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会比惨的古人写不了一手好文章

2021-05-18奠笑君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孟郊文人诗人

奠笑君

打开社交软件,总有人喜欢攀比炫富,也总有人喜欢哭穷卖惨。在古代,炫富可能遭遇白眼,但比惨绝对是一项文人必须掌握的技能!

哭穷和诉苦竟是古代文人的必修课

听说古人爱比惨,倒也不算意外。古代的生活条件本就一般,比惨也是用自嘲来互相安慰嘛!但没想到,比惨这件事还能上升到理论高度——

宋代欧阳修提出了一套著名的文学理论“诗穷而后工”。“穷”,意指诗人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的一切穷苦困厄; “工”,则指精工巧作。欧阳修的意思是,诗人活得越惨,就越可能在困苦中积悲愤为力量,写出富有情感和思想深度的佳作。以致后来,诗歌类别中还单独分出一类,就叫“苦吟诗”。

逆境出佳作,这一规律也确是被历史证明了的。早至《诗经》就有大量在困苦环境中产生的怨刺诗。所谓“怨刺”,主要表达的是王室腐朽、社会黑暗,如《大雅》中的《民劳》写道:“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民亦劳止,汔可小休……”说的就是人民已经很劳苦很悲惨了,但想要短暂地休息一下都不行。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个“怨”,正是说诗是可以用来怨刺不平的。《史记》更是直言:“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再到后来,韩愈说: “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白居易也讲:“故愤忧怨伤之作,通计古今,计八九焉。”特别还跟了下半句“世所谓文士多数奇,诗人尤命薄,于斯见矣。”可见诗人的惨早已是出了圈的共识,要比惨,那就比个痛快吧!

诗僧比惨,惨也要惨得有美感

诗僧,顾名思义,就是写诗的僧人。诗人很常见,诗僧却不常见,然而在中晚唐时期,诗僧却是一个很重要的群体。

诗僧写诗是有优势的,因佛教弟子的业务基本功就是做偈。“偈”,指禅师所做的偈颂,一般为五言或七言的韵文,形式上就比较像诗。慢慢地,禅偈就成了禅与诗的结合,既有禅的思想,又兼诗的意境。

但诗僧首先得是个僧,须苦修、苦行,導致他们的诗难免带着苦味。不过佛家弟子早已看破红尘,因此苦也是淡淡的清苦,连惨都可能是自带滤镜的“又美又惨”——简称“美惨了”。

《全唐诗》中有许多诗僧的“苦吟”之作,一位名叫可止的诗僧写下《赠樊川长老》:“瘦颜颧骨见,满面雪毫垂。坐石鸟疑死,出门人谓痴。”写一位满面白须的僧人瘦到颧骨清晰可见,坐禅的时候一动不动,连鸟都以为他已经死了,可谓形销骨立,是不是感觉悲苦中带着些凄美?有点“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那味了。《寄积麦山会如长老》则写:“贫高一生行,病长十年颜。”意思是穷了一辈子,一生病还让人看着像老了十岁,真是惨到家了。贯休在《思匡山贾匡》里描述的“觅句唯顽坐,霜雪打不知”,是说僧人为了写诗打坐,下雪了也毫无知觉,就差一首“雪花飘飘,北风萧萧”的BGM,就可以在脑海中浮现出一部古装电影了。

除了这些生理之苦,诗僧们的寂寞之苦,倒也很有意味。比如,齐己在《不睡》中写道:“永夜不欲睡,虚堂闭复开。却离灯影去,待得月光来。落叶逢巢住,飞萤值我回。天明拂经案,一炷白檀灰。”这清淡宁静的画风,惨得也挺高级有美感。

文人比惨,惨得自成一派

文人是真的惨,有些文人借诗文哭穷,到最后,真穷死了!

有一对合称“郊岛”的难兄难弟——孟郊和贾岛,算得上文人圈里混得最惨的人了。他们俩都是命运坎坷、官职卑微、一生穷困、一生苦吟的诗人。杜荀鹤作诗写道: “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听听吧,都是天底下最穷的人了,还不够惨吗?

