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自强,找回香港青年的爱国情怀(焦点话题)
2021-05-20吴秋北
吴秋北
回归近24年后,“香港人是不是中国人”,成了部分香港青年,甚至从未经历过殖民统治、回归后出生的新一代,理不清、想不透的人生课题。我们的青年怎么了,是什么让他们没了根,又是什么切断了他们的民族血脉,抽空了他们的中国魂魄?
可以说,近现代包含了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中国学习西方,追赶西方现代化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有因自尊而自大、因自尊而自卑自贱,当然还有因自尊而自强。自大影响学习,不会进步;自卑自贱则是失败主义;只有自强才能实现真正的自尊。重建自尊自强谈何容易!在救亡图存的历史进程中,香港虽被英国殖民统治,滚烫的中国心从未与祖国真正分离。
百多年屈辱史,不能忘记在国人前赴后继寻求救国的道路上,为维护民族自尊而作出牺牲、勇敢抗争和自强不息的志士仁人。历史证明,封建帝制或是资本主义都无法解救中国,唯有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的中国共产党让中国人民摆脱落后和屈辱,在世界的交锋中重拾自信。这是一条中国人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人民物质生活与文化自信都发生巨大变化,相信这都是内地同胞的切身体会。
反观香港问题,有不少香港人与祖国发展严重脱节,对于新中国的认知比较肤浅,道听途说多过亲身感受。“一国两制”实践之初,内地和香港被简单化为“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这被认为是对“一国两制”的维护与落实,这符合当时的背景。但那只是对换了国旗必然爱国,“高度自治”必然以“一国”为前提的理想预期,如今看来显然过于乐观。
香港拥有一个完全开放、不设防的信息网络,我们的青年不断被灌输两类信息:“西方民主如何好”和“社会主义如何不好”,并且以此为方针,在教育、媒体、管治方式和文艺等方面进行持之以恒的渗透。加之反对派煽风点火,蓄意扭曲“一国两制”,总以“高度自治”、国际标准为由,对祖国避之不及,逢“中国”必踩。不夸张地讲,回归后的青年仍然在被动接受殖民教育,部分便成为“颜色革命”的助燃剂。截至2020年,“修例风波”中有超过一万人因为涉暴被捕,其中四成是中学生,这是对香港全社会,特别是教育界的沉重审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个教训,彻底改革,拯救我们的孩子。
回顾香港教育发展,开埠之初港英政府实行的教育方针始终以有利于殖民统治为目的。香港的教育政策虽然随时代需要而有发展更新,但唯一百年不变的是国民教育的缺席,造成青少年普遍国民意识的薄弱。香港回归后沿用殖民时期教育体制和施政理念,这就让别有用心之徒钻了空子,实施逆向爱国主义教育。回归 后成长的一代青年学生,从反对国民教育发展到最终走上街头,搞“港独”、暴力、揽炒,将卖国求荣的英美代言人奉为偶像。如此教育显然出了大问题!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目前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是否与“一国两制”相适应,是否能够培养出爱国爱港的栋梁之材。
另外,香港早已推行两文三语教育多年,中文(粤语)与英语同为官方语言,然而以公务员队伍为例,在工作中更推崇英文,刻意边缘化中文的使用,以能操漂亮英语为优越,更有以不懂中文为荣的做作。语言即是文化,这何尝不是恋殖思想在作祟?我们当然应该鼓励学习外语,也可以懂外语而自豪,但绝不能以此做文化上的自我矮化、自我否定、自我淘汰,做身份认同。港人的身份自信难道来自英语,来自殖民历史吗?由此可见,文化殖民令人意识扭曲变态,恶劣影响深远。
回望回归前,内地和香港制度上的不同,没有阻碍经济上的合作发展;意识形态对立也没有造成同胞之间太多思想和文化上的误解与隔阂。国家观念、国民意识从来不只是主权维护和宪制责任,还有文化认同、传承与尊严。爱国教育,不是一门叫作“国民教育”或者“公民教育”的学科,而是流淌在每个公民血液里炽热虔诚的家国情怀。当血脉相通,汇聚在一起形成的社会向心力,就是对青年们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所以,在我们质问香港青年为何不爱国时,我们要首先思考是什么阻碍了培养香港青年的爱国情怀:教育青年的老师爱不爱国?管治社会的高官、公务员爱不爱国?掌管舆论大权的媒体爱不爱国?更要问一问,回归后沿用港英政府的各种制度到底爱不爱国?如果这个社会运转的逻辑出了问题,我们又有什么资格责备青年?▲
(作者是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工联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