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年的模样

2021-05-20卫毅

南方人物周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于洋成团顺位

卫毅

《創造营2021》的90位学员

海花岛运动中心三楼,灯火通明,其中一间练习室里,舞蹈老师问身边的人:“几点了?”身边人答:“10点30分。”这是晚上的一节舞蹈课,将持续到凌晨1点。《创造营2021》的学员,起居和训练都在这栋楼里,他们在为总决赛做最后的准备。练习以及更多的练习,是他们这四个多月的常态。

练习室里,跟着舞蹈老师训练走位的学员来自中、日、泰等国家,他们将在总决赛表演《少年的模样》。这个歌名很容易吸引此间的少年,在总决赛之前按顺位选曲时,选这首歌的队伍最先满员。

《创造营2021》在海南儋州的录制已经持续了四个多月,90位学员,经过三次顺位发布之后,有25位学员进入总决赛。他们会为11个“成团位”做最后的努力,除了来自俄罗斯的利路修。利路修来创造营,原本是给日本学员羽生田挙武和喜内优心做中文老师,但创造营的导演觉得他形象不错,又会中文,建议他参与其中。他抱着体验生活的想法入营,这一体验就来到了总决赛。他坚决地表示不想成团。这是世界综艺史上从未有过的现象,一位不想成团的学员,因为“笋丝”(可理解为有点儿“损”的粉丝)的支持,不情愿地进入了总决赛。利路修让一个节目的许多表述,为他留出了例外,比如,我不能用“都”字来概括25位学员的成团愿望。

创造营这档S+级综艺节目已经做了四年。这一次,跟以往三年有所不同,学员们将会组成“国际男团”,国际学员比以往都多。这像是在综艺节目中做一次全球化的尝试,有人称之为“逆全球化时代的逆行者”。尤其是全球仍处疫情期间,这是一件很难却做了的事情。在排练室门口,能听到不同国家的语言传出,翻译们也在上夜班。

站姐们在运动中心门口夜以继日地等待学员的片刻露脸,我和摄影师则在练习室门口等着他们的课间休息,准备为同住405宿舍的赞多、力丸和刘彰拍照片。我在当天采访了他们。我对这里并不陌生,一个月前,作为受邀媒体,我在一间由练习室临时“改建”的媒体见面室里,遇到了许多学员。同行的一些女性媒体朋友,因为见到这些爆火帅气的学员,甚至有些“失态”,一旁的编导们提醒,要“优雅端庄”。

四个多月里,《创造营2021》每播出一期节目,都会迅速地占据微博热搜,许多学员成为了年轻人茶余饭后的话题。这些学员,最大的出生于1993年,最小的出生于2003年。大部分人出生于2000年前后,他们正处在将要登上社会舞台的时刻,而眼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舞台,这一代年轻人将会逐渐被看到。他们会是怎样的一代人?他们跟之前的一代代年轻人,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这是我的好奇之处。

创造营405宿舍舍友:力丸、刘彰、于洋、赞多

海花岛上,轰鸣的机器穿梭在各国风格混搭的建筑群中,这里像是世界的缩影。夜空下的影棚和运动中心,仿佛是通向未知世界的UFO。

初舞台上,最让人吃惊的是来自日本的学员赞多和力丸。尤其是赞多,那个被学员韩佩泉形容为大陀螺的动作,令人叹为观止。他获得了满票。仅差一票的是力丸。他们的舞蹈水准被认为突破了影棚的天花板。于洋则因为一首《少年啊》,让人觉得他少年老成,尽管他并不这么认为。于洋能有这个表演机会,是因为和他同组表演的刘彰对台上的老师们说,“我第一次听于洋唱歌,差点就跪了。”

初舞台之后,90位学员正式入营。赞多、力丸、刘彰、于洋,住进了运动中心的四人间——405宿舍。四个人来自两个国家,其中两个是舞蹈能力超强者,一个是rapper(说唱能力强的人),一个是vocal(唱歌能力强的人),他们性格各不相同,但身上又有某种像水一样相融的气质。我对这个宿舍感兴趣,大抵也是如此原因。他们是创造营里的一面镜子,有少年的镜像与模样。

