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人工费价格调整指数计算方法研究

2021-05-19马晓未马晓寅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人工费平均工资劳动生产率

刘 屹,马晓未,马晓寅

(1.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北京100038;2.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天津300250;3.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7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当前我国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以及建设市场人工费水平不断增长的趋势中, 现有的定额人工单价水平已不再能够满足迅速发展的市场需求。为加强对建设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促进建设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客观反映建设市场人工价格水平,保障建设市场各方权益, 对人工费指数进行调整已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以水利工程人工费为研究对象, 根据国家统计部门和项目所在省(市)颁布的人工价格信息或价格指数、以及工程人工费的影响因素,结合水利工程特点统一编制水利工程人工费调整指数。

2 水利工程人工费及其价格指数

2.1 人工费概念

人工费是指用于支付工人开支的包含在预算定额内的费用。 主要由基本工资、工资性津贴、流动施工津贴、住房补贴、职工福利费及劳动保护费6部分组成。

2.2 人工费预算构成及计算方法

2.2.1 人工费预算构成

根据水利部发布的《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水总[2014]429号文),水利工程设计概算中的人工费是指直接从事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开支的各项费用,由生产工人的基本工资、辅助工资、工资附加费组成。

2.2.2 人工费计算方法

水利工程概算人工费的构成包含生产工人的基本工资、辅助工资、职工福利费和劳动保护费4部分。人工费单价标准的确定按技术等级分为工长、 高级工、中级工和初级工四等级。 人工费的计算方法为:人工费=∑(工日消耗量×日工资单价)

2.2.3 人工预算单价确定

编制水利工程设计概算时, 人工预算单价需根据项目所处地理位置和有关规定选取人工预算单价标准。根据水利部发布的《水利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目前水利工程设计概算人工预算单价标准按技术等级分为工长、高级工、中级工和初级工四级。 地区分为十一类。

2.3 当前水利工程人工费设计概算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工程建设中采用预算人工单价标准造价,与市场实际人工费的差距较大,这已成为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在实际人工单价节节攀高的背景下, 设计概算单价与市场人工单价的差异将更为突出,需要管理部门及时进行人工费价差调整,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2.4 人工费价格调整指数

价格调整指数是反映各类工程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及主要设备报告期对基期价格的变化程度的指标。

人工费价格调整指数用报告期的人工费价格与基期的人工费价格的比值表示, 该比值可以作为测算调整期限内人工费的基础, 是工程造价计价的标准和调整依据的组成部分。 其计算公式可表达为:

可见人工费调价指数的确定需要做以下工作:①确定比较的基准,即基期年的确定。②不同报告年份人工费的实际支出额。

3 水利工程人工费价格调整指数计算方法

3.1 人工费价格调整指数测算思路和机理

3.1.1 人工费价格调整指数测算思路

人工费调价指数的构建需要两方面的信息:①不同时期的人工消耗量指标值; ②不同时期水利工程的工人平均工资。 因此从两个指标的影响因素及资料的可获得性, 以及理论的可行性和实际可操作性几方面考虑,制定如下测算思路:

(1)从人工费的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着手,分析水利工程人工费上涨的成因,探寻其可行的替代指标。

从人工费的构成要素来看(人工费=∑(工日消耗量×日工资单价)) 人工费受工日消耗量和日工资单价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日工资单价上涨会引起人工费的增加, 但由于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会使人工消耗量减少, 从而导致人工费用减少,因此从指数因素分析的角度看,人工费指数=工日消耗量指数×日工资单价指数, 从构建指数的思路来看, 首先应该考虑如何计算工日量消耗量指数和日工资单价指数。

从工日消耗量指标来看, 由于无法获得水利工程工日量消耗量的数据, 考虑人工消耗量受工程数量和技术进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两个因素的影响,在水利工程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工日消耗量只受技术进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的提升的影响, 因此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考虑来测算和代替工日量消耗量指数及其对人工费指数的影响程度。

从日工资单价指数来看, 水利工程日工资单价数据无法取得, 一方面考虑与其较为接近的替代指标,另一方面考虑工资构成要素和工人结构对日平均工资的影响,根据其影响因素对替代指标进行调整。

(2)根据劳动生产率、平均工资与人工费之间的相互关系式,推算人工费调价指数。

(3)测算基于不同角度考虑的人工费指数。

(4)将不同渠道获得的人工费调价指数进行比较,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较为恰当的人工费调整指数。

