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快灵”立法的新实践
——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太湖生态岛条例侧记

2021-05-19陈泽亚

人民与权力 2021年5期
关键词:吴中区太湖苏州市

☉陈泽亚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立法工作作出新部署,要求“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立改废释并举,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4月25日,苏州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苏州市太湖生态岛条例》,提出将太湖生态岛建设成为低碳、美丽、富裕、文明、和谐的生态示范岛。这是苏州首次为太湖岛立法,也是一次“小切口”“小快灵”立法的新实践。

❋提 速❋

2020年11月17日,中共苏州市委常委会会议听取市人大常委会2021 年立法计划编制情况的报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许昆林要求学习上海市打造崇明岛为世界级生态岛经验,抓紧做好太湖生态岛立法的调研工作。

经过严谨扎实的前期准备,12月2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振一率队到吴中区开展太湖生态保护立法调研。陈振一强调,要着重把握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地方立法与现有法律法规体系的关系,注重加强与生态保护红线立法的差异定位,广泛凝聚共识,通过立法保障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实现绿色发展,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相关工作紧锣密鼓地推进。2021年1月8日,叶兆伟副主任组织召开立法起草启动会议,对立法工作进行全面部署。1 月14 日,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印发条例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立法工作领导小组、起草小组成员名单,对吴中区、金庭镇共同参与起草工作提出要求。1月28日,叶兆伟副主任带队开展实地调研。2月5日,相关市级机关和吴中区就分别提交了法规草案建议稿。

今年年假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陈振一主任又带队赴吴中区金庭镇开展立法调研。3月3日,陈振一主任组织召开配套政策措施协调会。3 月8 日至9 日,陈振一主任带队赴上海市崇明区专题考察学习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立法相关工作。3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书面征求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省政府有关部门和市各相关单位的意见。3 月30 日,叶兆伟副主任带队赴镇江句容实地考察相关工作情况。4 月6 日,主任会议对《苏州市太湖生态岛条例(草案)》进行了讨论。4月底,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苏州市太湖生态岛条例》。5月份,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将依法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

如此重要的一项立法,从法规立项到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只用去短短的半年时间,这在以往是非常少见的。

❋重 效❋

快,是因为急需。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指出,生态环境投入是关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入。要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思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立法工作者的目光聚焦到了位于烟波浩渺太湖中的西山岛。

金庭镇西山岛素有“太湖绿肺”之称,是太湖健康生态系统维护的关键节点和生态屏障,也是长三角核心区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支撑地。然而,在高质量发展要求下,金庭镇在发展经济方面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当地居民收入长期在苏州大市范围内排名靠后。

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工作要求,全力以赴推动《苏州市太湖生态岛条例》制定工作。

规划先行是这些年苏州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经验之一。法规对发展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村庄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作出规定。还专门提出,严格按照法定规划控制建筑物高度,其体量、色彩、形式、空间尺度等要素应当体现江南文化特色和水乡韵味。

金庭镇已成功入选自然资源部第二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法规对绿色产业发展定位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作出了总体性规定,从旅游、民宿、康养、农业、交通等方面的绿色发展作出具体规定。

法规还要求,相关部门要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太湖生态岛内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水环境变化情况,预警生态风险。全域禁止捕猎野生动物以及其他妨碍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活动。

法规明确,加大市、区两级财政投入力度,形成稳定增长的财政支持保障机制。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生态保护的目标、投入、成效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区域协作等方式,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授权市、区人民政府可以就太湖生态岛生态补偿的范围、标准、方式等作出特别规定,在生态补偿方面对太湖生态岛进行倾斜……

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以及省相关部门肯定文本的总体质量较好,对该条例的制定表示赞同和支持,并就个别条款提出了修改建议。

事实证明,立法的质量与效率,两者可以得兼。

❋支 撑❋

“小快灵”立法的背后,是市委的坚强领导、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是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多年以来在依法、民主、科学立法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与制度集成。

在《苏州市太湖生态岛条例》法规起草和修改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先后两次向市委书面汇报相关重要情况。许昆林书记就人大常委会党组报告作出批示,提出指导性意见。

为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和社会各界诉求,市人大常委会多次听取相关部门的工作汇报,召开各类座谈会、征求意见会、推进会17次,开展实地调研6次。

法规草案形成之后,市人大常委会又多次通过网络公开征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经过数易其稿,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各界共识,形成“最大公约数”,法规草案才被列入到市人大常委会的会议议程当中。

立法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人大与政府立法沟通协调制度、重大利益调整论证咨询制度、争议较大事项第三方评估制度、立法协商制度、法规草案公示制度……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伴随着立法工作的推进高效有序地运转起来,为制定《苏州市太湖生态岛条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保证了立法的质量与效率。

2 月28 日,吴中区正式发布了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编制的《太湖生态岛发展规划思路》。根据计划,太湖生态岛规划将在今年5月底提交成果。

苏州市资规部门也在同步推进《太湖生态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预计在6月底完成,努力促成“多规合一”,实现全岛建设一本规划、一张蓝图。

3 月1 日,《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印发。“支持苏州建设太湖生态岛”被列入《纲要》第四十章,成为全省“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

猜你喜欢

吴中区太湖苏州市
《太湖冬景》
苏州吴中区下好安全宣传“先手棋”
苏州吴中区创新精准执法工作见成效
太湖茭白
苏州市纤维检验院
苏州吴中区坚守学训制度 实现动态夯基强能
苏州市“从前慢”书吧室内设计
太湖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实践与思考
吴中区退休老人社会化管理服务城乡差异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