在两节训练课的间隙,刘彰再次坐在了我的面前。我第一次见到刘彰,是因为一个月前的媒体群访。他和队友们推门进来,面对一桌食物,“不客气”地吃起了抹了芥末的寿司。刘彰看上去长着一副“没受过欺负”的脸,但他不只一次说起,他曾在学校经历过校园暴力。他反思自己在网络上曾经diss(指责)他人的言论,是将无形的暴力施于彼身。他在创造营的初舞台加试时,唱了一首自己原创的《道歉信》。“由diss开始,请让我diss me 来结束。”他深情而真挚的说唱吸引了观众。这是偶像的舞台难得的东西。在他身上,感性和理性的成分都很浓郁。

吃了寿司,刘彰聊起自己在大年三十和母亲的通话。其他学员在流泪的时候,他像汇报工作一样,跟自己的母亲说着话。“其实我身上有一层很厚的壳,我不太会跟家人或别人敞开心扉。”

刘彰是纽约大学数学与经济专业大二的学生。他平时跟家人分开的时间多,并不会为这几个月的离别而感到特别。他对未来原本的打算是经商或从事数据科学方面的工作。上大学时,他因上传到网络的说唱作品而受到关注。他用暑假的时间,回国参加了《说唱新世代》这档说唱类综艺节目,他的那首《反路》,让人觉得他是一个会剖开自己和家人的人。他在某种程度上又表现出矛盾心态。因为真实,他敢直言。又因为善良,他得为直言的结果找平衡。在外人看来,他已经足够坦诚,但他还是强调那层厚厚的壳。

在405宿舍,刘彰有时可以放下他的那些壳。但这里仿佛是“楚门的世界”,到处都有摄像头。少年们经常聊天的地方是运动中心三楼的厕所,确切地说,那里是厕所、冲凉房和更衣室的综合体,那里没有摄像头,他们可以聊一些男生之间的话题。

《創造营2021》总决赛前,《少年的模样》成员在练习。图/本刊记者 大食

在为总决赛准备的练习室里,刘彰的表情更为紧绷一些。这一组里,赞多、力丸、刘宇都是从小学习舞蹈,而且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许多动作,他们看一遍就会。他们更多是在配合其他学员走位,有时,他们就像是老师。

在力丸长久的自我认知里,自己是一个没有自信且非常害羞的人。力丸非常欣赏刘彰,他觉得刘彰是跟自己完全相反的人,“他说话非常直,不高兴就是不高兴,好就是好,是一个不会说谎的人。我很想成为那样的人。”

在一封感言信里,力丸将刘彰比作镜子。在日语里,“镜子”有“榜样”的意思。回忆这些事时,力丸正坐在影棚休息间的一排镜子前。在他之前和之后,刘彰和赞多都在他的座位坐过,他们也许互为镜子。405宿舍是创造营的模范宿舍。宿舍的四个人,有三个进入了总决赛。

已经离开的于洋,帮助力丸学习唱歌和中文,力丸则教他跳舞和日文。创造营许多学员对此心怀留恋,看重的一点就是学员之间虽有竞争却又努力帮助他人的氛围。自私在这里不受待见。大家都参与营造了集体生活的安全感,并获得了安全感。

在力丸看来,405住的学员,跟其他房间的人比起来,个性要更加强烈一些。“赞多是一个性格非常开朗的人,在我们的房间算是氛围担当。”赞多和力丸认识多年了,在同一家公司,赞多主要做伴舞,力丸做编舞。赞多觉得,力丸这样的人,在日本人里也是不多见的。

在舞蹈专业圈子里,力丸早已为人所知。创造营学员凌萧之前在韩国上过力丸的课。吴海去上过力丸舞蹈室的课,但不是力丸直接授课。吴海多次表达过,如果赞多和力丸没来参加,他自己可能就是创造营最强“舞担”。第二次公演舞台,力丸和吴海一起表演原创舞蹈。力丸对吴海说,你不应该只是一个跳舞的人,你这里改一下的话,会更像一个艺术家。说到这的时候,力丸忽然有点不好意思:“啊,对不起,稍微有点那个,好像在说了不起的建议。”紧接着,他说了曾经给徐绍岚的建议,他觉得徐跳舞很有力量,但可以用更放松的方式去跳。

在这段采访中,力丸说得非常流利,这是他最擅长的领域。创造营一位舞蹈老师告诉他,以前上过他的课。“现在,是这位老师在教我。”他又变得不好意思起来。他的脸上一直挂着笑容。无论台上台下,笑容都难以消失。

“你这一代日本人,跟上一代日本人相比,会有不同的地方么?”我问力丸。

从左至右:力丸、刘彰、赞多。图/本刊记者大食

“母亲那一辈人,或者更早一辈的人,会更强调日本元素,会说我们日本怎么怎么样。对于更年轻的人,他们会更重视或者已经更国际化了。”力丸说,“我们现在可以买到更便宜的机票,飞到世界各地,会感受其他国家的文化,或者把更多国际元素引入到日本的日常生活中。现在的日本年轻人,更开朗、自由,会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你会去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吗?”