3.1.2 人工费价格调整指数测算公式的理论依据

劳动生产率是指每一位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 目前, 在我国全员劳动生产率的计算是通过企业的工业增加值与同一时期全部从业人员的平均人数比值得出。

4 水利工程人工费调整指数计算实例

4.1 劳动生产率指数的测算与调整

水利工程属于建筑业中的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在此选取《中国统计年鉴》中建筑业的建筑安装工程总产值和城镇单位建筑业就业人员数, 作为计算劳动生产率的数据来源。 考虑到水利工程属于定额工程,在没有重大的技术革新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应该处于稳定增长的状态, 因此根据2007—2011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 对这期间计算得的建筑业劳动生产率进行调整, 将调整后的劳动生产率作为水利工程的人工费调整指数的计算依据。

4.2 实际劳动生产率指数测算

对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物价因素的剔除, 需要选择恰当的物价指数, 本文为了精确地估算水利工程人工费的调价指数, 采用多方位的测算方法估计各种指标。 从物价指数的选择来看,采用两种思路:①采用国家权威部门公布的物价指数,目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物价指数主要有: 消费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零售物价指数(RPI)、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等; ②根据现有指标计算与水利工程最为接近的行业的平滑指数。

综合考虑水利工程的特点, 以及各种指数的含义,基于以下两点原因,本文对实际劳动生产率的平滑指数做出了选择:首先由于CPI是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最具代表性的国际通用指标, 名义指标与实际指标之间的差异是由通货膨胀因素引起的, 因此本文首先选取CPI指数作为实际劳动生产率的调整指数;其次,由于劳动生产率是依据建筑安装工程的产值计算得到的, 根据相关资料计算得到的建筑业物价平滑指数, 是衡量在建筑业产值增长中综合物价的影响程度的一个指标, 因此也可选择建筑业平滑指数来消除劳动生产率中的物价的影响。

4.3 人工费价格调整指数计算实例

水利工程的主要生产建设工人中, 农民工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 而农民工中不同种类的工种又各自占据不同的比例, 为综合测算人工费价格调整指数,现选取建筑业城镇居民平均工资、农村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分别计算其人工费指数,最后综合以上3类指数,按比例计算出最终的人工费指数。

4.3.1 使用建筑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测算

从相关行业的角度考虑, 建筑业与水利工程最为接近, 因此首先考虑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建筑业平均工资作为不同时期水利工程的工人平均工资的替代指标。

4.3.2 使用外出务工人员不同等级收入测算

从平均工资的计算理论角度考虑, 某类型工程平均工资是根据各主要工种工人工资按不同工程类型确定的比重加权结合而成的, 工人工种或不同技术工人结构的变化会影响平均工资的变化。

水利工程的工人工种按技术等级分为工长、高级工、中级工和初级工4个等级,根据水利典型工程的数据统计资料, 其相应人工费用占工程总人工费用的5%,12%,35%,48%。 按每天工作8h,每月工作25d计算。 由于工长和高级工的月人均收入近似,此处将工长与高级工合并,统称高级工,则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所占人工费比例分别为17%,35%,48%。

由于水利工程中大部分工人属于农民工, 因此考虑用不同收入层次的外出务工人员工资, 作为不同工种的工人工资的替代指标, 将不同收入层次的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 加权平均得到平均收入值作为平均工资的测算值。

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是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的5个组成部分。由于国家统计局只公布了2011年的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 考虑到收入与工资是密切相关的指标,将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作为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的替代指标。

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分为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高收入户、高收入户5个等级。以收入的近似性作为替代指标的选取标准,此处选用中高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下收入户的人均工资性收入分别作为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的平均工资的替代数据指标。并根据公式加权平均计算的平均工资指数,得到包含不同工种的人工费调整指数。

4.3.3 使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测算

将所有城镇居民家庭调查户按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低到高排队, 按10%,10%,20%,20%,20%,10%,10%的比例依次分成: 最低收入户、 较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收入户、较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7组。对比分析建筑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年工资和城镇居民各等级家庭人均年收入, 以与建筑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年工资近似作为替代指标的选取依据, 此处选取城镇居民中等偏上家庭的人均年收入作为替代指标数据。

4.3.4 综合人工费指数计算

分别按照CPI指数和建安平滑指数计算出建筑业、 农民工和城镇中等偏上家庭的平均工资调整指数,即综合的人工费调整指数。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及其建议

