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PICK这些“后浪”高校
2021-05-20有间大学占佳鸣周檀
有间大学 占佳鸣 周檀
近年来,新兴新办大学颇为亮眼。
它们有全新设立的综合或专业型高校,有新式合并类大学,有联手合力的新高校联盟,还有各种让你意想不到的新组合、新形式。
高校队伍中这群冉冉升起的“20后”,无疑将成为一股冲势强劲的后浪,拍打着前浪大学们。同时,也为你的志愿填报提供更多选择的空间。
不被看好的独立学院,必须想办法转正了
从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到南京传媒学院,从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到武汉文理学院,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到浙大城市学院……高校改名不算稀奇,但这些“新大学”的根本性变化,在于从独立学院转设成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学校,正式成为本科院校中的一员。
也许你对“独立学院”这一角色感到陌生,但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你多少会对“某名校××学院”的组合感到好奇:它到底是顶流的××名校,还是三本学院?
独立学院多应20世纪90年代高校院系调整和扩招之需而涌现,这类高校属于公办学校与社会资本的产物。它们一度依靠“金主爸爸”实现经费独立,开启了飞速繁衍模式。
但另一方面,独立学院也并不独立,且愈发良莠不齐——名校前缀成了招生噱头,教学质量却匹配不上高额学费。
野蛮生长过后,独立学院队伍必将迎来整改。2008年国家颁布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指出,独立学院将被给予一定时间的过渡期,向转设本科高校、迁址办学、回归母体高校、合并或撤销等路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学科实力、师资科研、基础设施过关的独立学院,才有资格跨过转设的门槛。
教育部数据显示,自2008年至2016年,全国有61所独立学院成功转设为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仅在2020年上半年,就有11所学校完成这一转变。毕竟,想要人们改变对独立学院“野鸡大学”“坑钱民办”的印象,就必須从改变独立学院自身开始。
新合并类大学,高校&科研院所“双杀”出现
20世纪90年代,国内高校界出现过一股合并潮。北大、复旦、浙大、武大等学校便在其中拿下buff,强者从此走上了更强的道路。
错过了这班车的大学们一度流下羡慕的眼泪,热心群众也为母校和家乡呐喊过高校合并的愿望,比如有自称内蒙吉工业大学的学生,在人民网留言板中提出了让内蒙古工业大学与内蒙古科技大学整合办学的意见。这位同学表示: “相信在理工科真正会有一个塞北清华,最终成为双一流大学。”
但大规模合并不是一件简单易行之事,此份好意当然也被内蒙古教育厅官宣婉拒。
青塔网有相关数据指出,近5年国内合并的高校不超过10所。比起校际合并,大学队伍中诞生了一种新组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合并。
过去一年多来,这类组合就出现了三名新成员:
山西农业大学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并为新的山西农大,杭州医学院与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组成新杭州医学院,泰山医学院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合并成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成功合并拿下“第一”名号的第三所高校,或成其中的最大赢家。
科研院所与高校的联合,双赢无疑是肉眼可见的。前者能为后者的综合实力、科研学科力量助力,后者则能为前者的生源和社会影响力提供支持。
以山西为例,位于太原的农科院,突破了山西衣大身在县城带来的地域局限;这位百年高校同样也能为农科院打响名气、招揽人才助力。
在合并且合心、双方资源与经费不掐架的良好合作之下,科教融合当仁不让成为如今高校们的一条新突围之道。
新高校联盟,不只是TOP们的专属
除了一对一的牵手合并,多校联盟也成为大学抱团的一种方式。
中国大陆最早、最强的王者级联手,就是大名鼎鼎的C9联盟。其中的清北复交浙,南大、中科大、哈工大和西安交大,曾被确定为“985”队伍中最“985”的一批选手。同样的,美国有常春藤联盟,英国也有罗素大学集团等拔尖小团体。
根据合作交流协议,9所高校实行本科生、研究生联合培养,举办暑校,共同开展教材、教学、教改研究和加强青年教师交流等深入融合。
C9联盟不失为一次强强联合的尝试,但难免被担忧会导致科研学术资源的垄断。于是,这一担忧化成了其他高校纷纷加入抱团潮流的动力。
后继的联盟虽多,亮相多的还是那些强校。有人调侃,这不过是一个宿舍的好几个学霸建了十几个群而已。
事实上,希望且需要抱团发展的不只有名校。更多元、更包容的新高校联盟呼声也越来越高。
联盟的队伍逐渐扩大、更加多元。2019年底,上海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江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组成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大学科技园联盟。
同一时间,中国西部中医药高校联盟成立,成员包括云南、广西、贵州、甘肃中医药大学等1 1所高校。
2020年5月,一个体量强壮的新20校组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成立。它的成员不仅有成渝老牌名校川大、电子科大、重大等,也包括西南石油、成都中医药、重庆邮电、重庆交通等特色高校。
与其仰望名校联盟,或等待大佬高校提携,队伍中部的高校兄弟姐妹想要崛起,自发联手未必不会更有力有效——抱团发展、雨露均沾的前提,终究还是成员实力要相当。
毕竟,抱大腿躺赢的好事谁都想捞。但问题来了,谁愿意做那个大腿呢?
