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扣人心弦的“低分”报告
2021-05-19陈裘超叶敏
陈裘超 叶敏
52.6分、68.6分、72.9分、75.3分……
日前,宁波市鄞州区人大常委会委托第三方机构,对近三年的“承诺未决件”进行了一次全面评估,评估报告中的大量数值令人大跌眼镜。
可正是这份“低分”报告,既直观反映了代表建议办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也展现了鄞州区人大直面问题不回避,敢出实招破难题的新时代人大形象。
“受访人大代表对B类建议办理情况的综合评分为75.3分,其中 2017年76.8分,2018年73.9分,2019年72.9分,总体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在宁波市鄞州区人大常委会近日召开的B类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回头看”评估工作会议上,现场公布了一份关于2017—2019年391件B类建议办理情况的评估报告,其结果出乎很多人意料。更令他们吃惊的是,在这份评估报告中,39件建议办理情况的综合评分竟不到60分。
不留情面:“低分”报告震撼全场
“办理质量得分怎么这么低?”“建议办理情况竟然一年比一年差。”……评估工作会议上,时不时传来一阵阵议论,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人大代表,似乎都没想到,这份2017—2019年B类建议后续办理情况的“体检”报告竟然如此“惊人”。
B类建议即“承诺未决件”,是指人大代表建议交办后,办理单位承诺列入计划或规划解决,但当年未落实的建议。
2020年,鄞州区人大常委会首次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对2017—2019年的 B类建议办理情况进行“回头看”。据介绍,鄞州区十八届人大一次、二次、三次会议共收到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996件,其中列入B类建议402件,纳入本次评估范围的391件。
与以往对建议办理情况仅以简单的“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指标不同,此次评估精心设计了一套评估指标体系,变定性分析为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首先,评估组确定了办理质量、办理进度、沟通情况、社会效果、代表履职5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设4个关联的二级指标,涉及办理、答复、后续监督和检查等环节,并根据重要性确定每项指标的权重占比。然后,再根据调查情况对各项指标逐一进行分析评分,得出每一件建议的单独评分。
评估报告显示,受访人大代表对建议办理情况综合评分为75.3分,得分在60分以下的39件,占比约11.8%。5个一级指标中,办理质量、办理进度、沟通情况、社会效果、代表履职的得分分别为68.8分、78.7分、82.2分、78.3分、76.4分,其中办理质量的得分最低。20个二级指标中,“您建议中提出的问题目前是否得到彻底解决?”一项的评价得分仅为52.6分。
从建议涉及的问题领域来看,人大代表对社会保障方面的建议办理总体评价较好,养老机构建设、养老产业发展等一系列建议均得到了有效落实。而得分最低的农业农村方面,主要集中在土地征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集体经济发展等建议办理情况相对滞后。
不过,此次调查中还看到了令代表们欣慰的一面,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多方借力、专题攻坚,有效落实了一批代表普遍反映的重点建议和重复提出的“长跑”建议。比如,针对代表反映集中的“三车”(二手车、共享单车、僵尸车)扰民问题,区政府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取得积极成效;针对代表重复提出的庆丰桥安装隔音屏一事,通过组织市、区两级代表联动,约见市、区相关单位负责人的方式,使资金和责任主体最终得以落实。
高分展现成效,低分凸显问题。报告还指出,通过数据比对分析,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存在总体解决率有待提升、办理时效性有待加强、部分领域建议办理情况相对滞后、个别重点建议落实情况不理想、政府部门与代表后续沟通交流不足等问题,并从总体工作机制、客观条件限制、统筹协调、建议质量等方面对其原因进行了剖析。
这份“辣味十足”的评估报告让代表们惊叹,也着实让政府承办部门捏了把汗。
客观公正:数据背后的“真心话”
2020年8月以来,受鄞州区人大常委会委托,宁波市甬安社会评价研究院组建评估组,通过“全面调查+典型调查”的方式,从提出建议的人大代表和办理建议的政府职能部门两个向度,对2017—2019年B类建议后续办理情况进行调查、评估。
“我们对202位人大代表分别进行了电话问卷调查,并在福明、明楼、白鹤、中河4个街道分别组织召开座谈会,与20余位人大代表进行深度访谈,了解掌握代表对建议办理的具体意见和看法。”评估组成员赵庆远向笔者一一介绍报告背后的“故事”。
在白鹤街道座谈时,一位代表直言,他对政府办理的建议其实并不满意。他说,之前他提了一个关于城建环保方面的建议,在实际办理过程中,有关部门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选区群众并没有因此感受到实质性变化。群众对此不满意,作为人大代表,他自然也是不满意的。“办理单位的态度很诚恳,多次上门沟通,承诺下一步会解决落实。”说起当时给出的“满意”评价,这位代表无奈地说,“当时这个‘满意给早了,后来就没了下文。”
在明楼街道,一位代表指出,一些政府部门对代表建议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有些部门觉得我们提的一些建议太小太细,不够‘高大上,所以存在应付心理。”这位代表觉得正是这种错误心理,导致很多建议的办理质量不尽如人意。“希望政府一定要重视代表的意见建议,从小事抓起、从细处着手,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才能真正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他向评估组表达了内心的期盼。
“这份评估报告有理有据,提供了大量的翔实数据,而其背后则是很多人大代表的‘真心话。”赵庆远说,他们在调研中发现,相较于当年就落实解决的建议,B类建议容易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搁置,且在征求代表意见时,一些代表往往由于政府部门“做工作”或碍于面子,难以说出“不满意”,最终使得问题不了了之。长此以往,极易导致一些问题积少成多、积累成患,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大代表履职的积极性。
立说立改:“低分”报告成为有效推动力
“根据评估调查,2017—2019年人大代表B类建议后续办理情况总体一般,其中办理质量(尤其是问题解决情况)方面的问题相对突出,与人民群众、人大代表的期望值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有必要对目前已经具备实施条件但仍未落实的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开展再回访、再问效、再监督,切实推动相关建议再办理、再落实。”在那份评估报告中,第三方评估机构给出了上述建议。
在此次召开的B類建议办理情况评估工作会议上,鄞州区政府负责人当场表态,对照评估报告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一步强化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规范建议办理流程、创新办理方式和手段,全力提高相关问题的彻底解决率和人大代表的满意率。
近年来,鄞州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创新实施“重点督办、分工督办、协同督办、合议督办、评估督办、回头看督办”为内容的建议办理“六督法”,代表建议的解决(部分解决)率从之前的30%提高到了现在的50%以上。此次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开展代表建议办理“回头看”督办,是代表建议办理“六督法”的重要一环,也是“闭环督办”的最后一道关口。
“此次B类代表建议办理‘回头看工作,将代表建议督办机制由单一年度督办转变为‘五年一贯跟踪督办,通过对往年建议办理情况进行回访和调查,确保每一件建议办理不走过场。”鄞州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夏红霞说,下一步,区人大常委会将建立B类建议长效督办机制,通过定期开展梳理自查、及时向代表通报办理进度、建立销号制等方式,推动建议真办理、问题真解决、代表真满意。■ 摄影 郑再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