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人大代表的“芋溪和”
2021-05-19蒋倩倩蔡瑛
蒋倩倩 蔡瑛
温岭市大溪镇南城人大代表联络站里,“芋溪和”巾帼人大代表调解室的牌子赫然醒目。墙上挂着16张充满生活气息的照片,细看简介,16位女性虽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却有着同样的身份——温岭市大溪镇市、镇兩级妇女人大代表。
被亲切地称为“杨大姐”的杨菊素,是“芋溪和”巾帼人大代表调解室的发起人之一。“我多年参与法院庭前调解,久而久之意识到女性的柔润更能春风化雨,但一个人力量欠缺,需要更多的力量加入才行。”杨菊素和同为人大代表的其他姐妹多次商量,在温岭市大溪镇人大支持下,于2017年10月成立了由11 名市级和5名镇级人大代表组成的“芋溪和”巾帼人大代表调解室。
“如今,‘芋溪和巾帼人大代表调解室既有人大力量的刚,也有女性代表的柔,我们的工作刚柔并济,争取把矛盾解决在一线,在基层治理中贡献力量。”杨大姐爽朗而愉快的声音充满着整个调解室。
“芋”:代表“五心”调解
调解室里,写下了每一位巾帼人大代表调解员的承诺:我们承诺以耐心、爱心、细心、交心、公心开展调解工作。邬蔚林、潘剑盟、杨菊素等16名女性人大代表都来自群众,服务群众;她们根植于本地,了解乡风民俗;她们热心调解事业,更能入情入理;她们创新调解方式,助推基层社会治理。调解路上,巾帼人大代表们抽时间、挤时间轮流上阵,认真对待每一件矛盾纠纷,分析讨论、献计献策,争取矛盾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阿婆阿公,今后有什么问题,还记得找我们。”近日,巾帼人大代表调解员们来到金阿公的家中回访,看到二老脸上的笑容,调解员们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年轻时曹阿婆带着两个孩子改嫁金阿公,又生下了3个孩子,如今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两位老人想在孩子们身边享受天伦之乐。然而,5位子女对赡养方案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加上重组家庭带来的误会和矛盾,二老的赡养问题历经几年得不到解决,儿孙绕膝的愿望迟迟未能实现。
“芋溪和”巾帼人大代表调解室了解情况后主动对接,调解员们分头行动,走访入户,对二老的子女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上午8点半到下午1点半,这场艰难的调解终于有了圆满的结果。5位子女对赡养协议点头同意,对“芋溪和”巾帼人大代表调解室表达了真诚的谢意,二老的晚年生活问题终于得以妥善解决。
“芋头”是大溪的特产,其形状圆、味细腻、柔润,象征圆满、美好、和睦,“芋”是工作方法。自“芋溪和”巾帼人大代表调解室成立以来,巾帼人大代表们充分发挥“芋”工作法,通过女性温暖柔和的独有视角,在和风细雨中化解矛盾纠纷;结合定点调解和入户调解,灵活解决潜在新矛盾,持续跟进后续履行问题;主动对接受理难以化解的矛盾纠纷。
“溪”:代表破难攻坚
“老舅妈又来了!”大溪村村民对巾帼人大代表们笑呵呵地开起了玩笑。为了镇级重点工程的顺利建设,这已经是调解员们第N次到大溪村协助村两委开展征地拆迁工作。
老旧工业区大溪注塑城转型升级,按规划要求需要拆迁包括村民王某在内的几幢房子,经协商其他村民均同意签字,只有王某一家拒不配合,电话不接,房门紧闭,拖延将近3个月。
村两委根据村规民约,召集村民代表大会决定扣除王某整户当年村级贴补福利共计19000多元。后镇政府为服从上级政府工作大局对工程规划依规作了调整,取消该村的征用拆迁,王某便以此为理由要求恢复当年村级福利,多次去镇政府上访,造成恶劣影响。
“我不仅是调解室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也是南城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副站长,这本来就是我们南城辖区内的事,由我们出面调解责无旁贷。”邬蔚林代表和赵守德站长一商议,就把这事给揽了下来。
村规民约不能破,这是底线,村民阻挠工程建设肯定得处罚,要不以后村两委无法再正常工作,其他村的村民也会纷纷仿效。守住了规矩再追求社会效果。
大溪以溪水得名,溪水向前,聚溪成河(和),“溪”字象征不怕困难、润物无声,这是“芋溪和”巾帼人大代表们面对每一起事件、每一名群众的工作态度。
“阻挠工程是我的错,主要是我家生活困难想向政府多拿点补偿款,你们这样一次一次为了公家的事跑来劝我,我也听得进去,建设好了受实惠的是我们老百姓。但现在补偿款没有了,又扣了我们家今年村里的福利,这个年我都难过了。”通过女代表的多次耐心政策解释和推心置腹劝导,王某耷拉着头终于说出了实话。
