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守仁:我与三峡大坝的故事
2021-05-18chris
chris
郑守仁先生曾经就读的华东水利学院,现为河海大学,是一所拥有百年办学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实施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双一流”建设以及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百年来,学校在治水兴邦的奋斗历程中发展壮大,被誉为“水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和水打了—辈子的交道
三峡坝区十四小区4316号房间,每到深夜,窗边都会亮着一盏灯。这里,是郑守仁夫妇在三峡坝区的家。
十几平米大小的房间,摆下一张床,再添张书桌,空间便所剩无几。而位于武汉的家,郑守仁26年都没回去住过一次。从陆水到乌江渡,从葛洲坝到隔河岩,再到三峡大坝的完成,长驻施工现场已经成为了他的习惯。
即便是已近80岁高龄,郑守仁在这里还有工作要做——埋身于一摞摞材料中,在电脑上敲击出一个个字符。自1993年受命主持三峡工程设计工作以来,他在这里待了26年,这样的日子也过了26年。
他曾说:“作为一名水利人,能参与三峡工程是最大的幸福。只要三峡工程需要我一天,我就在这里坚守一天。”2020年7月,病床上的他念叨最多的一句話依旧是:“我走了以后,你们要多替我回三峡看看。”郑守仁一生都在和水打交道,临走时念念不忘的,仍旧是这一江陪伴了自己大半辈子的长江水。
防洪治水,势在必行
郑守仁生于1940年1月的安徽颍上,年少时,他就曾目睹家乡人民饱受淮河水的困扰。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春冬筑堤,夏秋防洪,一年四季都在忙碌,却仍未能免遭洪灾之苦。
这些触目惊心的洪灾为郑守仁日后的选择埋下了伏笔。1963年,23岁的他从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陆水试验坝工地,并在此后的工作中,历任乌江勘测设计大队导流专业组组长等职位。作为最早一批因河海工程而专门成立的学校,也是中国第一所培养水利人才的高等学府,河海大学专业、系统的水利知识教育,成为郑守仁投身水利事业的基础。
此时,虽然我国的水利工程事业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长江防水洽洪仍旧是困扰民生大计的难题。从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中提出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到1945年成立三峡水力发电计划技术研究委员会、全国水力发电工程总处及三峡勘测处,再到1970年中央决定先建设作为三峡总体工程一部分的葛洲坝工程,防洪治水,势在必行。
驻守工地,这仿佛成了郑守仁的标配。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他负责主持葛洲坝工程导截流设计工作,工地广播经常喊他的名字,需要他到现场去解决问题。“在各个工地来回跑,每天要跑20到40公里。”
1987年,他升任长江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兼隔河岩工程设计代表处处长,仍是坚持驻守工地,解决各个环节的重大技术问题。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他大胆创新,优化设计,节省投资1300万元,首次尝试,便使隔河岩工程实现成功蓄水,提前一年发电。
这一年,郑守仁得到了在当时看来数目不小的一笔奖励,5万元人民币。从不喝酒的他带着两瓶夷陵大曲和家里烧的菜,与一众同事一起过了除夕。最终,他把这笔钱悉数捐给了长阳县火烧坪希望小学。
1993年,郑守仁迎来了他水利生涯中最大的挑战与荣耀——负责三峡工程设计,主持长江第二次和第三次截流设计方案工作。
葛洲坝工程中形成的水库深达60多米,要在其中进行大江截流,难度不是一般的大。郑守仁群策群力,首创“人造江底,深水变浅”预平抛垫底方案。2002年,导流明渠截流合龙,奔腾不息的长江再一次被拦腰截断。
河清海晏三峡宁
郑守仁有诸多称号:“大坝的基石”“当代大禹”,或是“工程师的脊梁”“长江之子”,这些既是对他的最高赞誉,也是对他担任三峡工程项目总工程师的认可。
为了三峡工程,郑守仁随时都能化身虚心求教的学生。每次去北京出差,他都要去拜访原清华大学副校长、著名的水利泰斗张光斗老先生,向他求教工程问题,回去后再一一落实。
此外,他每年都会邀请一些老先生、老工程师到三峡工程工地进行指导。对待这些老师,郑守仁是求贤若渴,精诚以待,不仅一应用度都由自己来掏腰包,还时时嘘寒问暖,体贴备至。更有甚者,他还以“不在家做饭”为由,将自家冰箱送给了一位老工程师。
三峡工程建设期间,由郑守仁主持召开2500多次讨论会,形成6800多万字会议纪要。晚年与病魔抗争时,他先后完成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建筑物设计及施工技术》和《长江三峡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几百万字的重要总结性著作,字字千钧。
2020年1 1月1日,三峡工程整体完成竣工验收之际,河海大学的研究生中流传着这样一首诗歌——吉来国渠已有郑,国士无双今守仁。水下利物沭群生,河清海晏三峡宁。少时师从河海身,数载求真水波平。毕生奋斗水利业,功垂史册乐水人。
郑守仁先生虽已千古,但他的故事还没有结束。那些屹立在江河之间的大坝、沟渠,将不断为他续写篇章,永远流传在这片土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