孟郊在《移居》里写道:“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说自己搬家的时候,发现家具连一辆马车都装不满,这搬家公司叫得真亏啊!坐实了文青之穷。

天寒地冻,取暖靠抖,还好友人接济,于是孟郊写了首《答友人赠炭》:“暖得曲身成直身。”本来冷得身体蜷曲,如今炭火烧暖了,终于可以躺直睡觉了,惨得真让人心疼!

孟郊也写了很多为百姓苦吟的诗,像《寒地百姓吟》《卧病》《杏殇》等,若没有亲身经历这些人间凄惨,是很难写出这些真实感触的。孟郊的惨,惨得“结结实实”,惨得让人挑不出刺,但也惨得与我们今天的生活差距太远。

而贾岛的惨是我们能感同身受的。他的那句“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如雷贯耳,道出了多少不会写作文的同学的苦。但也是凭着这种“苦熬”的态度,他以“僧敲月下门”成功出圈,并为我们创造了“推敲”一词。

还有很多诗人也喜欢苦吟,他们一起把“比惨”的盛况推向了高潮。

唐代诗人孟云卿在《寒食》里写道:“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意思是,本来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而断火吃冷食的,但由于诗人家里太穷,没火烧饭,搞得只能天天吃寒食;白居易写“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的是卖炭老翁明明自己快冻死了,但为把炭卖个好价钱,宁肯天气更冷些,无疑是“卖火柴的小老头”了;清代蒋心宇就更直白了:“天明出街寒虫号,自恨不如鸡有毛。”已然是把“天冷无衣、人不如鸡”八个字打在了公屏上。

文官比惨,只为加点工资罢了

北宋有个诗体叫“西昆体”,特点是华丽精美,但思想较为浅薄,曾风行一时。它的开创者叫杨亿,不仅文学造诣深,还颇有政治才华,是皇帝器重的官员之一。

但在从政道路上,他做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举动——卖惨!他写过一篇《求解职领郡表>,也就是辞职信,向皇帝袒露自己养家不易,目前岗位工资太低,想申请换个奖金多的岗位。比较好笑的是,写了一篇没啥效果,只好又写了一篇《再乞解职表》。奈何,皇帝愣是没答应,真是大写的惨。

同是宋代,彭乘在《墨客挥犀》里写了一名刚上任的县尉收到一封“求助信”,让县尉资助点儿粮食。县尉开始了他的表演:“五贯五百九十俸,虚钱请作足钱用。妻儿尚未厌糟糠,僮仆岂免遭饥凉。赎典赎解不曾休,吃酒吃肉何曾梦?”意思是,你穷我就不穷吗?我妻儿还在吃糟糠,仆人也在受饥凉,我还常去当铺换钱,吃肉喝酒那是白日梦,我都这么惨了,你还好意思问我要钱吗!

《明史》中有个叫孔友谅的知县,给朝廷上书:正因官员工资少,所以导致贪污腐败不断。晚清官员李慈铭在他的《越缦堂日记》里也总抱怨工资低、生活难。但有人发现,李慈铭“哭穷”是装的,因为他在日记里一边哭穷,一边又不停地赴宴,简直是古代“我哭了,我装的”第一人。

其实,文官作为公务员,哭穷难免夸张,但也不全是假的。宋朝施行家族制度,一名士大夫的家里,可能聚着几十上百口人,光靠几个壮劳力在外赚钱,肯定填不满奶粉钱和养老金。前面说的杨亿,就在文书里自述穷的缘由,全因要养活家里三十几口人……

和古人比惨,我想我是真的输了。

猜你喜欢

孟郊文人诗人
游子吟
“诗人”老爸
愤怒
孟郊的“得意”与“失意”
文人气
这世上少了文人会怎样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No.3 最佳小诗人
改善生态 平衡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