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这个“网红村”,考古发掘到了什么?

2021-05-18应腾

晚晴 2021年2期
关键词:考古队墓葬考古

应腾

为传播贵州省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晚晴》與贵州省博物馆联合打造“档案”专栏,传承文化之美,共享文化之乐。

贵州毕节新仁化屋村。这个位于乌江南北两源交汇之处的古苗寨,继2017年摘掉“贫困帽”后,2021年春节前夕,又有了新的“头衔”——“网红村”。

乌江边的古村落、歪梳苗、满山的水果树……在新晋“网红村”的背后,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考古故事。

在30年前,贵州考古人曾在化屋村驻扎2个月,举全所之力进行考古发掘清理工作。

60多天,他们究竟发掘到了什么?当时的化屋村,又是什么样的?

30年前,举全所之力的抢救性考古发掘

“手扒岩,路难行。”这是提到化屋村,跳入赵小帆和王燕子脑海里的词。

资料显示,化屋村在苗语里叫“化屋基”,意思是“悬崖下的村寨”。地如其名,被大山深锁,因群山阻隔,身处险流环绕的化屋村,与世隔绝的另一面,则是“深陷贫困”。

1991年夏天,为配合贵州东风水电站基本建设,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出由10余人组成的考古队,对化屋村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那时,我们和外界交流的唯一途径,就是出山买东西。”化屋村考古队队员、原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燕子回忆,队员想要出山,不仅穿行崖间,还得双手扒着岩石翻过陡峭的山崖,“单边路程就是几小时,一去一回,就是一天。”

山,是破碎的山;路,是比“蜀道难”更难的崖间路。

“那次的考古发掘,可以用‘举全所之力来形容。”化屋村考古队队员、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小帆介绍道,由于当地既没有水也没有电,考古队除了自带发电机,解决用电问题,每个人都还有一段“翻山越岭去背水,解决日常用水”的经历。

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化屋村的女孩子个个长得水灵,对音乐有着过人的天赋和悟性,“这里的风景像世外桃源一样美,但人们生活却很贫困。”

60多天,清理发掘近80座明清石板墓

在对东风水电站蓄水淹没区墓葬的抢救性考古清理中,考古队员们用两个多月时间,先后发掘清理出近80座明清时期墓葬。

“在考古发掘清理中,我们通过墓葬的形制和随葬品的情况,来认识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对此,赵小帆认为,根据石板墓的墓葬形制、出土极少量随葬品的情况,可以推断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这批石板墓很可能是当地居民的墓葬。

如今,当年的考古发掘地,已融入百里画廊;曾经与世隔绝的“悬崖村”,摇身一变成“网红村”。在精准扶贫推动下,依靠乌江百里画廊,吃上“旅游饭”的化屋村,完成对“涅槃重生”的诠释。

读史明智,鉴往知来。透过考古发掘,我们看到的,是化屋村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穷山变金”的时代变迁。

“寻根溯源,保护整理,每一个考古成果,都是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对此,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周必素表示,在推进新时代的考古工作中,贵州考古人将在探索未知、揭示本源中,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内容来源:众望新闻)

黔西化屋苗族妇女服饰主要分布于黔西、织金等地。该服饰女子绾发髻,未婚少女发髻歪向一侧,以刺绣花带裹于外;已婚妇女则将发髻绾于脑后,外绕假发呈圆盘形。上衣为对襟无扣长袖衣,衣长及臀,衣领、衣袖、衣背、衣襟等处镶贴钩藤纹刺绣花块。下身着裙,裙长及小腿,裙筒宽约一丈二,穿着时才临时打成百褶于腰部。裙身以三段主色拼接,裙腰为蓝色条状手绘蜡染布,裙腰以下拼接红色系卷草纹马尾贴布绣,最底端多以黑色棉绸布料拼接。穿着时,衣裙外还要系蜡染围腰片与刺绣飘带。(文/杨元丽   图/石叶杏)

猜你喜欢

考古队墓葬考古
河南渑池发现42座春秋戎人墓葬 形制与陆浑戎王墓基本一致
二里头遗址发现高规格夏代墓葬
“考古”测一测
周末加油站(Ⅵ)
事实上考古不是挖恐龙
考古学家
河南洛阳发现曹魏时期大型墓葬
撒哈拉沙漠上的墓碑
撒哈拉沙漠上的墓碑
撒哈拉沙漠上的墓碑