“对我来说,我觉得我的人生从我出生那一刻起,就像电影一样,剧情已然定下来了,我只是按照这个剧情按部就班地走我的人生而已,所以尽管我的人生中会有很多挫折和不顺,甚至非常失意的时候,但我会觉得,这是因为我的命运已经定下来了,而且可以去克服它,所以,那些试炼才会来到我的面前。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该去完成这样一个考验。”力丸的回答看上去和他的微笑很是匹配。

创造营之旅,是力丸接受的一个考验。公司问他:中国要举办这样一个节目,你要不要去参加试试?力丸做了一些调查,发现这也许正是自己现在想做的一件事。“我常年都在做舞者的工作,我的实力要比很多人强,但是没有得到我认为相应的评价,我对此也有一些怀疑。”他来到这里,是想知道自己这么多年来做的事是否正确。

和力丸的想法差不多,赞多从日本来参加节目,也是希望能有所改变。他不大明白,自己拿到过多次世界冠军,“但可能只有100个粉丝。”

公司对他的创造营之旅并没有过高期望。“他们觉得我第一轮之后就会回来。”这样的事情没有发生,从创造营的初舞台开始,他就是“撑腰王”(最佳表演者)。

“那个像陀螺的动作是什么时候学会的?”我很好奇。

“这是我小学五年级时学会的动作。”赞多说,“这个动作来自巴西的一种功夫。在巴西功夫里,也属于一个比较难的动作。小学的时候,有半年的时间,我每天都练习这个动作。”

赞多在拿世界冠军时就用了这个动作。“这对我来说,是必杀技。”这是巴西战舞卡波耶拉(Capoeira)的一种动作,经常被用到house舞蹈里。赞多的house舞蹈让他拿到了世界冠军。赞多17岁时,在“Street Dance Kemp Europe”中打破了该比赛历届冠军年龄最小的纪录,并在该比赛中获得了三次世界冠军。

世界冠军在2021年的创造营,被更多的人看到了。赞多和力丸在一夜之间成为拥有巨量粉丝的外国选手,他们一直排在“成团位”的前几位。

赞多身上有运动员气质,他的许多舞蹈动作有着竞技体育般的难度。他也说,他以前参加比赛,想得更多的是“赢”。“以前,我的梦想是世界冠军,第一名。我觉得赢才是最重要的。赢了之后,发现朋友、家人的支持非常重要。”赞多觉得这是人生最大的意义。他举起手,给我看他手上戴的两个戒指,这是家人和朋友送给他的。“现在,我还有了我的创始人。”

“创始人”是创造营的专用话语,可理解为“粉丝”。“创始人撑腰”翻译过来就是“粉丝的支持”。

作为创始人代表(也就是导师)的宁静在创造营里有一句经典的话,“这个舞台有意思的地方是,我们代表我们,他们(学员)代表他们(学员),外面的观众代表外面的观众。”到现在,学员们都发现了,外面的观众(创始人)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人。他们的力量大到可以将利路修在顺位发布中推到第10名的“成团位”。他们还可以让利路修的照片布满海花岛的路灯广告位。

海花岛2号岛的一块广告牌上,利路修的大幅竖拍照片旁,印着的文字是“全新组团,隆重加推”。这是原来的楼盘广告留下的,对利路修来说,却是他最不想看到的。在他照片的位置,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挂着的条幅是:“欢迎业主回家。”“回家”才是利路修在这段时间日夜期盼的,而不是“成团”。

“我是利路修的粉丝,”赞多笑着说,“我们经常在一起讲话。我問他,你是不是真的不想待在创造营。他说,我真的不想,我想回到原来的生活。他告诉我,他非常担心。第一个是担心成团,这样的话,接下来两年都不得不接受团体的活动。第二个担心是,即使现在离开这里,他到底还能不能回到原来的生活。我觉得他的压力很大。”

