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心脏“逼上梁山”
2021-05-19
大家都知道“逼上梁山”这个成语,它的典故来自《水浒传》中的人物林冲,比喻被迫进行反抗或采取不得已的行动。而现实中,不只林冲被逼上梁山,我们身体中的一个重要器官也会如此,它就是我们生命的发动机——心脏。心脏为何会被逼上梁山?又是谁将心脏逼上梁山?通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外科主任凌云鹏的介绍,大家一定能知晓其中的答案。
所谓的心脏被“逼上梁山”,是指我们可能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心绞痛、心梗,甚至心源性猝死。在这种情况下,元凶可能是谁?有人认为是高血压将心脏逼得走投无路,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真正的元凶竟然是“一根鸡腿骨头”。
“鸡腿骨头”只是一种比喻,比喻在手术过程中发现的那些出现钙化的血管,它们往往像骨头一样坚硬。简单来说,血管钙化是钙在血管壁异常沉积的表现,是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病变、血管损伤、慢性肾病患者普遍存在的共同病理表现,也是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临床案例显示,80%的血管损伤和90%的冠心病患者,都会伴有血管钙化。这种动脉血管的钙化会导致血管壁的弹性降低,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也会带来许多心血管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即可能引发严重的心血管事件,甚至造成患者死亡。
而血管钙化一般需要通过搭桥手术才能解决。医生会找一个血管柔软的好地方进行搭桥,但如果患者血管全部发生钙化或硬化,医生便无法进行血管搭桥手术,就必须将变硬的内膜板块全部清除,才能保持血管的畅通。凌主任介绍,下图中这位患者发生硬化的血管长达5厘米,硬化撑满了整个血管,并且有着用剪刀都剪不动的硬度。
我们心脏的形状如同一个倒置的圆锥体,在它的中上方有一圈几乎环绕心脏一周的大血管,看上去好似一顶王冠戴在心脏上,这就是“冠状动脉”的名称由来。冠状动脉是供给心脏血液的动脉,起于主动脉根部主动脉窦内,分左右两支,行于心脏表面。人体有三支冠状动脉,这位患者来就诊时,已经有一支冠状动脉被完全堵塞,剩下两支也发生了90%的狭窄,心脏严重缺血,情况十分危急。
血管的堵塞并非一日而成,它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最终形成像“鸡腿骨头”这样的钙化。比较幸运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患者的身体可能形成一套“自我保护”机制。在冠状动脉及其分支之间存在着许多侧支,是一种输送血液的潜在管道,平时冠状动脉供血良好的情况下,这些侧支并不参与血液循环;当冠脉主干发生狭窄或阻塞时,或某些足够强的刺激出现时,它们才会打开通道,取代阻塞的冠状动脉并维持对心脏的供血,这些通过侧支重新建立起来的循环,就是前文中提到的“侧支循环”。但仍然有些人会在堵塞过程中发生急性闭塞,比如患者某天因生气或着急,导致血管里的斑块破裂形成血栓,突发急性闭塞,造成急性心梗的发生。因此,对于不同人而言,心脏被“逼上梁山”的原因也不尽相同。
血管钙化的危害
我们心脏是一个倒置的、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在心脏的“头顶部”有一顶像王冠一样的血管,环绕着心脏的一周,这就是负责给心脏提供血液的冠状动脉。它分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又分为前降支和回旋支,所以临床上通常说人体有三支冠状动脉行于心脏表面。心脏的前降支是心脏最主要的供血血管,有70%的血液都来自这条通道。血管钙化是钙在血管壁异常沉积的表现,有数据显示,80%的血管损伤患者和90%的冠心病患者,都伴有血管钙化。动脉血管的钙化会导致动脉弹性降低,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增加许多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主动脉瓣狭窄、冠心病等的患病风险,而这些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可引起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严重时甚至造成患者死亡。
曾有一位中年男性患者由于心绞痛、胸闷和憋气等不适症状,找到凌主任就诊,经冠状造影检查后发现患者血管有狭窄,且有钙化,但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法通过安装心脏支架来治愈患者疾病,挽救患者生命的。凌主任介绍,使用支架将血管堵塞部位撑开之前,必须先用球囊给血管充气扩张,才能将支架安装进去,但若患者的血管已经硬化或钙化,质地像骨头那样坚硬,这一步就无法进行操作。
遇到这种已经钙化的血管,如果使劲去撑,还可能造成血管破裂,导致更加危险的结果。听凌主任这么一说,可能很多患者都要担心了,但在如今飞速发展的科技支撑下,还是有能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内科介入医生有一项“绝活儿”,就是可以使用一种高速旋转的钻头,将血管内的斑块旋磨薄一些,為支架争取血管中的“一席之地”。但尽管如此,依然不能解决所有患者问题,在手术中医生也会遇到很为难的三个问题:磨不动的“超硬斑块”、硬化范围很广泛、磨多少合适多少安全。
哪种心脏容易“长骨头”
许多内科患者在血管刚刚出现钙化时,可能就已经被医生发现并及时地进行了介入治疗;但在外科临床上,血管钙化严重的患者并不在少数,以冠心病患者为主。导致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通常有以下几种。
