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击长空,血翔浅歳
2021-05-20顾庆丰
顾庆丰
百余年前,长沙市南门口长郡中学里,有两个风华正茂的少年。他们发奋学习,日日在校园里高声诵读;他们热爱体育,时时驰骋在绿茵场上。他们仿佛展翅的雏鹰,即将翱翔长空;又仿佛湘江的游鱼,在风浪中成长。这两个少年,日后一个是中共中央书记处5大开国书记之一的任弼时;一个是解放军开国大将、海军司令员肖劲光。
洲江的风浪
1917年,14岁的肖劲光考上长郡中学,成为一名中学生。
肖劲光家住湘江西岸赵州港,以往都是坐哥哥摇的划子过江上小学,现在成了中学生,他兴奋地宣布自己长大了,要独自驾小船往返河东河西。
长大的感觉让他仿佛力大无穷,小船也因此划得飞快,一下就到了江心。江心水流湍急,一抬眼,他又看到了那几个风雨无阻横渡湘江的青年,他们矫健的身姿让他赞叹不已。
忽然,一艘帝国主义的军舰横冲过来,掀起的大浪扑向他们。糟了!他们会不会被大浪卷走?肖劲光急忙把小船靠了过去。哪知,大浪中的青年们游得更兴奋、更来劲。原来,他们是在借湘江的风浪锻炼自己!
肖劲光震撼了,他佩服他们、羡慕他们,暗下决心要像他们一样在湘江的风浪中搏击人生!
足球的缘分
肖劲光喜欢体育,尤其喜欢踢足球。他长得比同龄人高大,身体结实,又有冲劲,入校不久就成为校队的主力,,还被封为小球王。他是前锋,没有一场不破门进球,因此他所在的长郡中学足球队一时间所向无敌。
长沙的学界里,还有一支足球队号称从未输过,那就是第一师范足球队。这支球队有一个高大稳健、号称“铁门”的守门员。一次比赛,小球王在他门前射门无数,却未进一个。最终,比赛打成了平局。
平局让两队都有些扫兴,却让场外一个名叫任弼时的学生欢呼雀跃。这是他最希望的结果,因为他是第一师范附属小学的学生,又是长郡中学小球王的粉丝。一边是母校,一边是偶像,都不输,就是他赢。任弼时决定附小毕业后考长郡中学,他要成为小球王的校友。
我们是校友
1918年春,卯足了劲的任弼时报考长郡中学,但此时长郡已被张敬尧的北洋军队征用。军政府勒令长郡停课停招,将学生全部放假回家,任弼时只好考入明德中学。
与此同时,离校的肖劲光担心荒废学业,考入了美国人办的湖滨大学。没想到,这个学校是为宗教服务的教会学校,主要课程是《圣经》,教师也都是牧师,一天到晚要求学生背诵《圣经》,与当时知识分子救国救民的理想格格不入。肖劲光大失所望,毅然退学。
不久,北洋军队迫于社会压力,撤出长郡中学,肖劲光又回到母校继续上课。这天,他刚走进教室,一个虎头虎脑的少年就拦住了他。少年兴奋地说:“我们终于是校友了!"接着他自我介绍,并告诉肖劲光,自己一直是他的球迷。
原本任弼时比肖劲光低一年级,但长郡停课停招,让他在明德中学追赶了一年。如今,他们意外地成为了同班同学。
出路在何方
1919年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巴黎举行和平会议,中国是战胜国,德国是战败国。按协约,德国战前在中国山东侵占的权益,应该无条件归还中国。但弱国无外交,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送给日本。消息传来,引发了震撼中外的“五四”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长沙各界闻风而动,积极响应,青年学生更是全身心投入。
当“救国十人团"在集会上宣读爱国宣言时,在场同学无不声泪俱下。肖劲光悲愤难填,大叫一声后,一拳击打在墙壁上,顿时鲜血直流。一旁的任弼时热泪不止,赶紧为他包扎。相同的志向,让他俩成为了无话不说、亲如兄弟的朋友。
1920年暑假,肖劲光和任弼时决定留校学习。白天他们结伴而行,晚上同宿一舍,共商人生大事。再过几个月,他俩就要中学毕业了,下一步路怎么走?今后干什么?成为他们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天,他们路过一个画像馆,任弼时看了看挂在橱窗里的画像,胸有成竹地说:“这样的画,我们也能画。”
他俩一时兴起,买来纸和炭笔,在宿舍里画了起来。作品送到画像馆,一比较,任弼时的画作比所有的都好。画像馆收购了他们的画作,还想聘任弼时为画像师,但他们谢绝了。
小小的实践让他们获得了谋生的自信,但在国家内忧外患、人民苦不堪言时,他们绝不愿意做一个只为谋生而活的人!
到俄罗斯去
不久后的一天,任弼时带回了一个好消息,长沙成立了一个青年团体“俄罗斯研究会”,准备选送一批学生去俄国勤工俭学。
他俩十分振奋,立刻决定加入研究会,到俄国去。他们赶到船山学社要求入会,没想到该会的书记干事让他们眼睛一亮。任弼时认出他是第一师范那个号称“铁门”的守门员,肖劲光则认出他是经常领头在湘江风浪中锻炼体魄和意志的青年。他就是毛泽东。
毛澤东对他们说:“我们研究俄国十月革命,是因为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成功实践。马克思主义能够解决大多数人的问题,中国需要马克思主义。”
1920年8月,经毛泽东挑选、研究会审定,任弼时,肖劲光等6人为第一批学生会员,前往俄罗斯勤工俭学。这一年,任弼时16岁,肖劲光17岁。毛泽东亲自送他们乘船远去,挥手告别。
站立船头,他们预感到革命的风浪即将迎面扑来,而他们必将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本文作者系长沙市委党校兼职教授,长沙地方文化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