利路修原本和乌克兰学员安迪住一个宿舍,安迪在第一次顺位发布后离开。有学员问利路修,这次顺位发布,安迪的离开是不是你最难过的?利路修回答,我没有离开是我最难过的。

创造营第三次公演舞台《璧》成员

在那次顺位发布前,我在媒体见面室里见到了利路修。他向我又解释了一遍对“F”班的理解:“F”意味着“Freedom”,他希望自己的生活是自由的,而偶像的生活,他认为没有自由。

在创造营,由高到低的班级分别是A、B、C、F,经过三次顺位发布,现在只有A班和B班学员。利路修向往的“F”班已经不存在。

“大多数人是奔着成团来,粉丝如果真的把利路修送进团里的话,这并不是一件好笑的事情,而会让我觉得其他人的梦想如此的不值钱。”刘彰说。

“你如何去认识创始人这种巨大的力量?”

“我会想,为什么要去决定利路修的人生。这是利路修不想要的人生。”刘彰提到了赖耀翔,赖耀翔在导师评级中,从F班升到了A班,但在第一次顺位发布时他就离开了。“我还记得赖耀翔离开的时候,说,难道我还不够努力吗?我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觉得他已经足够努力了,只是命运女神还没有眷顾到他。”

刘彰还提到了俞更寅和伯远,他们为这次的成团机会努力多年。他看了家人朋友们给学员们录的视频,伯远父母的视频打动了他,“他的父母反对他走这条路这么多年,他为了这场梦,走到这里,现在卡在12位。当时在现场,我听到伯远和利路修的排名,我笑了,不是开心地笑,而是觉得这个世界过于有趣了。”

在第二次顺位发布后,于洋离开了创造营。他是天津音乐学院大四的学生,正准备着毕业论文。他的论文打算写“综艺节目对当代中国流行演唱专业学生的启发和影响”。

前两年,于洋在课外办了一个艺考培训班。因为疫情,这个班难以维持,他赔了一大笔钱。当时在班上,他会跟学生们讨论,为什么学艺术?为什么要考艺术类院校?“他们告诉我,就是喜欢。我说,你有没有考虑过将来把这个当饭碗呢?很多人没想过。这个圈子是非常难的,你有能力才可能被看见,你有能力也许也不会被看见,这时候,你该怎么办?”这个问题,于洋也像是在问自己。“我参加创造营,看到许多学员离开的时候,心情是非常难受的,我特别不喜欢,但这就是市场,没办法的事情。”

生于1999年的于洋,刚上大学时无所事事,有种混吃混喝的感觉。他学的是流行演唱专业,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去做什么。在那样的情况下,他写了《少年啊》。他不想表达所谓少年老成,他是想让听者有其见解与思考。

他详细地跟我说起《少年啊》的歌词都想表达什么。“人生苦短几十年,我们尽量不要活成愚昧的彰显。我年龄其实也很小,但我会去想这些事情。”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想知道405宿舍每个人的答案。在我看来,“少年”要放到“人生”中思考,才能确立其意义。

“我对人生有自己的理解。”于洋的回答很迅速,“人生其实就是演变的过程。其中充满了纠结。遇到坎坷也好、困难也好,你总会在想和不想之间纠结。迈过去了,也许会有成功的感受,另一方面,给你带来的可能是正儿八经的挫败感。每个人生下来是孤独的,很多事情,你跟别人再怎么聊,到最后消化的还是你自己。”

海花岛运动中心三楼仍然灯火通明,数字电子钟显示午夜将至。赞多、力丸和刘彰在课间去上厕所时,抽出时间让我们拍了一组照片。短短几个快门的工夫,刘彰不断说:“老师,我们还要继续上课。”创造营总决赛像呼啸而来的列车,少年们在努力不要错过。

这段时间,刘彰会反复去听之前听过的歌,以往没听懂的,如今深有感触。现在,他最喜欢的歌是Jony J的《不用去猜》。歌里有一段词,仿佛是海花岛少年们此刻的写照:

灯不会在任何时候为我开

是好是坏 该不该

还没来的不想猜

有谁能真的看得清楚

哪里是归宿

要怎么组未来的拼图

先走好每一步

(本刊记者孟依依对本文亦有贡献)

猜你喜欢

于洋成团顺位
名枪六杰成团记
领巾成团食之有道
Little Women (V)
Little Women (IV)Retold by M. Albers
Little Woman(III)Retold by M.Albers
追梦人
抵押前顺位作展期是否要后顺位同意
音乐和家庭都是第一顺位!两者才是他要的“爵式人生”
海事船舶优先权的受偿顺位问题分析
揉成一团的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