“调解室是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地方,到了调解室的矛盾纠纷,我们觉得靠自身的力量还不能解决的,就请人大代表联络站一起协商解决。最后我们调解室和联络站一起发起了一场慈善捐款活动,解决了王某家的实际困难。我们就是要最大化地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把工作往深里走、往细里做、往实里落。”邬蔚林觉得这是她们当人大代表的职责所在。
“芋溪和”巾帼人大代表调解室成立3年多来,共计受理矛盾纠纷案件325起,成功化解303起,化解成功率达93.2%。在矛盾纠纷化解过程中,巾帼人大代表因性别的天然优势大大减少了双方的对抗性,成为配合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化解复杂矛盾纠纷中一支攻坚破难的重要力量。
“和”:代表深入民心
“我只信任你们,所以我愿意和你们聊。”前来求助的群众林某对巾帼人大代表调解员们说道。
“你们解决了我的大事,辛苦你们了!”调解成功的案件当事人金阿公给调解室送上了锦旗,高兴得像个小孩似的直说谢谢。
…………
这些温暖的瞬间,在“芋溪和”巾帼人大代表调解室里常常能见到,在“芋溪和”巾帼人大代表口中常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话“一个个成册的案卷,就是一次次温情的和解”。
“和”是调和、缓和,更是和谐、和气、和睦,意为要做群众身边的“和事佬”,这是工作目标。“芋溪和”巾帼人大代表调解室秉持“和”目标,积极参与纠纷调解和矛盾化解,打造基层调解室特色样板,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3年来,我们一直默默地做,默默地参与,平时我们做调解、回访,群众口头和电话感谢很多。”巾帼人大代表调解员们欣慰地说。
如今,“芋溪和”巾帼人大代表调解室建成了多元矛盾纠纷收集化解一站式窗口,成为畅民意、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的为群众服务的新阵地。
调解室不断建立和完善受理、调解、回访闭环机制。调解前,多头受理,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响应”。对接“芋溪和”家事调解室的工作,接收法庭、派出所、妇联等委托调解及群众提出的调解申请。调解中,多维调解,实现矛盾纠纷“一网打尽”。切实做到定时到岗、随时约岗、常驻在岗,结合当场调解和上门调解,着重发挥转移调解化解矛盾纠纷。调解后,多边反馈,实现矛盾纠纷“一环运行”。矛盾纠纷经调解成功后,双方当事人需签署和解协议,并在完结后一个月内,调解室开展回访确保调解效果。针对成功调解的案件,调解室建档立卡,做到一案一档。对不能全力化解的矛盾纠纷,整理成专属文档,标记为重点案件,并持续开展跟踪。
此外,“芋溪和”巾帼人大代表调解室和人大代表联络站形成了相互协同、功效叠加的良性循环,发挥代表植根群众的天然优势,常态化深入参与矛盾化解,合力展现“室”“站”联合化解矛盾的场景。同时,与全镇131个网格建立联系,依托网格力量,实时监控预警,一旦矛盾反弹,可在第一时间收获信息,掌握二次调解的主动权。
“我们常去法院参加法律知识学习,庭审旁听,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希望以后有更大的平台、更多的机会去学习调解经验、技巧和知识,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更好地发挥我们女性代表的独特作用。”邬蔚林对未来充满期待。
温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辉认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改革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延伸,是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具体体现,改革的初心就是最大限度方便群众。
“巾帼人大代表调解室打造了基层‘矛调中心的特色样板,丰富了基层人大参与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拓展了人大代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 陈辉表示,温岭各级人大将着重建立健全长效监督机制,助力提升矛调机制改革成效,立足新时代“重要窗口”建设排头兵的格局视野和标杆水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为全力打造县域治理现代化的温岭样本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