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犬者档案

2021-05-19①安光系②崔玉霞

大众摄影 2021年4期
关键词:哈士奇养犬城市居民

①安光系 ②崔玉霞

这是另一种城市居民精神图景的呈现方式。

第一,这是一个关于女性视角切入城市居民生活的选题。摄影师以女性的委婉,以摄影的方式给我们幽静地推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当下城市生活的日常图景。

第二,这是关于某一类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调查报告。她以类型学肖像档案的方式,给我们展现了当下中国城市居民的另一种生活方式。肖像摄影中,无非要强调这五个信息:面部表情、服装、身体姿势、所处位置与背景和道具。崔玉霞的照片里,除了传统的肖像摄影之外,她多给我们强调了一样信息:道具。每个人手里都牵着一只或多只犬,来展现不同阶层、不同身份、不同性别的城市居民所拥有的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

第三,这是一道中国城市居民的精神景观,揭示了普通百姓缓解压力与疗伤的一种有效方式。当下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物质生活稳步提高,交通越来越便利,城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在这种大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分离次数越来越多,分离的时间越来越久,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与人之的关系也越来越淡漠,而拥有一只宠物,可以给焦虑中的人们以精神抚慰。

这是以巧妙的视角,在当下中国城市大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中国城市居民生存现状的观察与记录。

第四,任何一张照片,都可以让我们看出一个人的美学与视觉结构,以及他安排世界的方式。首先,摄影师以环境肖像的方式,协调处理好人、犬及背景的关系。其次,照片风格相对一致。她对画面里人物主体的大小,人物主体的光线,主体和背景关系的明暗处理,都有着比较好的把控。

一组好的摄影作品,既需要有好的思想,更需要有将思想转化为作品的能力。摄影师以外拍灯加环境肖像的方式,给我们拿出了一组人物清晰、影调风格一致的优秀作品。

第五,视觉档案的表达方式值得肯定。除了拍摄之外,她还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每一个养犬者的姓名、年龄、养犬原因等信息,为读者提供了一份社会学档案。这对研究当下的中国社会、城市居民生存等方面,可以提供有用的档案信息。

任何媒介,都有表现超越事物表面的能力。崔玉霞的摄影作品,并不是简单地“拷贝社会”,而是通过相机,在一种显露的社会里去探视世界。她的洞察,高于我们看到的视觉表面。这是以女性视角切入中国城市居民生活的一种观看方式,是对中国普通百姓生存现状的社会学调查报告。她给我们展现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城市居民所面临的压力与缓解方式。她的照片,简单、简洁、直接却有力量,使这一张张肖像如雕塑一般,留在了我们的脑海里。

这个穿汉服的女孩叫桃子,很爱拍照,她的狗狗也多次入镜。

他是动物保护指定救助医院的护士,他牵着的灵缇犬是他们医院的代言明星。

这个女孩是南昌小动物保护协会会长,大学毕业后就投身动物保护事业。她脚下的狗狗后半身瘫痪,被装了轮椅,它现在成了动物保护基地的明星。

这个小伙子是资深动物保护志愿者,经常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他发布宠物领养信息。送养之前,他一定会给宠物办证、接种疫苗。

這个漂亮的女孩子收养了这只灵缇,狗狗受过虐待,刚收养时骨瘦如柴,现在它成了她最好的伙伴和家人。

她是离我家最近的一个遛狗群的群友,她养的黑灰色哈士奇与群里另一只红棕色哈士奇成了最好的朋友。

这个小朋友的妈妈是开宠物店的,同时也是动物保护志愿者,小家伙从小就在狗狗的陪伴下成长。

这个小朋友是狗友群一个群友的儿子,他非常爱他的狗狗。

拍摄那天,风非常大,这个小朋友牵着他的狗狗,露出骄傲的小眼神。

01.她是洪都生活区的居民,她养的是黑色斗牛犬。02.我在给这个美女拍照时,还不知道她是动物保护志愿者,直到我在一个小动物领养日活动上再次遇见她。03.她给狗起了一个非常搞笑的名字,叫小黑。她经常开车带着狗出去兜风。

04.这位时髦的女士是我在景区偶遇的,当我提出拍照时,她爽快地答应了。05.她的红棕色哈士奇和另一只黑色哈士奇是最好的朋友,一遇到就形影不离。

06.这位大妈是个铁杆动物保护者,她的这只狗狗是她救助的。07.她曾经是一名医生,退休后开始养狗,同时也加入时装队。08.这位大妈七十多岁,养了两只小型犬,打理得非常干净。

09.我在象湖景区遇到她时.她正在拍照,她的狗狗乖乖地蹲在一边等她。

这一家三口,女主人是一个狗友群群主,多才多艺,组织能力很强,经常组织群员一起遛狗、交流。

胡师傅的三只狗狗都是收养的,黑色斗牛犬捡来时就已经失明。胡师傅每天开车出去遛狗。现在他成了犬养专家。

这位老人八十多岁,是退休教师,他养的是贵賓犬。看起来老人家庭不是很富裕,但老人把所有的爱都给了狗狗。每天出来遛两次,风雨不动。

作为两只贵宾犬的主人,我对狗狗的感情建立在养犬近十年的漫长岁月中。

2020年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不时听到有人因为疫情而抛弃宠物的事。我想了解周边养犬人的做法和心态,于是走进离家最近的一个养犬人的圈子,拍他们和狗狗在一起的情景。

在该项目的创作过程中,我接触了上百个养犬人,他们与犬之间有各种感人的故事,我在他们身上感受到爱和温暖。其中有个胡师傅,养了三只犬,每天开着车带它们出来放风。他的斗牛犬是流浪犬,捡来时眼睛已经失明,经过他的精心照料,现在长得滚圆可爱。有许多人在养犬后,没法控制地又养了一只,因为他们对看到的流浪犬无法视而不见,在找不到领养人的情况下,只好自己养起来。

在拍摄过程中,我从一个摄影“小白”成长为一个独立使用闪光灯的拍摄者。现场我用离机闪光灯,早期用单灯,后来用两个闪光灯从左右两侧打光,其中一个用灯架架起来。一个人现场布光,又要兼顾被摄者的最佳状态,常常手忙脚乱,狗跑人追,一片混乱。

拍这个专题,和人沟通是一大难题,尤其是到陌生的地方直接和人搭讪,遭到拒绝时非常尴尬。后来我想办法找到很多“线人”,一个人可以联系一个群,以此慢慢扩大拍摄圈子。我设计了一个调查问卷,拍摄时请他们填写,很多故事就是他们亲笔写下来的。为了建立拍摄关系,我加入了好几个狗友群,还联系上了南昌市的小动物保护协会,参加他们的宠物领养日,为他们免费拍摄照片。

如今,我已经拍摄了130多位养犬者,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拍拍其他城市的养犬者,让这个专题的样本更多样一些。

猜你喜欢

哈士奇养犬城市居民
文明养犬宠爱有方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城市居民行为影响的效果
普通狗狗和哈士奇的区别
各地养犬规定解读
喜欢躺着拍照的哈士奇
城市居民低碳意识与行为调查分析——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北京城市居民的娱乐生活(1949—1966)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哈士奇
关于修改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