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横看成岭侧成峰

2021-05-18亢金龙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1年14期
关键词:祭祖梁漱溟杨家

亢金龙

【实用素材一】

莫钻“四抬巷”

“四抬巷”,位于福建福鼎太姥山脚下佳湾古村。这条巷子原为理学名家杨楫祭祖墓道,全长七十多米,宽仅两米,路面为大青石铺就,因仅容四人抬轿子通过而得名“四抬巷”。

康熙初年,地方名士陈淑孔家族在佳湾村大建宅第,新宅西面为杨家祭祖路。陈家在路边砌院墙,墙刚砌成,杨家出面交涉。杨家认为其祭祖路应为八人抬轿子宽,现在陈家侵占了道路。陈家寸步不离,认为道路只需四人抬轿子宽即可。杨氏家族在宋朝时科名极盛,“祖孙三登科,一门九进士”,在地方声名显赫,至清初杨家子弟科名不续,但余威尚存。而陈氏家族富甲一方,清初家族子弟十余人登科榜。两家几经调解仍无果,最终讼至官府。

该案争议很大,双方僵持了很长时间,陈、杨两家为此事破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最终,如日中天的陈家仗着人多势盛,打赢了这场官司。从此,杨家祭祖路就被陳家院墙挤得仅容四人抬轿子通过,形成今天的“四抬巷”。

经此折腾,杨家损失惨重。而陈家财力严重透支,也渐走下坡路。

多维品读

1.谦和礼让。谦让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做人的境界。但杨陈两家皆不知谦让,结果是两败俱伤,没有赢家。与康熙年间张英大学士与邻家吴氏谦和礼让,最终成就了“六尺巷”的美名相比,不能不引人思考。

2.自恃者危。杨家依靠声名,陈家依靠财势,互不相让。两家均有所谓的依靠,自认为是有理的一方,傲慢、偏见、争执就会占据上风,殊不知,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心理往往是危险的开始。

3.胸怀与格局。杨陈两家都为一己之私而对簿公堂,争的不过是面子,是虚荣,当双眼因此被蒙蔽,胸怀与格局自然就小了。可以说,主事者的胸怀、见识等决定了事件的进程与结局。

【适用话题】和为贵;心有多宽,路就有多宽;见识……

【实用素材二】

大师家书动人心

梁漱溟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思想家。他给两个儿子的家书中写道:“许多青年为个人出路发愁,一身私欲得不到满足,整天怨天尤人、骂世,这种人最无出路。你本非度量豁达之人,而且心里常放不开,然而你却能把自己一个人出路问题放开了,仿佛不值得忧虑,而时时流露为大众服务心愿。只这一步放开,你的生命力便具一种开展气象而活了。”这封信洋溢着父亲对儿子的鼓励与关心,也体现了梁漱溟为天下立身的承担与期许。

胡适的长子胡祖望很小就离家求学,作为父亲,胡适在家书中写道:“饮食要自己照管,冷暖要自己知道。最要紧的是做事要自己负责任。你功课做得好,是你自己的光荣;你做错了事,学堂记你的过,惩罚你,是你自己的羞耻。做得好,是你自己负责任。做得不好,也是你自己负责任。这是你独立做人的第一天,你要凡事小心。”这封信语言平实,看似是讲大道理,但都融入了生活的小事,一片爱子之情溢于纸面。

20世纪30年代,沈从文与张兆和的恋爱故事受到众人瞩目。沈从文给张兆和的家书中写道:“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他还写道,“我先以为我是个受得了寂寞的人,现在方明白我们自从在一处后,我就变成一个不能够同你离开的人了……”

多维品读

1.奉献他人。家书是家庭教育,也体现着家风,好家风起着立德树人的功效。梁漱溟教导儿子抛开私欲,胸怀开阔,为大众服务,生命便具有了活力。一个人,奉献于他人、社会,人生就有了更大的意义。

2.为自己负责。什么才是真正的父母之爱?不仅是关心孩子的衣食冷暖,更要教会他为自己负责,让他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有担当的精神。胡适从生活小事入笔,却是以小见大。

3.纯真的爱。爱情是美好的,沈从文将自己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以优美的文笔娓娓道来,打动万千读者,究其原因是内心的纯真与无私。这样的爱才会长久动人。

【适用话题】青春的模样;做自己的主人;这就是爱……

猜你喜欢

祭祖梁漱溟杨家
清明祭祖
杨家铭
谁更需要读书
学礼仪
绵 延
一道例题“引发”的探究
梁漱溟的“不贪”
粱漱溟:金钱哪有人才重要
除夕祭祖
美丽的杨家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