国内代表性高校联盟
1.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
此为教育部直属的部分原行业高校自愿组成的校际合作组织。成员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13所学校。
2.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
包括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该联盟的目标主要是共建一流学科联合体,共享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共创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共引高层次创新人才,共织国际高校合作网络。
3.武汉七校联盟
由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7所在武汉的部属重点大学组成。这七所高校的本科生,可以任选其中一所学校的公共选修课或专业课,可拿双学位,相当于“一张录取通知书,可上七所名校”。
4.京港大学联盟
京港两地大学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大学合作联盟,由北京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牵头、多所香港与北京高校共同发起。
中国新大学看深圳
高校数量在第一梯队城市中落后的深圳,还没有足够底气喊出“中国大学看深圳”的豪言壮语,但绝对有资格为“中国新大学看深圳”代言。
新大学人人都有,但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又新又快。
“80后”的深大已经是深圳高校界的老前辈,待新世纪一开启,深圳即迎来了大牛级人物——北大、清华的深圳研究院和哈工大(深圳)。
当你质疑这里拿得出手的不过是名校的新分校区时,“10后”全新选手南方科技大学立马迎头赶上,同时期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也为深圳高校的多元化增添了重要一笔。
事实上,相对于深圳巨大的经济体量,它的高校及高等教育人才并不够用。
《深圳特区报》数据显示,人口两千多万的深圳,在校大学生数量不足10万人,仅为北京、上海的十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这里的高教升级空间必须要足够广阔。
2020一代新大学队伍建设无疑正在提速:从筹办到正式成立仅用了三年的深圳技术大学,首届招生的分数线一举压过省内老牌一本高校广工、华农等;中外合办类高校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为国际化铺路;本土高校深圳师范大学、深圳海洋大学和深圳音乐学院也被纳入建设名单。
高校这盘棋,深圳既要走高端路线,也在发力布好全方位的局。
专业型新高校,绝杀就在于专业性
综合性高校固然能更好地做大傲強,但专业性大学的地位更不应被忽视。
冠以科技、航空、财经、政法、艺术等字眼的大学,专业指向性更强,学生培养方向更明确。近年来,建设这类新高校也成为不少地方培养并留住高端人才的新路径。
2019年底,广东版“中科大”——中山科技大学开始筹建。
这所规划投入百亿元、借鉴西湖大学模式、以理工类学科为主兼顾文商的高校,正是中山市为“吸引全球产业、资本、技术、人才等高端创新要素集聚”踏出的重要一步。
类似的,宜昌的湖北航空学院自2019年开始建设,合肥也正式迎来本土首个艺术类本科高校安徽艺术学院,聚焦国家康复事业发展需求的康复大学将在青岛建成。
佛山就更厉害了。2019年9月,当地官方提出筹建佛山国际功夫学院的计划,学院将以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为主。
根据相关提案,学校会按需设置岭南武术、舞龙舞狮、功夫推拿、影视表演、高级保卫等专业方向。
学院未来的宣传海报素材已经有着落了:来吧,加入佛山国际功夫学院,你必将修成具有现代思维的高水平应用型武术人才。
照这么看,如果武术学科也被纳入双一流评选,实现一流学科零突破这件事,佛山绝对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