,它在和“豹”2 主战坦克的竞争中败下阵来,德国最后还是选了传统的单炮管“豹”2主战坦克作为军队的主力配置。
“豹”2A4主战坦克
为什么主流的主战坦克都不是双炮管坦克呢?因为双炮管有不可避免的缺点。
首先就是大多数炮塔的内部空间不允许安装双炮管。坦克的内部空间很宝贵,在狭小的空间中,不仅要给人员留出位置,还要容纳下观察、瞄准、灭火抑爆等设备及弹药架(自动装弹机)、俯仰和反后坐装置等。此外,因为还要给火炮留下足够的后坐距离,所以主炮的后方还得空出一片空间。
造型低矮的坦克炮塔内,能容下一门炮已经很不容易了
这样一来,如果再装上一个炮管,坦克里的人就几乎没地方待了,尤其现代坦克的主炮口径越来越大,火力越来越强,也就越来越没有搞双炮管的必要了。
另外,双炮管在实战中,其实并不一定会增强作战能力。从前的战列舰喜欢用多联装炮,是因为舰炮射程远,散布比较大,所以需要多炮管,提高命中率。但坦克没有这方面问题,在现代火控系统的加持下,弹道平直的坦克炮命中率是很高的。如果安装双炮管,就一定会牺牲单炮管的威力,两门中小口径火炮的威力,可远远赶不上一门大口径火炮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