5.1.1 研究结论

根据计算得到的水利工程人工费指数上下限值(如表1),分别采取指数回归、线性回归、对数回归和多项式回归4种方式, 对2004—2014年的人工费指数趋势进行回归分析, 得到价格趋势线如图1~图4。

表1 水利工程价格指数上下限值

图1 水利工程价格指数趋势线(指数回归)

图2 水利工程价格指数趋势线(线性回归)

图3 水利工程价格指数趋势线(对数回归)

图4 水利工程价格指数趋势线(多项式回归)

从四种趋势回归方式的相关系数来看, 指数回归相关系数R2=0.9397,其他3种回归方式的相关系数R2=0.879和R2=0.9305,由此可见,指数回归方式在这4种回归方式中相关系数值最大,也就是说指数方法回归出来的价格指数趋势拟合程度最好。

5.1.2 研究建议

根据5.1.1节拟合的水利工程价格指数趋势线,分别采用这4种价格指数趋势线来确定2009—2012年这4年的具体调价指数,并据此推算2013年和2014年的价格调整指数。 由于指数拟合的相关系数值最大, 建议按照指数拟合的价格指数趋势线来确定2009—2014年这6年的价格调整指数。

5.2 存在问题

5.2.1 基础数据的适用性问题

本文在计算水利工程人工费指数时的基础数据都是从《中国统计年鉴》中选取的,由于《中国统计年鉴》中数据的概括性,本报告中的测算数据均取自全国平均值,而水利工程主要位于湖北、河南、河北、北京和天津这三省二市,具有地域性、行业性等特点,因此,选取的基础数据存在适用性问题。下面以不同地区、 不同行业的外出农民工的收入数据来具体说明该基础数据的适用性问题。

(1)受雇者的收入和自营者的收入差异明显,受雇人员和自营人员在收入上有明显的差异, 月均收入分别为1389元和1837元。

(2)在大中城市务工的农民工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西部地区收入增长较快。 全国分地区看,农民工的务工月收入在东部地区为1422元, 在中部地区为1350元,在西部地区为1378元,全国平均工资高于中西部平均工资。而直辖市的工资明显高于地级市、县级市的工资水平。

(3)不同行业在收入水平上有较大差别。农民工主要在采矿业、 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工资水平较高,月人均收入在1650元左右波动;而在制造业、住宿餐饮业和服务行业的月人均收入则较低, 在1280元左右。 从工资涨幅来看,住宿餐饮业最高,而批发零售业则最低。

(4)社会保障在不同的行业间差距较大,建筑行业尤为突出。行业不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差异较大,其中制造业情况相对较好。而作为意外伤害等工伤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的建筑行业, 农民工得到的工伤保险比例只有15.6%,完全不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筑行业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方面的缴纳比例相比其他行业也差距很大。 缴纳比例分别为4.4%、1.8%和1%。

5.2.2 人工费指数计算方法的针对性

目前, 采用的水利工程人工费指数的计算方法尽管从人工费的构成(平均工资和人工消耗)出发,考虑了物价指数增长和农民工的构成比重等因素,但受基础数据获得的适用性影响, 都是采用的全国平均数据, 计算方法中没有考虑该工程的跨地域性特点,同时也没有针对不同工种进行考虑,所以,今后尚需对该计算方法不断进行完善。

5.3 研究展望

水利工程人工费指数计算的准确性与适用性首先取决于所选取数据的准确性与适用性,因此,有必要加强水利工程实际人工费支出数据的监控, 建立一套完整的人工费支出数据监控体系, 以便能够从工程实践中获取第一手数据资料, 为该工程人工费指数的计算提供实时、长效、准确的数据资料,进而保证人工费指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与适用性。

除了加强水利工程实际人工费支出数据的监控外, 还需要建立系统、 科学的人工费调整机制与办法。考虑到水利工程的特殊性,如:跨越不同地域、建设周期长、农民工需求量大且集中等,需要建立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年份、不同工种的人工费价格调整指数计算模型和调价机制, 以满足工程人工费价格调整的要求。

猜你喜欢

人工费平均工资劳动生产率
No.6 2021年平均工资出炉
关于发布2017年辽宁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人工费动态指数的通知
中国劳动生产率及其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变*
应该重视提高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
中国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7.4%
图解:数说2014年平均工资
2014年第二季度建设工程人工费指数
2014年第一季度建设工程人工费指数
2014年第三季度建设工程人工费指数
我国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6-2008年体育产业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