1. 高血压:当血压增高时,血管为了抵抗这种压力就会逐渐变硬。
2. 高血脂:已有的研究结果表示,高胆固醇血症是血管钙化的致病性因素。
3. 糖尿病血管病变:长期的高血糖环境,会造成小血管的钙化。
4. 慢性肾病:肾脏病是一个代谢性疾病,钙磷代谢失常,导致体内的钙质在血液中排不出去,就会堆积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钙化。
5. 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血管更容易钙化,比冠心病患者还要严重。
6. 衰老:老年人发生动脉钙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的血管多多少少可能都会出现钙化,但如果合并多个危险因素,那么钙化就会进展得比别人快。
7. 熬夜:熬夜时,疲惫的身体会在血管内释放一些特殊的激素,这些激素会刺激血管收缩,且促进血管发生钙化。
根据北医三院心外科临床医生观察的情况,除遗传因素外,几乎所有的冠心病或者严重血管钙化的年轻患者,都有吸烟和熬夜的陋习,其中最年轻的患者不到30岁。凌主任特别提醒大家,晚睡晚醒也算熬夜,如果每天凌晨才睡,第二天中午才起,哪怕睡够了8小时,长期如此也可能导致血管钙化的发生。熬夜时我们的血管会收缩,尤其是小血管会不停地使劲收缩,若长年累月地熬夜,血管“过劳”就会发生硬化或狭窄。但由于工作压力的减轻和对睡眠需求的降低,很多中老年朋友的“夜生活”其实比我们想象得更丰富,聚会、看电视、玩手机,总是能熬到半夜才睡觉,造成生物钟严重紊乱,对血管带来了不小的“灾害”。而且,这种对血管的危害不仅发生在心血管,对脑血管和全身所有血管都有不小的影响。其他导致血管钙化的不良生活方式还包括:饮食不规律、饮酒、久坐不运动,等等。
新方法,拯救被“逼上梁山”的心脏
血管钙化的常见治疗方法,可分为三个方面:综合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综合治疗适合轻症患者,对患病人群也可起到预防作用。其中包括控制饮食,每日的总热量摄入不能过高;均衡营养,要多吃些新鲜的瓜果蔬菜;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保持心情愉悦;戒烟戒酒;及时控制危险因素,如糖尿病患者要及时控制血糖。药物治疗主要有四种药物:降血脂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扩张血管药物及溶血栓和抗凝血药物。如果患者的病情嚴重,特别是冠状动脉、主动脉、肾动脉和四肢动脉出现了明显的管腔狭窄或闭塞,可采取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
57岁的靳先生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便总觉得自己心脏憋得慌,有时晚上睡到半夜就会感到呼吸困难,无法平躺睡觉,经过检查发现它的血管出了大问题,回旋支狭窄95%,前降支完全闭塞。由于靳先生心脏的三支主要血管都钙化得很严重,如果在钙化位置安放支架,可能会发生位移或穿孔,甚至有心脏破裂的风险,同时靳先生心脏的血管病变非常弥漫,累及了多支血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选择放支架,需要5~6枚支架,由于支架是外来的异物,容易激活凝血机制被人体排异形成血栓,支架越多,堵塞的可能性越高,通畅率也越低。
这种情况下,好像只有开胸搭桥手术行得通。但很多患者对传统开胸搭桥“望而却步”,因为会破坏胸骨,很多高龄老人的身体状态无法承受麻醉和手术的风险;稍年轻些的患者又对手术怀有恐惧心理,不愿尝试。凌主任表示,开胸搭桥手术的胸骨损伤和心脏停跳带来的损伤是客观存在的,但它属于常规手术,安全性绝对有保证。特别是对于血管堵塞严重的患者而言,手术本身比不做手术要安全得多。
一提到开胸手术,不少患者胆战心惊,毕竟传说中的“开膛破肚”让人心有余悸。现在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提升,有一种创伤小、保质时间长的新手术方式——小切口搭桥手术,可以拯救靳先生这类血管钙化严重的患者,拯救他们的心脏。目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已经完成了约1400例小切口搭桥手术,它的优势显而易见,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切口小,意味着操作空间狭小,必须借助工具进行操作,这对医生的技术要求很高;手术耗时长,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这就要求医生必须年富力强;手术在心脏跳动的情况下进行血管吻合,使用的缝线比头发还要细,这种超精细的操作也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
但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小切口搭桥手术是更加获益的,体质弱的患者经历这种小创伤手术也能够很快恢复。
(编辑 姚宇澄)
受访专家
凌云鹏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微创心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委员、美国胸心外科协会国际会员。
在20余年的医疗实践中,对心脏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累计主刀心脏手术5000余例,总体手术死亡率低于1%。在小切口搭桥领域位居国内领先地位,是国内首位主刀小切口搭桥手术超过1000例的医生,手术总例数位居国内第一,手术成功率99.5%。2018年,荣获由人民日报社、《环球时报》《时报》颁发的“荣耀医者——金柳叶刀”奖。 2018年8月起,担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脏外科主任。
门诊时间:周四下午专家门诊,门诊楼二层心脏外科7号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